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校企文化融通下高职生职业态度的培养策略

2013-04-02易晓冬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融通高职生校园文化

易晓冬 胡 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一、校企文化融通与高职生职业态度培养的初步认识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所提出的,指在高职院校这一特定场所内,由高职院校校园人在校园活动中所构建的,具有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特色性和融合性等特征。而“企业文化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2]。校企文化融通不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谁代替谁,而是通过其相互作用和优化组合、渗透而创造的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情境。虽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内容和特点上有其不同之处,但是二者都是社会文化的下级概念,都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因此二者在对人的关注、人的素质的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在对人关注的方向上看,学校与企业文化的精神方面均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为校企文化的互融互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前,高职学生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培养,但是在职业态度养成方面的培养存在问题。职业态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人自我的职业定位、职业忠诚度以及按照岗位要求履行职责、进而达成工作目标的态度和责任心。职业教育中所说的职业态度,其含义更加具体,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态度外,主要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三个方面。只有当学生对某一特定职业有了充分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情感后,他才有可能形成对职业的肯定评价与积极的反应,进而在职业行为上表现为一种积极的行动,而这正是我们职业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职业态度养成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大多数高职生职业态度形成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不管是职业认识的学习,还是职业情感的养成或是职业行为的实践都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如何促进高职生职业态度很好养成,只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校企文化相互融合,寻找共同的结合点,让学生实现自然转换,从文化被动走向文化自觉。

二、校企文化融通对高职生职业态度培养的作用

1、校企文化融通更有利职业认识的形成

校企文化的不断融合贯通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文化的融合为在校生职业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文化环境。学生通过参加在学校或企业中所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在他们心中树立对企业、对未来职业的信心。在校企文化的有效融通下,势必会解决学生对职业认识不足、对未来职业丧失信心的问题。同样,校企文化的融合更加有利于职业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运用学生们周围鲜活的实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

2、校企文化融通更有利职业情感的培养

如何使学生从现有的职业认识转化到职业情感上来,一直是努力的重心。校企文化有效融合,不管是在学生平时课堂上,还是业余时间活动中,企业文化慢慢渗透进学生们的思想中,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已对未来职业有了很好的认识,而且在认识的基础上对职业投入情感,缩短了从学生到职员转变的过渡期。这些都是在校企文化融合下潜移默化地进行着,直至从量变转为质的飞跃。

3、校企文化融通更有利于职业行为的规范

职业行为是职业认识和职业情感的外在表现。校企文化的融合有效地帮助了学生职业认识和职业情感的养成,同样职业行为的表现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校企文化融通有利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岗位的安排。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这个平台得到认同和肯定,增强学生工作积极性。校企文化有效融合,有利企业对未来员工的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到学校,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使得毕业生以高水平的工作技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三、校企文化融通下高职生职业态度的培养策略

1、注重校企文化宣传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认识

校企文化的有效融合为高职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提供很好的环境基础。校企文化融通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为明确。在校企文化有效融通下,校园文化不仅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而且由于企业文化不断渗透,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对企业、职业的客观认识。校企文化融通下课堂内外的文化宣传则是学生职业认识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课内教师引经据典的实例教学方式将企业、职业文化传递给学生,同时,在学校不断推出相关企业文化、职业要求的宣传专栏、海报,为学生不断补充课外职业知识,从而使得高职生的职业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强化。

2、积极组织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

在校园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下,企业势必会以各种形式在校园内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宣传的内容多为其自身的经营宗旨、团队合作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等。在课内外不断宣传这些企业文化内容,可以使高职生对企业、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宣传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有将这些认识通过实践转化为精神上的认同,才能使得之后的职业行为达到要求。为此,要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是与职业认识有关的知识竞猜、技能比赛、专题报告和讲座等活动,也可以是社会服务活动,从活动中了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现企业创新开拓的难度、体现员工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等,把自身已有的职业认识转化成对职业的认同。例如,通过实施半年一次的企业见习,一个高职生在校期间有四、五次这样的机会参与到企业中去,见习期间学生实地感受企业生产各工序之间的有效配合、每个员工工作责任心与自己负责的相关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保证高效率的工作成绩,增强高职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此期间,企业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高职生与在职员工组成活动组,采取由员工带学生的形式,让高职生从活动中感受企业的愿景、宗旨、精神和经营理念,从情感上认同企业文化。

3、深入企业环境以规范高职生的职业行为

“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观念、文化特点、行业和职业特性,切身体会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清楚自己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念和应掌握什么样的职业技能,以及怎样通过具体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3]。校企文化的有效融合是高职生能够顺利地进入企业进行一系列实际操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职业认识与职业情感最有效的外显途径。一直都存在认识与实践的差距,理论掌握得好,并不代表着对实际操作就能精准把握。如何提高高职生实践动手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的工作。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为高职生职业行为的规范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学生学习的场所基本上与实际的企业工作环境相同,甚至设备都与企业一样。更重要的是“教学工厂”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学校、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传递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团队精神等,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4]。

注 释

[1]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

[2]肖晓春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撞 [J].科技创业月刊,2002,(7)2.

[3]张燕红.以校企文化的融合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42.

[4]包发根.高职院校如何营造职业教育环境[J].职业教育研究,2005,(3):28.

猜你喜欢

融通高职生校园文化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