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90例

2013-04-07张翼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小茴香寒凝散寒

张翼宇,陈 辉,殷 洁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650000)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约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病在4~18岁儿童的发病率为0.5%~7.5%,女童多见[2]。我们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功能性腹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就诊患者。男39例、女51例,年龄最大16岁、最小4岁,病程2月~1年。

西医诊断标准[3]: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炎性、解剖、代谢异常或肿瘤方面的证据。可以1周1次,至少持续2个月。血、尿、粪常规,肝功能、B超、胃镜检查均无异常。排除器质性疾病。

中医诊断标准[4]:辨证为寒凝气滞。表现为腹部胀痛,阵阵发作,痛处喜暖喜按,得温或嗳气则痛减,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手足清冷,舌淡苔薄,脉沉弦紧,指纹淡。

2 治疗方法

内服药:用天台乌药散为主方加味:乌药8g,川楝子8g,青皮6g,木香6g,小茴香6g,延胡索6g,厚朴6g,枳壳6g,炒谷芽6g,炒麦芽6g。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服。

外敷药:用吴茱萸6g,炮姜6g,木香6g,炒厚朴6g,肉桂6g,藿香6g,苍术6g,小茴香6g,艾叶6g,丁香3g,炒延胡索12g,炒神曲12g,白术12g,冰片0.5g。打为细粉,制成肚兜敷脐,每晚入睡后使用,次日晨起取下。

15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显效:腹痛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有效:腹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腹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显效56例(62.2%),有效20例(22.2%),无效14例(15.6%),总有效率84.4%。

5 讨 论

小儿腹痛病机为寒凝气滞。天台乌药散为李东垣《医学发明》方。具有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之功,主治气滞寒凝的小肠疝气。方中乌药辛温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理气、木香行气止痛、茴香暖肝散寒,四药皆为辛温芳香之品,可加强乌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之力,共为臣药。川楝行气疏肝,延胡索温中散寒止痛,厚朴、枳壳理气解郁为佐药。炒谷芽、麦芽调理脾胃为使药。外敷药吴茱萸、炮姜、小茴香、藿香、艾叶、丁香、肉桂温中散寒止痛,木香、厚朴、延胡索行气解郁止痛,神曲、白术、苍术燥湿健脾,冰片化瘀止痛。内服及外用药配合使用,共奏散寒止痛、理气行滞之功,故治疗寒凝气滞腹痛效果较好。

[1]董梅.要重视小儿再发性腹疼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5(3):135.

[2]王宝西.儿童功能性腹痛[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7):484.

[3]陈洁.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3.

[4]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J].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15-119.

猜你喜欢

小茴香寒凝散寒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解表散寒 苏性舒畅
说说炖肉佳品大小茴香
小茴香购销平稳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研究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胃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