APP下载

穴位注射配合俯卧位抬头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竖头不稳45例

2013-04-07郭延昭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脑性夹脊脑瘫

樵 成,郭延昭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西安脑病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穴位注射配合俯卧位抬头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竖头不稳45例

樵 成,郭延昭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西安脑病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俯卧位抬头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竖头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用穴位注射配合俯卧位抬头训练疗法治疗。结果:治愈9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颈部穴位注射配合俯卧位抬头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竖头不稳有较好疗效。

脑性瘫痪;竖头不稳;穴位注射;俯卧位抬头训练

脑性瘫痪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伤残情况,是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脑发育早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而各型脑瘫患儿中部分表现为头部控制差,竖头不稳,直接影响患儿的后期康复。2011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俯卧位抬头训练治疗脑瘫竖头不稳4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脑瘫诊断与分型依据2004年昆明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制定的标准[2],排除合并重度智力低下、癫痫及有肝肾功能损害患儿。男30例,女15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岁2个月;肌张力低下型28例,痉挛型13例,不随意运动型4例。均不同程度竖头不稳,31例进行过康复治疗而效果不明显。

2 治疗方法

取风池穴、天柱穴1组,颈部华佗夹脊穴7组。维生素B120.05mg,加兰他敏注射液0.1mg/kg,灭菌注射用水2mL稀释,每次选取2个穴位,用安尔碘常规局部消毒后,每穴位注射1/2。穴位注射治疗30min后,患儿采取俯卧位,双手放置于头部两侧,用玩具等诱导使其抬头,反复进行,每次训练30min。每周治疗5次,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3]

治愈:竖头稳,可正常完成头部前屈、后仰、左右旋转等运动。显效:竖头较稳,头部前屈、后仰及左右旋转运动完成缓慢。有效:俯卧位头可居中,双手可抱在正中。无效:竖头不稳,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治愈9例、占20%,显效22例、占48.9%,有效12例、占26.7%,无效2例、占4.4%,总有效率95.6%。

5 讨 论

竖头不稳目前多采用被动头部控制训练和传统康复治疗。维生素B12可为神经组织的能量代谢提供物质基础,并增强神经髓鞘脂质的合成,为脑组织损伤后再修复提供必需的物质。加兰他敏注射液具有抗胆碱酯酶活性,且作用持久、毒性低,可治疗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穴位注射治疗偏瘫、面瘫等均取得理想的效果[4]。

中医认为,脑性瘫痪竖头不稳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筋骨肌肉无力导致。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之会,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天柱穴为膀胱经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斜方肌外侧凹陷处。华佗夹脊穴旁通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相通,而督脉与膀胱经直通入脑,联络各脏腑,故夹脊穴在治疗中尤为重要。有学者报道[5],穴位注射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利用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同时通过经穴和药物的亲和性、归经性、直达性、放大性、趋病性、速效性及延长性等特殊功能,促成穴位注射的高效和速效,在穴位注射治疗机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康复训练诱导患者自主完成训练动作,其训练的结果较传统方法更为满意。

[1]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J].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3]孟庆萍.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不自主运动型竖头不稳65 例[J].四川中医,2010,28(1):118-119.

[4]刘艳霞,胡晋红,朱全刚,等.加兰他敏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07,28(7):420-423.

[5]谭晓如.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病的临床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2007,3(1):39-41.

R245.952.3

B

1004-2814(2013)10-844-01

2013-05-27

猜你喜欢

脑性夹脊脑瘫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在脑性瘫痪流涎患儿中的应用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人工智能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颈夹脊”源流考略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