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正问题

2013-04-06白海燕刘志财

关键词:公正住房

白海燕,刘志财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正问题

白海燕,刘志财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变革时期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公正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公正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社会公正的举措,以期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正;社会保障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保障和动力。社会是否公正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当前我国社会公正存在的问题

(一)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为0.458,2004年为0.459,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并有继续扩大之势。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判定,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当前,我国国民的收入差距还体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方面。从城乡差距来看,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乡差距;从地区差距来看,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最高的上海为66115元,最低的黑龙江省为27735元,人均收入差距是2.38倍;从行业差距来看,2010年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为4.2:1。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择校择班和标价收费,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差距。二是农民工子女异地升学问题。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无法进入公办学校,只能在农民工学校上学,那里缺少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师,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三是高校自主招生问题。各省自主招生,自主划线,上海、北京地区的高校招收本地区的学生只需400多分,外地学生则需高达600多分,而且在某些省份招收名额极少,这也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首先,现行医疗保险的灵活性和社会化管理不足。参保人员看病需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然后再拿发票到相关机构报销,而且参保人员必须在指定医院看病,否则将不予报销。其次,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医疗条件差,资源有限,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再次,医疗保障监管机构与医疗保障服务机构相脱节,国家只负责医疗费用的报销,忽视了对看病过程的监管。

住房存在的问题:其一,当前,房价虽有控制,但仍居高不下,尤其是大中城市房价过高,形成居民“买房难”的局面。其二,廉价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有限,安排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二、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不公正现象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优化资源配置,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市场经济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容易产生拜金现象,人们为了追逐利益,进行权钱交易,贪污腐败,严重危害了社会公正。

(二)政府职能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社会问题也很突出,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以及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相对集中的排障时期,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政府应该投入更大的物力、财力和精力去排除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障碍。目前,我国基本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范围不全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政府职能存在“缺失”不可避免,但应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并大幅提高对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彻底改变国富民穷的现状,让人民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

(三)基础教育道德的忽视 当前,在升学、就业的压力下,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缺失,从学校到学生都在为成绩苦读,却忽视了基础道德教育。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说:“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努力从基础教育抓起,彻底解决人们的各种陈旧观念,从而使基础教育真正担负起培养千百万人的重任。”塑造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一代,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大写的“人”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崇高目标。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公正

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为解决当前的社会不公,推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公正,首先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效率尽其所能,公平跟踪效率,效率反哺公平,为最终解决贫富差距创造必要条件,奠定物质基础。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应着力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降低种粮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要提高农民工待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分配中的调节作用。要不断增加就业,就业不仅是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政府要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廉政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在当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3.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4.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三)转变政府职能 1.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教育收费,使每个家庭能够承担起受教育的费用。教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应逐步取消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加大对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以此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2.积极发展卫生事业。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政府应积极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1)实行全民医保,让群众看病有保障;(2)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虚高的药价,减轻群众用药负担;(3)实行基层医改,使8亿农民的健康有了保证;(4)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远离疾病;(5)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完成。这些措施将有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3.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住房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让老百姓实现“住有所居”是政府的职责。为此,国家应加快适应居民住房需要的多层次性,特别是健全廉价租住房制度。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继续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并加大执行力度,有差别地增收住房税,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加强防范风险和市场监管;推进保障性工程建设,解决低收入者和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四)加强道德建设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加强道德建设,基础教育是关键。

1.国家政策是道德建设的有力保证。首先,要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加强道德修养,真正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创造型人才;其次,要切实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管,比如不准私自补课,不准乱订资料,不准乱收费,不准歧视和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按规定做出严肃处理,从而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家庭是每个人最早接受道德教育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3.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科学规划不同年龄段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社会公正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实现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人民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1]刘 慧,胡 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2):5-8.

[2]周淑真,聂平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状况透视和反腐败战略思路的变迁[J].探索,2009(1):23-25.

[3]王韶光,胡鞍钢,丁元竹.最严重的警告: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战略与管理,2002(3):10-14.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19.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责任编辑 赵晓洁〕

Social Justice Issu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BAI Hai-yan,LIU Zhi-cai
(School of Coal Engineering,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3)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reflects the good wishes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period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social justice has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 since the society is undergoing a transformation.With Marxist theor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ocial justice issues,we have proposed initiatives to achieve social jus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social justic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social justice;social security

D616

A

1674-0882(2013)02-0005-03

2013-02-05

白海燕(1980-),女,山西左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刘志财(1979-),男,山西大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猜你喜欢

公正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走街串巷找住房
迟到的公正
保障农村住房安全 决胜脱贫攻坚战
公正赔偿
吕坤公正观浅析
大公无私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