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
——专访眉山市农业局局长 熊 英

2013-04-06眉山市农业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6期
关键词:眉山市都市现代农业

□眉山市农业局 熊 英

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
——专访眉山市农业局局长 熊 英

□眉山市农业局 熊 英

局长访谈

近年来,眉山市按照四川省农业厅“三大跨越、三大转变”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油生产连续丰收,水果、蔬菜、茶叶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渐形成,为农业升级转型打下了良好基础。“十二五”以来,中央和四川省委明确提出创新农业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这种新形式下,眉山农业该如何进一步推动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此,笔者对眉山市农业局局长熊英进行了专访。

“都市近郊型”——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熊英局长首先谈到了眉山市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

2012年9月,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在四川省省农业厅《关于开展省级区域性整体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的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可先采取‘厅市合作’形式起步,首先做好规划,积极推进探索,条件成熟时报批”。2012年10月30日,四川省农业厅与眉山市政府签订了《加快推进眉山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试点探索省级区域性整体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为此,眉山市从深化农业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探索创新,强力推进具有鲜明眉山特色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思考眉山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模式和推进举措,推动眉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的重大决策。以“三园一城”建设为龙头,集中探索集约化产业大基地、现代化加工物流业、生态化休闲旅游业、社会化农业服务业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引领,超常规的财政投入,招大引强,整合项目,全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得到了快速推进。目前,已建成了13个“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万亩核心示范区”,新植和改造特色产业2.33万hm2;建成10个“中国特产之乡”和四川省最大的泡菜、柑桔、枇杷、白茶、泽泻、蔺草生产基地,沿成乐高速公路打造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粮经复合产业带;在仁寿珠嘉建成全省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省首批“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之一,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势头强劲。这充分证明了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是眉山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眉山市还创新了业主培育路径。

“五位一体”——创新业主培育路径

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的转变必然带来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为此,眉山市进行了“五位一体”的积极探索。

一是业主大户的加快培育。眉山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创新四种模式,推进四个转变”的意见,制定了培育业主大户的政策举措和目标任务。眉山市农业局在项目实施、人才培训、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等方面,对业主大户予以倾斜扶持,业主大户的发展明显增快。目前,全市种植业已新增规模经营3.33hm2以上的业主大户370个,总数达到1498个,面积达8400hm2,其中:粮油845个、水果297个、蔬菜165个、茶叶48个、中药材65个、蔺草62个、藤椒16个。

二是农民合作社的拓展创新。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合作社作用的发挥和带动能力的提升,在新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上,全市加快标准化合作社建设,并积极探索联合社、综合社等新型合作社发展模式。标准化社重在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联合社重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综合社重在产业链延伸,每个类型都培育可看可学的典型,示范带动全市合作社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1323家,实现了村级全覆盖,其中成功创建全国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45家、市级示范社61家,合作社全年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达26亿元。

三是家庭农场的试点起步。按照2013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眉山市把发展家庭农场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探索制定了《眉山市家庭农场认定试行标准》和《眉山市家庭农场认定登记暂行办法》。丹棱县、青神县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了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2013年以来,眉山市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85家,预计全年可达到100家以上。

四是龙头企业的集群发展。以农业优势产业为基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基地”的良性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蔺草等种植业龙头企业达到152个,覆盖和带动农户40.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1%。特别是泡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已经走上集群发展之路。全市泡菜龙头企业达68家,标准化生产线82条,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6、18家,2013年可望实现百亿产业。洪雅县建设生态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引进峨眉雪芽、尚林生物、绿都茶叶等10多家龙头企业,开展茶叶、藤椒、竹笋、中药材等精深加工,形成生态农产品加工集群。

五是农业开发的招大引强。制定了《关于加强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突出在“三园一城”、“两纵一横”重点区域精心包装重点项目,落实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资。2012年举行了“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2013年举行了“眉山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介会”。同时,坚持招大引强、主导优势产业提升到哪里,项目配套就到那里;项目配套到哪里,新型主体就培育就到那里。整合打造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亮点。2012年以来,眉山市各级财政安排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3亿元,引进农业招商引资项目231个,业主和社会资本投入近10亿元,其中在“三园一城”引进丽阳四季农庄、威尼斯庄园、府海农业观光园、“天府农耕响水六坊”等一批重大农业开发项目。

“五化管理”——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事业发展、体制创新、主体培育,关键在人。眉山市农业局坚持以“五化管理”作为全市农业系统的行动纲领,充分发挥制度的统筹引领、细化运行、保障发展作用,确保“五位一体”的探索全面推进和落到实处。

一是实施重点目标项目化管理。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和眉山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2013年年初确定全市农业工作的重点目标,逐项落实到分管领导、相关科站和区县。每月召开一次中层干部会,每月进行一次督查通报,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形成“比学赶帮”谋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实施项目工作集约化管理。推行项目管理一个进出口,每月进行一次项目督查通报,不定期进行项目检查,每季度进行分析推进,以项目推动发展,以发展争取项目。坚持项目向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重点园区集中,整合打造示范亮点。

三是实施安全稳定工作前置化管理。把52项安全稳定工作按照日常管理、特殊节点管理、突发事件管理3种类型,细化到操作层面,落实到具体人头。突出提前预防,规范应急处置,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和通报,掌握安全稳定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实施日常工作规范化管理。规范办文、办会、办事、接待、车辆、财务等操作性管理,依靠制度管事管钱,有力地保障机关运行和重点工作推进。

五是实施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管理。举办干部小讲堂,科学配备中层干部,发挥优势传帮带,强化纪检监察,搞好文体慰问活动,构建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能力和素质,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优化政策——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从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尽快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目前,各地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农业部门、工商部门缺乏可操作性的依据。建议部、省尽快出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工商登记办法和税收政策;设立财政支持家庭农场标准化建设的项目,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建设行动,边发展边规范,发展与规范并重。

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政策。《农村土地承包法》生效实施10年来,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耕地二轮承包期剩余年限只有15年左右,业主规模开发、农民土地流转都存在一些顾虑。建议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允许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后,在承包期内继续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将“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明确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最大限度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土地基础。

三是联合评定示范专合组织。目前,省市农工委在搞示范专合组织评定,省市农业局在搞示范合作社评定,两者既有交叉,又有不一致。建议由四川省农业厅牵头评定省级示范合作社,四川省科协牵头评定省级示范协会,评定结果由四川省农工委行文通报。加大对示范社的政策扶持,省级财政支持合作社建设项目只安排省农业厅牵头评定的示范社。

四是加大对规模经营业主的扶持。一是财政设立专项基金,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流转农村土地的,按照面积或流转金比例给予奖补。二是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对业主因市场或经营风险不能兑付流转金时,在风险基金中先予支付农民的土地租金,再向业主追索。三是提高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标准,同时将经作主导优势产业大户纳入补贴范围。四是对业主购置大型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五是将业主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财政提高保费补贴标准,并提高赔偿比例。六是探索业主直接申报实施农业项目,实行先建设后补贴。

五是对农业产业化集群予以专项扶持。省财政除支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排名靠前的龙头企业外,对已经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和园区的也要进行专项研究支持。通过对集群和园区的支持,增强对优势产业、新型主体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眉山市都市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眉山市大学生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分析
现代农业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穿越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