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措施研究

2013-04-02范体贵德力格尔张立忠张伟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6期
关键词:辅修学年学分制

范体贵,德力格尔,张立忠,张伟红

(赤峰学院 科技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完全学分制[1,2]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学分绩点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指标,以取得规定的最低学分和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审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为保障完全学分制顺利实施,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落实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1 解放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完全学分制与学年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教师考评、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完全学分制是一种适应人才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现代大学的科学管理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完全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实行完全学分制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设计学习过程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独立思维、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实现以“教师和管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就要求高校广大教师、管理者,尽快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以适应完全学分制的各种要求.

2 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3,4]

培养学识广博、能力卓然、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保障.

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他所表现出来的学生为主体、个性发展、主动学习、自主设计、独立思维、自我管理的特征,要求学生必须转变多年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的学习是自我成长的途径,而非外在强迫性的教学行为.如果学生能树立自我发展的理念,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将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3 提供完全学分制改革组织保障

完全学分制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在改革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如现有的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否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学年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进行修订;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何进行构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可能出现的无序状况能否及时得到解决;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否完全适应按学分缴费管理体制;教材及参考书籍等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供应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各个部门的协调,都需要有一个权威机构.新建本科院校要成立一个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完全学分制改革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完全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

4 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化设计[5,6]

为保证完全学分制顺利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应进行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可由公共必修课(28%)、专业核心课(30%)、专业拓展课(16%)、公共选修课(14%)、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2%)等模块组成.公共必修课是国家规定的高校各专业必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为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或为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的课程;公共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某些方面的才能而设置的课程;实践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设置的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

5 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7]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相对稳定的、具有生成力的、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与其他课程形成有机内在联系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社会所需人才的核心价值,也是学生将来就业所依靠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最重要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并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

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不宜过多,原则上控制在10门以内,总学时630学时左右,学分不超过35分,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要由多年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以确保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6 制订完全学分制按大类招生管理办法[8]

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改革趋势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理工结合、文理结合、人文结合.施行完全学分制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按类招生是完全学分制的特点之一.按类招生、按类培养也就成为完全学分制的必然要求.

按类招生管理办法要对类的划分、大类必修课的设置、大类必修课与专业核心课的关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新建本科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将专业划分为如下几大类:教育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小学教育等专业;文史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专业;理学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理科学等专业;医学类,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和护理学等专业.

7 制订完全学分制选课管理制度[9]

选课制是完全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是实现完全学分制的载体,完善选课制度是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多层面的选择,如专业、课程、教师、上课时间、学习方式等,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个性压抑转向个性发展,实现从共性教育向个性教育的转变.

选课制度要明确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机制;建立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多种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确保向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确保配备其他足够的教学资源,如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地等;确保具有先进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支撑,以保证选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选课工作与按学分收费工作的衔接.

8 制订完全学分制导修制管理办法

在学年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团总支、学工办、班主任等组成学生管理体系对学生实施有效管理.完全学分制下,由于专业、班级的概念淡化,一个班级实际上是一个“课程班”,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这时学年学分制下的班主任已经无法对“课程班”实施有效的管理.完全学分制下应该取消班主任制,由指导教师代替班主任,实行导修制.

导修制是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保证.由于班级和专业概念淡化,为克服完全学分制带来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无序状况,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以及生活管理,需要导师的指点和帮助.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安排个性化学习的学业指导以及在生活和品行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以1:10-15为宜.

导修制管理办法要对导师的权利、责任、义务以及导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各个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9 制定完全学分制双学位及主辅修管理办法

为培养知识面宽、跨学科、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选择,近年来有条件的高校先后制定了辅修二学位管理办法,并开设了辅修二学位课程,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第二学士学位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所有院系除向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以外,还要向全校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对本专业的学生是可选的,对全校任何学生都是可选的.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就是第二学士学位课程.主修专业的学生要求必须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核心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专业拓展课不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特长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或选修第二学士学位课程.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必须完成辅修专业的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能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必须与主修专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如同一课堂、同一授课教师等,并参加相同标准的课程考试,以确保辅修二学位的学习质量.

双学位及主辅修管理办法要对辅修双学位的条件、教学组织、教学开展、双学位授予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10 制定完全学分制按学分收费管理办法

在学年学分制下,学生多选、重选、退选和不及格课程多次补考等现象频频发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教学资源.按学分收费将极大地避免这种不合理现象,如学生每门不及格课程只有一次免费补考机会,多选或重选的课程按所选课程的学分交费,降级的概念不再存在,弹性学年内勤工助学的学生只要不注册则不需交纳任何费用,教学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受制于“学年收费制”,认为在这种制度下不可能实现“按学分收费制”.其实,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完全能够实现学年收费与按学分收费的转换,而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如可将学年学费划分为学期注册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在正常情况下,这两部分的和不能大于学年学费,这样既保证了收费的合法性,又保证了按学分收费的顺利实施.

按学分收费管理办法要对学期注册费、学分学费的标准,选课、重修、多修与学分学费的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

11 制订完全学分制其它必要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新建本科院校完全学分制顺利实施,除以上主要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外,还要制定其他必要的管理制度,如:完全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办法、成绩管理办法、教材管理制度等,以确保完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实行完全学分制,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以自由选择权,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影响较深,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将会面临许多困难.只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为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在思想上、组织上、理论上和制度上提供强有力保证,才能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才的摇篮.

〔1〕林春,马德垺.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主要构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3(2):11-13.

〔2〕范体贵,德力格尔,等.高等院校本科完全学分制改革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11(4):1-5.

〔3〕李桂红.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两大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11):6-9.

〔4〕赵雷洪.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及其保障措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2-95.

〔5〕董河鱼,崔鸰.内蒙古高校学分制改革调查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3(3):151-154.

〔6〕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12(10):21-23.

〔7〕岳爱臣.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教学建设与改革,2007(3):43-44.

〔8〕谷进军.高校按类招生培养策略及协调机制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57-61.

〔9〕徐中兵,徐金花.对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0-93.

猜你喜欢

辅修学年学分制
高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
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以西北大学为例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京津冀地区外语辅修专业及辅修二学位现状研究和发展建议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