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教师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02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工团支部团员

赵 蒙

(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2;2.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高校教师团员是高校共青团队伍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发掘者,担当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也是日后高校工作的骨干。高校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工作理应是高校团的建设中一个重要方面,但目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高校团建工作整体性。高校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一、目前高校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一些高校的情况来看,目前高校教师团员意识淡薄,教职工团组织不健全,团支部开展活动难度大,高校团委对教师团员的管理有心无力。这些问题对高校团的建设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

1、高校教师团员身份意识淡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规定:“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为团员。即便是“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1]。如果“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不再保留团籍”[2]。目前许多高校新进教师的年龄大多是在28岁以下,属于团员青年范围,而且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群体。在他们进入高校之前,攻读硕士、博士时参加团的活动、履行团的义务情况较好,团员意识还很强烈。但他们进入高校后获得教师身份,角色发生了转变。不少人在从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忘记自己本身和学生一样拥有团员身份。不少高校教师团员不缴纳团费、不参加团组织、长期脱离团组织成为常态。

2、团的组织制度不能很好贯彻落实。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管理的对象更多的是学生团员,以团组织为抓手,组织、引导青年,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教师团员也是团员青年的一部分,在教师团员管理上,许多高校团委认识不够深刻,有的高校教师团组织不健全,甚至没有设置教工团支部,团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不能很好落实,团员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得到贯彻。许多高校教师团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部分群体逐渐成为团建工作中被遗忘的角落。

3、教师团支部活动开展难度大。目前青年教师活动开展难度大,从设置了教师团支部的高校来看,团支部活动很难组织好。因为个人有个人的需求,价值取向不一样,大家很难就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达成共识。并且大多数教师团员都面临学术研究、科研考核、职称评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对于不是很感兴趣的活动,抱着参不参与都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与此同时,党组织和工会吸纳青年教师参与活动,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仍具有团员身份,却几乎不参加团支部活动,团组织对他们也无任何约束力。

4、高校团委对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力不从心。面对目前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许多高校团干部已经认识到,想把教师团员工作抓起来,但他们缺乏有力的支持、必要的经费保障。面对缺乏身份意识的团员青年,教师团组织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开展工作,久而久之教师团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进入了“马太效应”的循环轨道。

二、高校教师团组织和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对于出现的问题,既要从社会环境加以分析,又要从体制上找问题;既要从青年团员的实际需要来思考,更要从创新高校教师团员教育管理的方式上加以综合考量。

1、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侧重点使然。学生团员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对象。一些高校团委没有将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对此类问题没有进行专题研究。有的高校团组织认为高校有党组织、工会等开展活动,完全可以把高校教师团员囊括在内,没有必要再单独对教工团员进行管理。他们认为,既然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力不从心,不如放开,让他们以青年教师的身份参与学院其他组织开展的活动,没有必要再把他们纳入团组织的管理范围之内。这给教师团员形成一个错误认识,那就是校团组织工作不针对教师团员,久而久之他们就淡忘了自己的团员身份。

2、国际国内各种思潮对青年人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利益主体和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人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经济领域。“物质生活成为人们至高无上的追求,信仰越来越受到利益和诱惑的侵蚀”[3]。团组织对教师团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如从前。

3、没有严格团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团章规定的“团员由一个基层组织转移到另一个基层组织,必须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4],没有得到落实。大学毕业时,不少高校团组织没有开具团组织关系介绍信。加之来高校工作时候,用人单位更多的是强调人事档案和党员档案的转接,对于团员档案没有硬性要求转入工作单位。这样一来,工作之初在程序上就淡化了团员身份,这对今后在高校工作、生活中团员意识淡化影响很大。还有的教师毕业之后在非公企业工作,因为团组织根本不健全,团员身份早已不见踪影。

4、团组织不能有效满足青年教师各种需求。高校青年教师团员的文化层次和精神素质都比较高,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和认知状态差异使其需求也呈现出较高的层次。他们的学科专业领域让他们自身形成了鲜明个性特点。教师团员各人有各人的精神需要,开展的活动很难覆盖所有教师团员的兴趣和爱好,不能让所有教师团员都满意。许多教师团员反应参加团支部活动不能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不能较好维护他们的权益,团组织在教育、组织、服务、维护高校教师团员合法权益上没有积极主动作为。团组织对他们起不到什么作用。高校教师团员的意识从组织形式和内心归属感上淡化了,因此很难凝聚起来。

5、教师团员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受高校职称评定和科研成果竞争激烈和政策导向的影响,一些青年教师存在重业务发展、轻政治进步的思想倾向,不少青年教师只专注于科研、职称评定、论文发表。许多人还认为参加这些活动必然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自身重要事项的发展,参不参与团组织活动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参加团组织活动就要受到纪律约束,对自身发展也是一种束缚。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工团员组织和管理的建议

高校教师团员的组织和管理如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共青团的自身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和完善高校团的建设,要“坚持团的群众性,尊重青年主体地位,热情服务青年,特别要注重融入广大青年,融入广大青年的社会生活”,[5]更加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改进教师团员的组织和管理,更加注重创新活动开展方式和团员管理方式。

1、团中央要加强对高校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的顶层设计。笔者从中国共青团的文件检索系统——“共青团全文检索”检索相关信息。输入“高校教师团员”、“大学教师团员”,文件库里找不到任何相关内容。搜索“教师团员”,也大多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团支部建设的工作部署。从团中央的文件检索来看,团的顶层设计对高校教师团员这部分工作弱化。改变目前高校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工作,必须从团中央工作部署入手,着眼长远,谋划全局,把高校教师团员组织和管理工作纳入大学团的建设重要部分,从顶层设计加以完善,推动团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2、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完善团建体制机制。各高校党委要把教师团员的组织和管理摆上议事日程。要把教师团员的管理工作提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按照团章规定,支持、指导高校团组织依据章程建立教工团组织。建立教工团总支、二级学院教工团支部。注重选拔热心团的事业、充满激情和活力、政治坚定、作风正派、有代表性、号召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教工团组织的负责人,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严格团员档案转接程序,从入职的源头上牢固团员意识。加强政治学习,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转向引导式教育。教工团支部要积极履行入党推优职责,严把推优入党关,青年团员入党原则上要有所在团支部大会研究同意。

3、以教师社团为载体,创新团建组织形式。要针对基层薄弱的状况,必须采用新的形式,创新团的组织建设载体。提高青年团员的凝聚力。坚持把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作为“生命力工程”,抓住强化层级化组织载体和非层级化组织载体“两条主线”[6],根据“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社会怎样使青年聚集,就用怎样的方式建立”这两大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原则,在以往传统团支部的组织形式上,对团员青年活动载体、团建组织形式予以创新。以兴趣爱好为划分,组建青年教师社团,如读书协会、足球队、羽毛球队、登山队、驴友队等,依托社团来开展活动,以此来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在以往传统团支部的组织形式吸引力下降、凝聚力不强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对团员组织和管理的一种有效补充。

4、保障教师团员权利,积极履行团组织的利益代言功能。高校教师团员对自己的团组织有没有认同感、凝聚力强不强,关键是团组织能不能反应他们的心声,能不能为他们充当利益代言者。团组织要靠先进思想、靠对他们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他们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广大团干部对青年的感情来吸引和凝聚教师团员。要建立团内青年诉求表达机制,各团支部要及时予以搜集、汇总。高校团委要积极为教师团员反应心声。要加强同学院其他部门的联系,建立问题反应的协调机制,在帮助教师团员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上积极主动作为。把广大普通青年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

5、依托教师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团员精神境界。从实践看,以教师社团为载体、加强团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团建形式。注重根据不同青年群体在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生活态度方面的思想意识关键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引导。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点,将有共同兴趣爱好者组织在一起,他们既有相似的精神追求,又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开展活动,克服了以往缺点。在活动开展中,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要从说教式教育向引导式教育转变,既看到真理本身的魅力,又看到感情、信任、友谊等因素和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在真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运用新媒体和文化艺术手段,因势利导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团员精神境界。

[1][2]中共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EB/OL].http://www.gqt.org.cn/ccylmaterial/regulation/,2013-03-06.

[3]施元湘,沈国权.高校中青年教师党建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71-73.

[4]中共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EB/OL].http://www.gqt.org.cn/ccylmaterial/regulation/,2013-03-06.

[5][6]陆昊.在共青团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cyl.org.cn/documents/ccylpeech/201302/t20130201_620182.htm,2013-01-15.

猜你喜欢

教工团支部团员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