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的诉求——现代居住小区公共空间营造再思考

2013-04-04刘春雁朱振骅

建筑设计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居民景观

刘春雁, 朱振骅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 300000)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关心,尤其是对于小区的管理和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区公共空间不仅仅是城市环境和都市景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环境的过渡上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环境因素。作为都市文化的参与者,小区公共空间艺术代表了该城市或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提高空间品质,给人以高质量的精神享受。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大量超速的开发建设导致设计方案的千篇一律,小区公共空间设计与城市规划、地域文脉脱节,场所的营造欠考究,使设计不能很好地为居民服务。

1 我国当代居住小区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将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建筑的附属品

作为一个居住小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独立要素而非依附于其周边建筑而存在的附属品。它不仅仅是一个“景观”,更像是一个“场所”。在中国传统对于住宅的理解中,对住宅的室外环境就有很高的要求。如王昀在《空间的界限》里曾经这样解释中国古代的空间观:“中国的审美观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审美对象必须体现‘气’。‘气’是万物的本源和生命,是艺术的本源。绘画艺术中的虚实相生,书法艺术中的计白当黑,都是由实所围合的虚空,到所产生的变化所达到的审美感受。”他将这种基本的审美感受和四合院建筑的形制结合起来研究,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本身与自然宇宙间存在着某种同构的关系,即“宇宙模型”。然而时下很多设计都忽略这种由来已久的精神需求,生硬的用一些西方景观元素来点缀建筑外部空间,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为了满足城市规划管理所要求的硬性指标,充其量只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1.2 忽视地域性特征

城市的地域环境对于创作过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城市都会有它发展的轨迹,任何地域也有它独特的历史。根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也不会相同。所以中国各地居住区规划不可能都遵循同一种模式、其位置、规模、风格、形态必然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那些充斥着当今设计市场的所谓“本土化”方案,如江南水苑、帝囿风格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然而这些显然不是哪里都适用的。虽然建筑师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总的来说“和传统建筑相结合”还是仅仅局限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手法层面上,例如园林造景的手法,古典形式的借用等等,缺乏真正的对于我们集体记忆空间特征的思考。

1.3 设计手段单一

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尤其是建筑建造的几大重要特征——建筑尺度、表皮处理和主体建筑的建构方式上,当今建筑师一则采用原本的西方现代主义构成手法,另一则采用欧式古典、新古典元素进行立面装饰。与其相呼应的,公共空间中的景观设计也多采用西方园林景观的构成手法,有的为了便于设计和管理,几乎没有可进入性。景观层次单一,缺乏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多层次趣味性。尤其是小区的入口部分,往往在设计时植入现成的方案,大面积的绿化景观无法为人所用。有的为了满足小区的绿化率,随意划分绿地,导致绿地的大小尺度失调,无法满足商品房景观共享的原则,使景观和建筑脱节,无法满足应有的归属感。

2 居住小区设计方法探讨

针对上一节所提出的几个问题,笔者对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如下思考。

2.1 以人为本的户外景观设计

居住小区的户外空间应当适合于公共活动的产生,它不仅应该提供给住户视觉享受,还应满足住户的休憩、交流、活动,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主要载体。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首先考虑人们的行为规律。例如中老年人和儿童大多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等等。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指出室外空间的生活分为两种模式:正效应过程和负效应过程。其中正效应过程是指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候,别的人就会表示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亲身参与或者体验过程。而负效应过程由于没有活动发生,则没有被吸引的机会和可能。户外景观可以采用一些处理手法来诱导居民的行为活动。

群体使用的设施和孤立的活动设施相比,更能够激发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活动场所的效用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在诱导居民的活动手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室外遮蔽空间的设计,例如室外凉亭、景观廊和结合公共活动用房的灰空间等。亭子和廊道是有效的组织人们日常交往和活动的空间。人们可以在里面交谈、游戏,也可以摆置一些桌椅等在里面下棋、休息,将它们作为长时间停留的空间。这样,亭子和廊道中可能形成固定的交往模式,引发人们对这个场所的情感和寄托。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将各种景观要素结合起来,例如喷泉——坐椅——凉亭——篱笆长廊形成一组主序列,健身设施、信息栏等公共设施形成活动的辅助序列,这样空间上的连接和转换使场所之间相互区分又有联系,营造了一个使用性很强的交往空间。

2.2 充满地域性特征的景观设计

除了各种活动设施和活动场所之外,静态的景观也可以起到聚集人们驻足欣赏参观的目的。

首先,雕塑是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中的一个很好的要素,雕塑同建筑一样引导人们运用视觉审美去体味形态空间。在处理雕塑和建筑的关系时,雕塑不能生硬的布置,应该经过融合后使两种艺术浑然一体,展示建筑的形态美的同时,也表达雕塑所阐释的情境风格。此外,城市雕塑结合公共绿地绿化以及生态绿地等绿色空间体系进行创作,也不光在色彩、形态上起到作用,而是切实的能够营造使人们放宽心胸、休憩游玩的良好景观。也可以设置能为鸟类等栖居提供条件的雕塑,营造居住区中的小生态,同时增加居民的生活情趣。

第二,水体的设置也能营造居住小区别样的感受。各种各样的喷泉、水池、跌落的水体和瀑布等等,能够吸引人们观赏水景之美和从事各种与水体相关的活动。有的居住小区的设计理念就是围绕着大片的水体展开,所以也特别应该注重水体周围环境的营造。可以建造一些沿湖的漫道,还有凉亭、喷泉等,提供业主漫步、游憩、赏玩等多种亲水活动的需要,并且还利用大面积的湖水,放养鱼类,开展垂钓活动,更加增加湖水的活力与人气。同时,还可以在湖边栽植各种植物使小区四季都能获得应时的景观。

2.3 明晰洗练的设计手法

2.3.1 便捷的公共交通空间

在居住小区中的公共交通空间主要有:车行出入口、人行出入口、小区或组团道路、地上或地下停车场、消防车道或消防场地、单元出入口。各个等级的交通空间,是小区居民日常进出的必经之路,几乎所有居民都会在各个交通结点停留。在遵循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各项规划设计规范条例之外,交通空间最大的设计原则,就是保证通行的便捷和安全。

近几年常用的交通设计手法,首选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图1所示为重庆竞地溯源居小区平面,采用了人行和车行的两个系统,使车流和人流不相干扰。除了在小区的主干道实行人车合流外,组团的内部人流和车流完全脱开,同时利用山地地形,在连排住宅的一侧采用首层架空安置停车库,减少地下停车,联排住宅的另一侧加强单元入户的景观处理,在人车分流的控制下,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获得了更大的发挥。

在公共交通空间设计时,应该明确其通行主体,如人流还是车流,或是二者兼有,他们的通行方式,通行时段、速度等,在做好详细调查研究后确定最好的通行方案,并且要避免小区以外的过境车辆的通行。在交通空间重要的结点,如有些小区的入口地带,还兼具着小区的安全防御功能,是小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划分居住小区的内外空间界限,也是人们通过大门时候内外心理转换的空间。设计中应很好地把车辆的通行和安全防御结合起来,保证居民进出小区的心理适应过程。

图1

2.3.2 良好的入口转换空间

图2所示为天津万科新城小区入口设计。将小区的入口和小区公共建筑结合起来,在主入口周围布置物业办公用房、业主活动中心和幼儿园,三者中心留有足够的活动广场,使居民未进入小区之前,首先从心理上融入小区的氛围,很好的达到了明确区分内外的作用。小区内的业主可以顺路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参与各种活动,办公物业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便利的上下班,管理小区的各项业务,从而可以很好的集散人流,同时不干扰小区内部居民的生活。同样的,这个主入口也不允许机动车的出入,机动车的出入在南百米余处另辟出入口。

另外,在居住小区中私密与公共空间的转接,即单元的入口部分,也是居民使用频率很高设计结点。作为过渡空间,单元的入口起到室内外空间的衔接作用。在设计时,首先保证室内私密性和出入便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借景、框景、障景等传统的设计手法,将室外的自然景色引入室内,将室内的空间延伸到室外,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形成自然的空间转换。

图3所示为天津万科新城住宅小区居住单元入口部分。左1单元门口的入户小院,可以起到将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转换的作用,同时也是访客来访,主人待客的缓冲空间。门口的几级台阶更是通过高差强调了这种转换。这种明确的领域性转换可以很好的达到满足居民对入户空间的心理和功能需求。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左2单元用户对这个入口空间做了私人改造,减小室外小院的空间,将小院的一部分封做室内空间,也就是增加了门斗的面积和功能,并利用这个新增加的门斗的平屋顶,巧妙的形成二层的阳台,增加了阳台的使用面积,同时形成另外一种空间品质。当然,建筑师不能够随意的增加自己所做方案的建筑面积,但是这个实例仍然可以为建筑师如何满足业主的需求提供一些思路。

图2

图3

2.3.3 合理有机的外部空间结构层次

外部空间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居民户外活动的频率,从而也影响居民交往的频繁程度,而邻里交往又是形成社区认同的基础。因此,为了使居民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产生认同感,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分化的繁荣,必须做好社区外部空间层次的组织。完善外部空间的规划结构层次,不仅要与相应的规划结构层次衔接,进一步完善整体规划结构,还应该使外部空间有利于交往的形成,从社区的角度考虑空间的营造,增加邻里经常性见面的场所。相对而言,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的空间对于促进社区关系的影响比较小,而组团级别的用地则影响较大。

在西安山水居小区的规划结构中,整体采用了多中心的规划模式,道路将地块分为了七个部分,自然形成了七个组团。组团自然的围合又形成了三个中心,每个中心设有相应的活动场地与景观以及其配套设施。组团路交叉口都设有广场,形态各不相同,广场边缘设置小商业或服务性商业。除了空间开合有致,形成了不同功能不同要求的空间形态以外,这种传统的聚向性组织模式有益于组织内部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而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另外,公共设施的配套是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分级一般与居住区规划结构基本上一致,与之相连的公共空间也应与社区的布局相匹配。其中属于公益性的设施如社区管理、服务以及对社区居民活动影响较大的设施尽量安排在社区这一层次上,并在布局上相对集中分布以利于社区向心性的形成。

3 结语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户外活动的内容和特点受到物质规划很大的影响……同样规划决策也可以影响活动的类型……自发性、娱乐性的户外活动以及大部分的社会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它们就会健康的发展。”在现代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中,居民使用频率越高的外部空间,它的场所性质就越趋于人性化,就更有益于居民的活动。

外部空间是人们接触自然,接触社区的邻里,接触社会的理想场所,建筑师在致力于扩充和细化外部空间的各种功能的同时,也应该深入的挖掘和探讨更多元化的现代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设计品质,给居住区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也为居民提供更大的生活便利。居住小区能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小区的公共空间能够有凝聚力,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放松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因此,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该最主要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交往模式和心理归属,才能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设计之中。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杨丽芳.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的居住区设计分析——以水木天成为例[J].艺术与设计,2010(5).

[4]王昀.空间的界限[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郝曙光.当代中国主流建筑文化的新趋向[J].新建筑,2005(1).

[6]唐孝祥.论建筑审美的文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石器时代的居民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基于生态观念的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