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与高校多媒体教育应用

2013-04-06王海明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美学多媒体技术

王海明

(山西大同大学宣传部,山西 大同 037009)

接受美学与高校多媒体教育应用

王海明

(山西大同大学宣传部,山西 大同 037009)

多媒体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论述高校多媒体教育应把握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育内容,突出情感主导作用,在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关系。

多媒体教育;接受美学;多媒体技术;应用原则

当前,多媒体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关调查表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37.35%的大学生喜欢并赞成使用多媒体技术,其中有14.86%的学生认为应当用于全部课程,83.13%的学生认为应当用于部分必要的课程。调查还表明,95.2%的高校教师赞成使用多媒体教学,其中76.1%的教师经常使用。从总体上看,多媒体教育有许多优势,比如图文并茂的优点可以生动、直观地诠释教学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课件还易于修改完善,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事实证明,多媒体教育的应用对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高校多媒体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有教育理念方面的,有教学过程层面的,也有具体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方面的。要改进这些问题,应当首先明确和把握多媒体教育应用中的几个原则,而作为受教育对象和知识的“接受者”,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学习时产生了认知阻碍。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反思多媒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受美学原本是针对文学审美而提出来的,但教育本质上所具有的艺术性,也决定了它能够用来作为指导教育的一种美学范式。接受美学由德国文学美学家H.R.姚斯在1967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文学审美应当从接受出发,从受众出发,而不是从作者、作品出发,从而确立了接受者的中心地位。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反思多媒体教育,我们认为,应当明确和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在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关系。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多媒体教育,都应当遵循这个原则。但实际上,传统教育,比如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严重违背这一原则,多媒体教学则演变为“电子灌”。教育者往往不是从学生出发,不是从学生接受心理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喜好出发;不是引导,而是灌输。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忙于点击鼠标作课件演示,依然是教师的“独角戏”、“一个人的演出”,和传统教学一样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结果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有任何思维和学习的创造。

接受美学的观点和实践则恰恰是提升了“被动者”的地位,将其确立为中心。将接受美学的这个主张应用于多媒体教育,其现实意义就在于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开启了一扇门。接受美学的观点有利于矫正教学核心的错位,同时凸显了多媒体的工具性。归根到底,多媒体技术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

那么,如何在接受美学的原则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呢?一位法国文学批评家说过:“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尽管这里所说的启发含有别种深意,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发”,那就是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切实重视和研究学生的接受姿态和接受心理。

其一,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期待视域”。这个名词是接受美学移植借用阐释学而来的。这种“期待视域”就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对于即将讲授的课程内容的某种定向预期,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了解了学生的“期待视域”,就能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用自己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多种思维的能力。

其二,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避免单纯的课件演示。不能用多媒体完全代替传统手段,不能一味照本宣科,或者忙于操作演示。要经常离开操作台,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观察学生对讲授课程的反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美感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流出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注重引导学生,多从认知方法上进行启发、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

其三,合理控制授课时间。多媒体的运用要适时、适当,该用则用,力求简洁明了,提纲挈领。避免演示多媒体占用课堂太多时间,挤占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时间,否则就会影响学生探求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

二、突出教育内容,力避形式主义

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读者的接受活动除了受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还在很大程度上受作品范围规定。就是说,这种接受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反映到教学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决定于教学内容,而不是形式。然而,在多媒体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形式主义”的误区。很多教师把精力花费在如何制作出“优美”的课件上,他们制作出来的课件,色彩艳丽,追求新颖、奇妙和特殊的效果,殊不知却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华而不实,表面上的琳琅满目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扰乱了学生的视线和思维。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不能高于内容,过分强调表现形式,一味期望用“形式美”达到完美的教育目的,最终会破坏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多媒体教育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一方面,必须根据教育内容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同的教育内容需要制作不同类型的课件。有些内容适合设计成线性方式的课件,有些内容则需要用非线性方式的课件来表现。因为从接受美学角度讲,非线性方式的课件在适应跳跃式思维、发散性思维特点及个性化学习方面更有优势。

另一方面,多媒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所以不能只求花哨,而不求实用。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规律,要符合课件为教育服务的基本功能和目的,使其真正为教育服务。利用计算机将微观、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用平实的技巧和表现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平实中体味到种种意蕴。

突出教育内容的关键在于把握其重点和难点。根据欧阳河等人组织的调查,在多媒体教育应用过程中,“能展现传统手段无法表现的内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只占24.3%。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信息量过大,造成信息超载,主次不清,重点和难点不突出。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活动受作品范围规定,不能随心所欲。那么,多媒体教育就必须理顺主次,分清层次,特别是要突出难点和重点,使受教育者在纷繁的线索中迅速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突出重点和难点,除了教育者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外,还应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系统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组织方式等,正确处理教材,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

二是在重点和难点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有其优点,传统教学也有不可替代的长处,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正确的做法是,根据难点和重点,以及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的教学组织过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既要有多媒体的辅助,更要发挥传统教学在启发式教学上的优势。尤其是对于较为抽象、逻辑性也较强的课程或知识点,就需要在利用多媒体增大知识信息的同时,更多地运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进行传统方式的讲授,将教师的思路、思想、意图彻底传达给学生。总体上说,传统教学的人性化教学过程,能够通过表情、眼神、手势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能有效地沟通交流。多媒体演示的现代技术则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习的兴趣。只有做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收到严肃而又活泼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制作“链接”,将这些关键性问题设置到课件的“搜索功能”中,便于对其进行检索。在讲课中可反复调用演示,让学生在比较、记忆、理解中强化学习。要将课件当做是学生学习的导航器,通过在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开发工具中制作菜单,制作超链接和关键字按钮来实现检索,实现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导航。

三、突出情感主导作用,进行情感教育

接受美学认为,对于作品的审美和感受,要受到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支配。“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同样,教育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并非取决于教育者,而是取决于被教育者,取决于学生“心灵的声音”被激发的程度。

在提供了相对完善的多媒体课件后,就需要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进行情感上的主导。应当注意的是,运用不好多媒体,特别是缺乏有效交流沟通,会削弱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要充分有效地进行多媒体教育,必须发挥好教育者的情感主导作用,通过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引发被教育者智慧的火花。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这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体现为一种“交互性”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力求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学”则力求明白教师的意图,理解教师的思路。教师带给学生一种魅力、情绪和气氛,学生回报教师一种学习的持久动力,二者之间应产生足够的良性互动。

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在情感教育方面有着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除了通过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以及各种色彩和声音的应用,制作出丰富精美的画面,适当而有效地刺激人们的感官,还要注意利用挂图、幻灯片、实物等媒介的穿插运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感染人。

结语

接受美学为我们思考多媒体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带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观照目前高校多媒体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多方面影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应用多媒体的时候,既不能单纯追求课件的华丽,不顾实际效果,又不能完全用多媒体取代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要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传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中,充分发挥出二者各自的优势。同时,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训,提高多媒体制作和操作技能,实现多媒体教育的灵活性、可控性和科学性。

[1](德)姚斯著,周 宁,元 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彭 立,张建洲.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东疆学刊,1997(3):20-23.

[2]赵 靓.高校多媒体课件应用误区分析与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5):126-128.

[4]欧阳河,谢剑虹等.湖南省高校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报告[J].大学教育科学,2010(6):31-35.

[5]吴晓燕.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1):103-104.

〔责任编辑 赵晓洁〕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ceptional Aesthetics in College Multimedia Teaching

WANG Hai-ming
(Propaganda Department,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Multimedia is widely used in colleg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college multimedia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al aesthetics.The principles are as follows:to establish students'central position;to emphasize contents and emotions;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students,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multimedia teaching;receptional aesthetics;multimedia technology;principles

G641

A

1674-0882(2013)02-0087-03

2013-02-27

王海明(1978-),男,山西交城人,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多媒体教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美学多媒体技术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