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方法在急危重症病例中应用的比较

2013-04-07窦玉洁王俊艳王烈明高学科高丽梅朱项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20期
关键词:进针动脉血血气

窦玉洁,王俊艳,王烈明,高学科,高丽梅,朱项链

(第二炮兵总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88)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1],快速准确地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常规检测指标。目前经股动脉法是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常用部位,但急危重症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往往基础疾病多,穿刺体位不易固定,病情复杂多变,利用经股动脉法采集标本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本科运用经足背动脉法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种方法对照比较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2年1—8月本科收治的60例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急危重症病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64~97岁,平均65.4岁,所有患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采血量均为2 mL。按照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为经股动脉采集组,观察组30例为经足背动脉采集组,2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法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患者采用平卧位,双腿伸直并外展,在腹股沟处股动脉波动最明显处用复合安尔碘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同时消毒操作者食指与中指并在波动最强处固定,右手持采血针与皮肤呈90°刺入动脉,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达所需血2 mL,拔出针并按压穿刺点10 min至不出血。观察组采用经足背动脉法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足背动脉是胫前动脉的延续,一般在第1、2跖骨通过,少数会偏向内侧或外侧0.5 cm,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轻轻触摸波动感[2],穿刺前首先判断胫后动脉的血运情况,即压迫足背动脉后有波动感或压迫拇指指甲数秒使甲床变白,松开后迅速恢复红润表示侧枝循环良好,反之不宜实施足背动脉穿刺;采血时常规消毒穿刺部位以及操作者左手的食指与中指[3];右手持血气针,左手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最强点,将针与皮肤呈15~20°角进针,针尖斜面朝上,由触摸波动点手指的右侧缓慢进针,当看到有血液冲到针柄内乳头处位置即停止进针,位置保持不变,待血量约2 mL即可;在进针的过程中可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并分散其注意力,取血后迅速拔出穿刺针,穿刺点按压5~10 min。2组动脉血采集后,均应立即去掉针头,带上保护塞,均匀摇晃4~5次,15 min内立即送检[4]。观察比较2组采集方法的1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凝血率、穿刺局部皮肤损伤情况。

2 结 果

2.1 2组穿刺1针成功率和误采静脉情况比较

对照组(股动脉组)30例中穿刺1针成功22例,误入静脉8例;观察组(足动脉组)30例中穿刺1针成功29例,无误入静脉病例。2组穿刺1针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采集标本凝血率比较

对照组(股动脉组)30例中凝血6例,观察组(足动脉组)30例中无凝血病例,2组凝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采集部位局部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对照组(股动脉组)发生瘀紫5例,青肿3例,损伤率26.7%;观察组(足动脉组)发生瘀紫2例,无皮肤青肿病例,损伤率6.7%。2组采集部位局部皮肤损伤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足背动脉表浅易触及,不易滑动,又无临近神经;股动脉虽可采集,但易成皮下血肿又离股神经近,尤其儿童穿刺过深易触碰膀胱,其造成感染、出血、误入静脉的概率高于足背动脉,因此足背动脉的采集会更安全[3]。而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成人股动脉位置过于隐私,清醒患者有羞愧不愿配合的现象;足背动脉则无此方面忧虑,完全保障了患者的隐私[5]。临床上进行足背动脉血采集时,患者可选平卧或者坐位,平卧时足与心脏属于同一水平,坐位时足背动脉低于肱动脉水平,足背动脉所受压力明显增高,搏动更强烈[6]。

动脉血气分析能迅速、准确地描述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急危重症病例抢救时尤为重要,已成为临床必要的检测指标之一[7],但要获得准确的血气分析数据,除了精密的仪器、严格的质量控制外,标本的采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要求穿刺方便、止血容易、并发症少且操作容易被患者接受。从理论上讲,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8],如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等均可用来采集血气分析标本。临床护士往往习惯穿刺股动脉,主要原因是股动脉位于腹股沟重点处,股动脉粗壮、管腔粗大、搏动感强,易于采取[9]。但临床实践发现,因股动脉位于腹股沟内,临床中一些清醒患者不愿宽衣解带配合护士采血,同时股动脉穿刺存在暴露大、坐位不利穿刺、压迫不当易致淤血等缺点,因此采用足背动脉采血更为方便可行。足背动脉均位于体表暴露部位,采血时方便操作,但因管腔细小,搏动感较股动脉弱,因此需要熟悉其准确的解剖位置,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才可以顺利采集标本。

[1]何丽芬,罗志珍.成功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28):128.

[2]黄玉芬,余春莲.2种进针方法采集足背动脉血的效果比较分析[J].当代护士,2011,12:134.

[3]岳春娥.危重患者不同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比较[J].河北医药,2012,34(11):1749.

[4]龚海萍.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2010,5(7):1779.

[5]彭慧,陈爱清,陈小琼.动脉血气分析采血部位的比较[J].现代医院,2008,8(11):89.

[6]吴凤萍.介绍一种足背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方法[J].护理研究,2009,23(1):92.

[7]乔丽珍,李柳芝.成人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25):2382.

[8]袁慧,姚兴荣,马旭.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15.

[9]高峰.不同部位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281.

猜你喜欢

进针动脉血血气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勘误声明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