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能力检测中的应用

2013-04-03李金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波幅电位

李金香 蔡 燕 汪 艳 易 峰△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而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它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近年来在我国吸食滥用明显增多,滥用人数已超过传统毒品的使用人数[1]。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一种最常用的窥测大脑高级认知功能的方法[2]。目前国内应用P300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研究仍较少,为研究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认知功能状况以及P300特征,本研究对60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同时进行了P300和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LO TCA)检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实验组: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就诊的30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按就诊先后顺序作为实验组。入组患者均经2名主治医师以上的高年资医师确诊,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诊断标准;②年龄于18~65岁期间;③有明确的甲基苯丙胺使用史和/或尿检阳性;④排除同时存在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滥用;⑤入组前2周无使用抗精神病以及苯二氮卓、苯巴比妥等其它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⑥排除躯体疾病史及其它精神障碍性疾病;⑦除外电休克治疗者。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20~59岁,平均(44.2±15.8)岁;受教育年限6~14年,平均(10.5±4.5)年;病程8~48个月,平均(21±12)个月。实验组中伴有精神病性障碍的21例,不伴有精神病性障碍9例。对照组:在本医院职工及家属中选择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实验组匹配的健康者30人作为对照组,无精神障碍并且家族中二系三代内无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证据,无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滥用史,入组前均行智商测定(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且总智商分值≥90分,以此排除认知功能损害。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中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听力正常,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P300测试 在安静、舒适、温度23~25℃环境的屏蔽室中进行,使用加拿大Stellate公司生产的Stellate-64导无纸数字化脑电图/诱发电位仪完成测试。应用丹麦ECI公司盘状电极,电极位置参照国际脑电图学会1958制定的10~20系统,记录电极置于受试者头皮Cz、Pz点。眼动(EOG)记录电极分别位于受试者左眼上缘及右眼右缘2cm处,分别记录垂直眼动和水平眼动伪迹。参考电极置于双耳A1、A2点,前额FPz点接地。电极间阻抗小于5K,灵敏度为5 μV,带通低频滤波0.1Hz,高频滤波50Hz,叠加50次。采用两套触发和刺激系统、两个完全独立的时间窗口来进行P300测试。刺激频率为1次/秒,刺激持续时间20ms,非靶刺激(NT)强度为85dB,频率为1000Hz,占80%。靶刺激(T)频率为2000Hz,强度为95dB,随机出现,串插在非靶刺激中,占20%。受试者接受双耳的短音刺激,测试中要求受试者保持安静,尽量避免眨眼,对靶刺激作按键反应。通过HARMONIE软件记录脑电信号。应用分析软件BESA 5.1离线分析。分析时间为1000ms,对眼动或其它原因引起伪迹波形被删除。分析指标为P300波的峰潜伏期、波幅。

1.2.2 LOTCA评测 采用LOTCA认知评定量表[3]对全部受试者进行评定。于P300检测前一天完成,向受试者直接询问,检查过程尽量避免外界干扰。LOTCA内容分为6个方面,共有26个项目,总分115分,其中1~2项为定向,3~6项为视知觉,7~9项为空间知觉,10~12项为动作运用,13~19项为视运动组织,20~26项为思维运作。附加项:注意力及专注力(1项)。1~2项均计1~8分,20~22项均计1~5分,其余项均计1~4分,注意力共4分。

1.3 统计处理 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统计结果,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界定值为T=0.05。

2 结 果

2.1 事件相关电位P300 实验组与对照组P300潜伏期比较,实验组Cz、Pz点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实验组与对照组P300波幅比较,实验组Cz、Pz点波幅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实验组及对照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s)

表1 实验组及对照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s)

注:*P<0.05,**P<0.01,下同

组 别位点 潜伏期(ms)波幅(μ v)N1 P2 N2 P3N2 P3实验组(n=30)CZ97.1±13.2*195.4±25.4*268.1±20.5*368.4±25.1**4.1±2.0*2.6±1.9**PZ98.5±14.8*198.7±26.8*268.6±24.8**359.8±27.4**3.7±1.7**4.0±1.4**对照组(n=30)CZ89.5±15.3182.8±23.2255.4±23.3343.9±23.85.3±1.44.0±1.8 PZ89.5±14.1180.3±27.1250.1±22.9340.1±21.45.5±1.85.6±1.7

2.2 LOTCA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LOTCA筛查量表中7个因子分及总分值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表2 LOTCA各项内容的评分(n=30±s)

表2 LOTCA各项内容的评分(n=30±s)

组 别定向力16)视知觉(16)空间知觉(12)动作运用(12)视运动组织(28)思维运作(31)注意力(4)总分(115)实验组14.89±1.84*13.18±1.65**10.45±1.77**10.24±0.92**23.78±1.70**27.49±1.40*3.42±0.25**98.11±11.57**对照组15.68±1.0215.23±0.7111.64±0.4211.78±0.3226.30±1.0528.27±1.513.89±0.11108.9±4.15

2.3 P300电位与LO TCA的相关性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P300波Pz点N2、P3潜伏期与LOTCA量表7个因子分及总分(r=-0.348~-0.527,P<0.05或0.01)呈负相关;P2、P3波幅与LOTCA量表7各个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0.337~0.523,P<0.05或0.01),见表3。

表3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组LOTCA量表各因子与Pz点P300潜伏期、波幅的相关(r)

3 讨 论

目前,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功能发生损害的机制尚未探明,可能与甲基苯丙胺具有的神经毒性有关,特别是在长期和大剂量使用情况下,可造成纹状体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轴突和神经末梢损害甚至神经纤维发生变性,致使脑部纹状体的DA转运蛋白密度降低和D2受体的数量减少,DA及DA转运体的长期低水平,甲基苯丙胺同时还对脑5-羟色胺(5-HT)系统存在神经毒性作用,造成5-HT能神经通路损害,大脑新皮质、海马和5-HT能神经突触缺失、神经纤维受损,从而对记忆和认知功能产生损害[1,4-5]。

Sutton提出事件相关电位及其研究方法,是指当人对某客体进行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思维等)时,通过平均叠加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大脑电位,是神经中枢在感受信息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目前,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研究人类认知活动和判断其认知能力可靠、客观的电生理指标,已经在精神科各种疾病单元当中有了广泛的研究,现有研究表明P300对于某些疾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和客观性优于量表检查[6-9],但目前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P300研究报道仍较少。以往对认知功能的测定多采用量表检测,量表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检测工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但采用量表对认知功能检测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在检测实验组Cz、Pz点P300潜伏期、波幅的同时,采用LOTCA量表对所有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试,并将实验组Pz点P300潜伏期、波幅所得数值与LOTCA分数做直线相关分析,以探索P300在反映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功能损害上的应用。

LO TCA量表以Luria神经心理学和Piaget的发育学模式为基础,将多项作业任务引入认知评定,优点在于检查内容比较全面、项目简单,通过检测可了解患者在定向、失认、失用、失写、图形背景分辨困难、命名障碍、单侧忽略、视概念形成、视空间组织推理能力、思维、注意力、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认知状况,在认知功能的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10-11]。本研究对所有受试者的LO TCA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受试者7个因子分及总分值组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注意力5项因子分及LO TCA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在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注意力方面尤其严重。

在对所有受试者的P300电位测定结果中,实验组Cz、Pz点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而Cz、Pz点波幅比对照组降低,也同样得出认知功能受到损害的结论。实验组P300潜伏期、波幅所得数值与LOTCA分数相关分析显示,实验组P300的Pz点潜伏期与7个因子分及总分呈负相关,即患者P300潜伏期越长,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分数越低,潜伏期越短则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分数越高;实验组P300的N2、P3波幅与7个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即波幅越低分数越低,波幅越高分数越高,两者间存在相关性。该研究在得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认知功能受到损害的结果同时,也表明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LO TCA量表同样可以反映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在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功能的检测方面,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一种电生理学指标存在客观性、不受主观因素影响以及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评价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认知状况的客观指标之一应用于临床,但P300评定认知功能又缺乏特异性,存在空间分辨率低的缺点,故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还只能作为辅助检测手段,应结合其它认知功能检测手段以提高其特异性。此研究由于样本量小,未能做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方面的纵向观察,仍有待于在今后的实验中进一步研究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

[1] 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2-483

[2] 张明岛,陈兴时.脑诱发电位学[M].2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65-271

[3] 燕铁斌,马超,郭友华,等.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的效度及信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2):81-85

[4] Thomasius R,Zapletalova P,Petersen K,et al.Mood,cognition and serotonin transporteravailability in current and formerecstasy(M DM A)users:Thelongitudinalperspective[J].J Psychopharmaeol,2006,20(2):211-225

[5] Mcketin R,Solowij N.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dices of auditory selective arenfion in dependent amphetamine users[J].Biol Psychist,1999,45:1488-1497

[6] 彭焱,李建明,王健,等.慢性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成套测验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025-1028

[7] 彭焱,李建明,王健.精神分裂症P300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63-366

[8] 刘会锋,商淑梅,张树全等.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542-543

[9] Yuan G Z,Zhou Z H,Yao J J.Effect of quetiapine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A mismatch negativity potentials study[J].Acta Neuropsychiatrica,2009,21:26-33

[10] JangY,Chern J S,Lin K C.Validity of the 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 in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 abilities[J].Am J Occup Ther,2009,63:414-422

[11] Katz N,Itzkovich M,Av rtbuchS,et al.The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 e assessment(LOTCA)battery for brain-injured patients: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Am J Oceup Ther,1989,43:184-192

猜你喜欢

甲基苯丙胺波幅电位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不同剂量天麻素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条件位置偏爱及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广东地区187例甲基苯丙胺滥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静电电位测量系统设计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