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3-04-02简剑芬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机务英语课程航空

简剑芬,李 理

(1.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各专业实施工学交替,英语课时被大量缩减,英语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冲击。与此同时,社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技能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近年来,民航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对从事航空机务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航空机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很难达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技能要求,从而影响就业。因此,我学院以2011级航空装备工程系的部分班级作为教学改革试点,推进航空机务类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满足该行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航空机务类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前的情况

(一) 教学改革前的课程体系设置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航空机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开设一年基础英语,然后直接学习专业英语。英语教师只承担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工作,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又要兼顾培养其过级能力,使学生顺利通过英语A级或四级考试。

(二) 教学改革前的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对航空机务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座谈走访等形式,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很难在一年的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期间或之后就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二是基础英语的教学与专业英语的教学完全脱节,学生突然进入专业英语学习,感到非常困难,难以适应。

二、高职院校航空机务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航空机务类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英语教学改革实施前,对用人单位(如: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得知航空机务类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适应并完成全英文环境下的各项工作,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者优先录用。其中具体包括:能熟练运用英语与同事进行交流,讨论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能看懂英文工艺操作规程和施工单;能读懂全英文版航空维修手册;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具备学习英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0》,“在课程定位上,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侧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且行业英语教学要渗透教学全过程”[1]。基于上述情况,在航空机务类高职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行业英语,它既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又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通过引入行业英语,推进航空机务类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2],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满足该行业对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率。

(二)航空机务类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变化

航空机务类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采用“2+1”模式,即:2个学期的基础英语+1个学期的行业英语。教材选取为:基础英语教学阶段,选用国家“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行业英语教学阶段,通过调研,组织部分教师共同编写了一本体现本行业特点的校内教材。教学内容和重心为: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从学习简单的日常英语会话,逐步过渡到英语话题谈论以及英语口头作文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较好的听说能力[3]。通过教学,使大部分的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获A级证书),一部分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行业英语教学阶段,继续辅导学生参加英语过级考试。指导学生搜集行业或专业英语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并加以学习,提高阅读相关行业或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或英语手册的能力。模拟相关行业的工作情境,进行行业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考核评价方案为:“形成性考核(平时表现+听说能力)+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比例为:5(2:3):5,提高听说能力所占比重。

(三) 航空机务类行业英语教材的建设

在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民用航空维修行业语言环境特点,精心编写了一本专门针对高职高专航空机务维修专业学生的行业英语教材,用于第三学期行业英语教学阶段。编写内容包括:国内知名航空维修公司的介绍,常用工具使用说明,机务维修安全要求,飞机、发动机、飞行仪表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燃油系统介绍,条例和法规等几个主要章节。全书分为阅读和对话两个部分。其中阅读由两篇文章组成。其一为精讲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通用行业英语词汇,以及相关的行业英语知识。另一篇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精讲、泛讲或让学生自学。每篇课文后均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了一定量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对话部分设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两个情景对话,并提供了参考句型;帮助学生掌握在该工作环境下的常用英语词汇,短句,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与其他教材所不同的是,该书将“说”的部分置于阅读课文之后,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该工作环境,并掌握与其相关的知识后,再学习该环境下的语言交流。

(四) 航空机务类英语教学团队的组建

鉴于之前我院基础英语任课老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了解不够深入,与用人单位也交流甚少;因此,组建一支航空机务类英语教学团队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发展通过教师间不断的意见交换、感受分享、观念刺激、沟通讨论等来完成。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4]。在航空机务类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合作学习具体表现为:(1) 英语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学团队由课程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组成,课余时间通过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探讨。(2) 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在行业英语教学阶段,英语教师积极向专业教师了解并学习相关行业知识,共同确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双方合作,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同时也促使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3) 英语教师与相关用人单位、企业的合作学习。英语教师被派往航空维修公司调研学习,了解其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同时搜集一部分内部英语培训资料。

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英语教师的不懈努力,专业教师的悉心帮助及企业的鼎力支持,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航空机务类英语教学团队。

三、高职院校航空机务类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对航空机务类专业的部分班级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已经逐步看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成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一) 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

英语过级率相对提高。截至2013年4月,该试点专业的学生英语A级通过率为86%,四级通过率为6%,2人通过六级测试,明显高于同年级其他专业学生的过级率,也高于往年同专业学生的过级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随机抽取2010和2011级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测试,2011级参与课改班级的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明显强于2010级学生。在第四学期,对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5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回访,共收回问卷497份,发现:77%的学生对开设行业英语持赞成态度,并且觉得该课程的开设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很有帮助。学生普遍反映:在行业英语学习阶段,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关飞机、发动机构造以及常用维修工具的英文词汇,对民航维修法规条例(英文版)等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为后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所取得的成绩

该研究试点专业的学生在各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创佳绩。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15%的获奖选手来自于课改班级,其中1人获全国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在同一年度的院级实用英语口语比赛中,有 22%的获奖选手来自于课改班级;在2013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写作大赛中,两名参赛选手均来自于课改班级,分别荣获湖南赛区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一人荣获全国二等奖。

(三)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由于该试点专业的学生还未参加就业应聘,所以对于就业能力是否真正有所提高还有待于下一步论证研究。但是,部分学生在旁听了2010级学生的应聘面试后,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对于面试考官所提出的英语问题,基本都能轻松应对,从而树立了今后求职面试时的信心,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四、航空机务类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拓展研究

在对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中,91%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都是由专业老师担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老师的英语教学手段不及基础英语老师丰富,而且经常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授课以翻译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在大三期间的应聘面试和今后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而基础英语老师虽具备丰富的英语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气氛相对活跃,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短期内很难胜任专业英语的教学。83%的学生认为:基础英语老师在从事行业英语教学后,可以尝试专业英语的教学。因此,下一阶段将从高职院校航空机务类特色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深化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将专业英语纳入课改范围,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双语化”课堂教学模式[5]。

五、结束语

鉴于目前针对航空机务类特色专业,特殊行业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最多仅限于对其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然而本研究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了高职院校航空机务类英语课程教学新内容、新模式,既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又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满足未来职业的需求。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稿)[Z]. 北京:教育部.2009.

[2] 魏金玲. 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高职英语教改模式研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 简剑芬. 引入行业英语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整体思路探索[J].职教通讯,2013,(6).

[4] 黄奕云. 高职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5] 高岩,孔庆荣,秦磊. 基于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双师化”、“双语化”研究[J].现代阅读,2011,(10).

猜你喜欢

机务英语课程航空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机务管理模式下提高货车列尾装置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北疆蓝天里的驭“鹰”师——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二中队机械师武明文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