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碾米机行业质量状况分析

2013-04-06欧小军四川省农机鉴定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6期
关键词:碎米产品质量四川省

□欧小军/四川省农机鉴定站

四川省碾米机行业质量状况分析

□欧小军/四川省农机鉴定站

据统计,截至2012年四川省碾米机生产企业有50余家,年总产量超过50万台。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乐山、资阳、自贡、遂宁等市,以乐山市五通桥区和井研县最为集中,其中井研县更是全国闻名的小农机生产基地之一。生产企业按经济性质划分为两类,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经济,以私营经济为主,占企业总数的60%;按企业规模划分,将年产值小于3000万元定义为小型企业,那么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由此可见,四川省碾米机生产企业中大部分处于规模小、产值低、竞争激烈的现状。

1 四川省碾米机行业的质量状况

衡量碾米机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安全性、当量出米率、总碎米率、吨料电耗、大米加工精度、含谷量等。其中除了安全要求列为A类指标外,其余均列为B类指标。从2012年四川省碾米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总碎米率超标。总碎米率是衡量碾米机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碾米机加工大米的过程中,如果产生过多的碎米,其中的一小部分将进入米糠,势必会影响出米率,也影响粮食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另一部分不符合成品质量要求的碎米,只能作副产品处理,商品价值只有成品米的70%~80%,会直接影响加工者的经济效益。2012年抽查结果显示,有55%的产品该项指标超标。

2)部分产品出米率不达标。出米率与总碎米率两项指标是此消彼长、相互影响的关系,也是衡量碾米机加工性能比较直接的指标。出米率过低,会影响大米的质量,造成碎米过多,食用口感大大降低。经统计,2012年四川省抽查企业中有11%的碾米机出米率达不到标准要求,出米率最低的仅60.5%。碾米机的出米率每降低1%,每吨稻谷大约就会少出10kg大米。以全国每年水稻加工总量来计算,因出米率问题造成的粮食浪费是十分巨大的,数字是相当惊人的。

3)个别产品的生产率、噪声、含谷量等项目不达标。生产率是产品质量综合性能的重要体现指标之一,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操作者的操作水平、产品的装配质量、原料的选择等。噪声是产品参数设计是否合理的综合体现,也是直接关系操作者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含谷量是衡量加工出来大米质量的重要指标。2012年抽查结果显示,有4%的产品在生产率指标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各有1%的产品在噪声和含谷量指标上超过标准要求。

2 主要质量问题分析

2.1 总碎米率超标的形成原因

1)原料因素的影响,包括粒形、爆腰率、含水率、角质率、均匀度、含杂率这6个方面,下面以原料的粒形和含杂率这2个影响因素作主要分析。粒形是指稻谷的表面形状,由于长宽比的不同分为长粒形、圆粒形。出米率、碎米率都与被加工稻谷的粒形密切相关,理论上粒形越接近于球形或长宽比越小,其抗压强度越高,不易折断,加工性能越好,试验指标越理想,反之则差。而四川省地处我国南方,一般的优质籼稻米粒形状都较长。以2012年碾米机专项抽查为例,抽查取样的稻谷全部是长粒形,其长宽比在3.2~3.9范围内。一般情况下,粒形的长宽比≥3.5,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破碎,导致碎米率过高。含杂率的要求是各种等级的稻谷均应小于1%,而实际情况是原料来源比较复杂,含杂率一般都超标,有的甚至达到了3%~4%。遇到这种情况后,一般都要求被抽查企业对原料进行风选后再进行测试。

2)操作者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成品米的加工精度与碎米率成正比。行业标准JB/T9792.1-1999《分离式稻谷碾米机 技术条件》中规定大米加工精度应符合GB1354-2009《大米》中规定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的标准一级加工精度。从以上标准规定可以看出,并非米白净就一定能达到标准要求。在现场试验过程中,有些操作者觉得颜色白,米的品质就好,片面追求米的白度,造成了因加工精度的变化而引起其他指标的变化,如碎米率的超标。另外就是未控制好稻谷进机的流量,流量过大会增加米粒流体在碾白室内密度,使碾白室内的压力增高,增加碎米量,同时排糠量也会增大,易造成堵塞。但流量过小,米粒在碾白室内的密度过小,不能形成理想的磨削碾白作用,且受冲击作用加剧影响,造成碾白不均,碎米增加。此外,米刀间隙的大小、米棍和米筛的新旧都对碎米率以及加工精度有一定影响。

3)各企业制订的企业标准差异较大。部分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在碎米率这个项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个别企业制定的指标甚至远高于行业标准要求。按行业标准JB/T9792.1-1999中规定籼稻类的碎米率≤39.0%,而各企业该项指标制订在≤30.0%至≤39.0%的范围之间,最低值30.0%与最高值39.0%相比,低了约23%。个别企业的试验数据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却没能达到企业标准的规定。

2.2 部分产品出米率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出米率也是与原料密切相关的项目指标,碎米率指标出问题的企业在出米率指标上会同时出现问题。碎米多了以后,有些被磨得很碎的米粒就随着排糠口排出,自然在出米口排出的米粒就少了,出米率也相应减少。另外米刀间隙的调整、加工精度的要求、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都是影响出米率的重要因素。

2.3 形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其他因素

1)部分小企业缺少技术人员,无产品改进和研发的能力,只能仿造其他企业的产品,造成产品关键部件参数设计不尽合理。如米筋的筋型、角度、间隙、米机盖的锥度和风机转速等,影响机械加工性能,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率不高、出米率低、碎米率超标、噪声高。

2)生产制造环境较差、工装设备较简陋,是小型碾米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有些仅有10余人,产量较低,品牌无知名度,因而不舍得在生产设备上投入,只能依靠简陋、陈旧的设备进行生产,无法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

3)部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较低、质量意识较差,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如今,碾米机行业的企业主反映其经营状况呈下降趋势,产品的利润更是降到了冰点,其利润率有的不足10%。如此低的利润,源于此行业的入行门槛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从事生产的厂家众多,行业内的竞争有加剧的趋势。因而,部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管理不重视,个别企业甚至没有文件化的质量管理制度,或即便有文件化的制度却未严格执行,同时又没有专门的质量检验人员,更没有必要的质量检测手段,或其检测用仪器设备早已束之高阁。如果企业主为了效益而片面追求产量,再加上对出厂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势必会引发产品质量问题。

3 促进碾米机行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3.1 加快行业标准的修订或地方标准的制订,确保四川省碾米机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稳定

四川省碾米机生产企业大多使用企业标准组织生产,部分企业标准制定的项目指标存在随意性和不严谨的现象。如吨料电耗,行业标准JB/T9792.1-1999规定是≤12.0kW·h/t,而有些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是≤18.0kW·h/t,与行业标准相比,指标被放大了50%。对2012年专项抽查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吨料电耗此项目指标的数据中,最大值为15.3kW·h/t,最小值为7.2kW·h/t,所有该项目检测数据平均值为11.6kW·h/t。如果生产企业在装配环节不严格控制,即便吨料电耗不超标准要求,也会影响其他性能指标,对产品的综合指标会产生影响。既不利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控制,也不利于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快行业标准的修订或地方标准的制定,统一检测指标,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四川省碾米机行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2 加大企业标准制定相关规定等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合理制定企业标准

部分企业由于检测手段、检测人员缺乏,对产品的出厂检验执行不到位,因此对产品的性能指标不能完全掌握,同时未能掌握企业标准制定的相关原则和要求,造成制定出来的标准指标差异较大。因此,主管部门和检测机构有必要在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加强对企业标准制定的要求,指导企业合理制定企业标准。

3.3 进一步加大对碾米机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

四川省碾米机产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针对农村单个家庭用户,涉及面广,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会直接带来引起不安定因素。四川省大部分的碾米机生产企业处于规模小、产值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竞争激烈的现状,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因而,进一步加大对碾米机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有利于引导碾米机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

2013年11月28日,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组织全站职工传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召开了业务工作座谈会,会议由蒋立茂副站长主持。参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农机鉴定业务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19条。李和平站长作会议总结并要求全站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农机化中心工作上来,继续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各项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并提出处理方案,抓好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推动四川省农机鉴定工作再上新台阶。

(杨 蓉)

猜你喜欢

碎米产品质量四川省
大米加工中的碎米去哪里了?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浅谈酿酒原料大米碎米含量测定方法的适用性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碎米桠化学成分的研究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