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应用初探

2013-04-06赵一轩宣汉县双河镇农技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6期
关键词:肥力间苗区域试验

□赵一轩/宣汉县双河镇农技站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应用初探

□赵一轩/宣汉县双河镇农技站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又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是科研育种走向生产用种的中间环节,是新品种从选育、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生产的必经桥梁,是联接科研、生产、产业、市场的纽带。

农作物品种区域布点多、范围广,能够在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试验。通过区域试验,可以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做出较正确的评价,为品种的适应范围,推广地区和适宜的生产水平与栽培条件,以及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依据,为确定新品种的推广价值和适宜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搞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区域试验的基本条件

要搞好区域试验,必须要求负责人有高度责任心,以及合格的试验用地。负责人必须要有对社会负责,对育种负责,对种子产业和市场负责,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工作。选人要注意人员的品德和素质兼顾。设计合理的试点布局并选好试验用地十分重要。没有合格的试验地,是不可能搞好品种试验工作的。

2 试验地的培养和利用

适合作试验的地块,除应具备通常所要求的代表性强、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地平整、安全保险等条件外,还应注意试验地的培养。但目前在试验地的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

2.1 试验地的重复使用

做过一季试验的土地,由于受试验中不同处理的影响,常给土壤带来新的差异,如果在同一块试验地上继续做另一试验,将给后一个试验带来影响。因此,在试验地的使用上,应建立合理的轮换制度。

2.2 试验地肥力偏高或偏低

试验地的肥力状况好,有利于各参试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但过高的肥力与生产实际相差悬殊。相反,肥力过低,不能使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增产潜力充分表现,失去试验的代表性。

2.3 试验地肥力不均匀

肥力差异较小或均匀度稍差的地块可以采用增加重复次数、随机排列或局部控制三项田间设计原理减小试验误差。因此,对均匀度差的试验地,应进行改良或更换。

3 播前准备与播种

3.1 认真阅读试验方案

确定试验方案后,应仔细了解和掌握试验目的和要求,如参试品种数、试验设计方法、重复次数、小区排列顺序、田间调查项目、室内考种项目及抗病鉴定种子和品质分析、用种的提供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及时地把试验方案中的要求贯彻到试验中,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3.2 种子准备

3.2.1 种子查收

根据试验方案中参试品种数量和种子量的要求,随时做好种子的查收和登记工作。对收到的种子进行查收,发现无标签、标签不清楚的,应及时与供种单位联系核实,并按试验项目分别存放在安全位置。播种前,方案中参试品种未到齐时,应向主持单位及时反应。

3.2.2 种子整理

根据试验地小区面积、重复次数及种子发芽率,准确计算需种量。按照需种量,将收到种子进行重新分装整理,并精心摆好标签。分装种子时应使分装量适当多于实际需种量。

3.2.3 播前造墒

春播时宣汉县往往“十年九旱”,适墒播种是确保试验田全苗的关键技术措施。因此,如播种前土壤墒情较差,应在播种前2~3d灌水造墒。

3.2.4 绘制田间种植图

种植图的绘制是对整个试验田进行规划的过程。对所承担的各试验项目,根据各试验地块及各试验项目的具体要求合理分配。田间种植图分整体图和各试验具体图两种。整体图应标出各试验及重复的位置、观察道、保护区等内容,各试验具体图应标出各重复及本试验参试品种排列分布等。

3.2.5 整地

在灌水造墒后2~3d,进行翻耕耙耱。严格按照田间种植图起埂做畦。

3.3 规范播种

对播种人员讲清播种方法及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试验人员应亲自参与播种。

4 田间管理

4.1 精心管理

在田间管理基础上,间苗、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虫治虫等要质量一致,每项措施要当天完成。一项措施当天不能完成的,该措施在第二天需重复进行。

4.2 适时间苗、定苗

间苗要早,一般在3~4叶时进行。这是因为玉米初生根,对土壤通气、营养和水分有一定要求。间苗过晚,由于植株拥挤,互相遮光,互争水分和养分,导致初生根生长不良,影响地上部的生长。故间苗应早,特别是在旱地穴播及播种量大时,更应如此,间苗时要去大去小,去除病苗、弱苗,留生长整齐一致的苗。当苗龄达到5~6叶时,应进行定苗。夏玉米苗处于高温条件下,幼苗生长快,可在3~4叶时一次定苗,以减少苗多争光争养分的矛盾,有利于培育壮苗。

4.3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2~3次,中、后期当田间出现杂草时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苗期防治杂草采用喷除草剂与人工除草相结合,喷施除草剂应在玉米播种后2~3d喷乙溴水40%悬浮剂,用量3kg/hm2,加水300kg/hm2充分搅匀后均匀喷雾,进行土表处理。以试验田不见杂草为标准。4.4 追肥、灌水

追肥时,应按小区面积和行数计算出追肥量,再以每小区分行分量均匀施入,这样才能做到按量均匀施肥,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玉米拔节期无严重干旱,可不灌水;但在拔节后至成熟前正是玉米雌穗分化、茎叶生长迅速、大量干物质积累、叶面蒸腾增大等对水分反映敏感的时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应根据旱情及时灌水。

4.5 病虫害防治和去除分蘖

对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治虫不治病。除青贮玉米外,其他玉米试验对出现分蘖的品种应经常检查、记载,及时拨除。

4.6 玉米倒伏的处理

玉米抽雄前受天气(大风、雨水)的影响会发生倒伏,在不严重的情况下或个别品种发生倒伏时,不用扶株;如果所有品种同时发生严重倒伏时,应扶株。在抽雄后发生的倒伏,应扶株。由于人工扶株容易造成人为的折断,一般不提倡人工扶株。要及时、详细调查并记载倒伏的程度。

5 田间调查项目及记载

田间调查是研究分析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的重要依据,必须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准确、不间断,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面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5.1 专人负责病虫害调查

某些病虫害的调查不象质量性状那样直观。为避免不同人员之间调查造成误差,特设一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所有试验病虫害的调查工作。

5.2 非正常现象的记载

非正常现象是指不是供试品种必然表现的现象,而是由自然和意外人为因素造成,对试验有严重影响的现象。如鼠虫、冻害、冷害、药害、肥害等,这些现象会使品种表现失去常态,试验中应尽力避免。如果发生非正常现象,须详细记载发生的原因、时间、过程和影响程度,以备总结分析试验结果时使用。

5.3 气象条件与玉米生长情况记载

在玉米生育期间,调查记载当时的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行分析。年终总结时再根据气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并记载天气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程度。

6 收获及室内考种

在完成应调查的项目后,才能开始收获及室内考种,包括收获株数、空杆率、缺株率等。缺株的计算按方案要求进行,穗粒在10个以下的为空杆。把收获的果穗装入纱袋后,写两张标签,分别在袋内、袋外各放1张,核实无误后扎紧袋口,运回晒场。

考种的项目较多,要按项目及标准执行。要专人专项,做到仔细认真。

经过上述田间试验和室内考种等一系列工作后,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再结合查找有关的气象资料,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全面、客观地对试验和参试品种做出科学的评价和总结;并就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建议,以便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弥补试验不足,不断提高试验质量。

猜你喜欢

肥力间苗区域试验
间苗与掐花
生物肥力将成为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式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