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淮河水利工程建设回顾

2013-04-02袁梦茹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6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内涝淮河

袁梦茹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1)

淮河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流域总面积为27.5万平方公里.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淮河流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分配极不均匀,全年近乎一半的雨量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且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加之黄河长期侵夺,淮河失去天然的入海口,河床与湖底普遍淤塞,尾闾不畅,直接影响了雨季洪水的排泄.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使得淮河流域久雨必涝,无雨必旱,久旱必灾.

1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

1.1 淮河流域严重的水旱灾害形势

淮河流域灾害主要由洪灾、涝灾以及旱灾构成.其中,“自1916年以后,淮河流域发生过1916、1921、1931、1950年四次非常洪水,且都由于汛期内全流域的连续性降雨,山水坡水并发.这四次洪水年中淮河干流在蚌埠的洪峰流量一般都在一万秒公方以上,干支河道均不能宣泄,上游漫溢为灾,中下游堤防垮塌,遍地洪水泛滥,千万亩良田尽为洪水淹没,房屋倒塌,人畜死亡,造成淮河历史上巨大的洪水灾害.”[1]

淮北地区从明清两代至1938年蒋介石决黄入淮,内涝程度日趋严重.“自1946年起,淮河流域年降雨量均大,尤其是 1946、1949、1950、1952这四年,除1950年洪水为灾外,1946、1949两年大部分为内涝灾害,尤其是在1952年,淮北平原8、9月之间连续降雨,造成淮河干支河水猛涨,加之先前河道治理标准低,使得内水不能及时排除,造成了大面积的内涝灾害.据河南、安徽、江苏灾情统计,内涝灾区达二千五百万亩,秋季农业生产大减”.[2]

淮河流域亦是旱灾频发地区,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大,使得旱涝灾害如影随行,表现为同一年份内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例如1950年是洪水灾害严重的年份,但在洪水发生之前,流域内就已存在着严重的旱灾;1952年是内涝严重的年份,但在麦收以后,干旱接踵而来.根据淮河流域历年的雨量统计,以每年的5、6月之间最易干旱,而这个时候正是水稻和旱作物同时需水之时,因此受旱严重.

1.2 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水旱灾害的直接危害是制约了沿淮的农业发展,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淮北平原的农业生产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淮北地区本以麦收为主,但由于洪水和内涝灾害,汛期的内水易积难退,低洼地区麦子不能及时播种,使得麦子生产量大为减低.秋季易受水淹,群众对施肥和精耕细作都有顾虑.连年灾荒,牲畜、农具都很缺乏,相因而至的虫灾也特别严重.种种因素汇集起来就使得麦子产量很难提高.以安徽宿县专区为例,该地区平均小麦产量不过每亩100斤左右,如遇灾害还要减收.至于秋季作物,一般易受水患的地区多种芝麻、黄豆、高粱、旱稻等作物,由于内涝没解决,秋收很不可靠.据统计,自1946—1952年的七年间,真正收获到秋粮的只有1948和1951年两年,其余年份均没有秋收或小部分能收产量也极低.农民没有力量来改善耕作,遂使淮北的农业生产始终没有恢复到抗战以前的水平.[3]

因此,淮河流域人民迫切的要求首先是根除水灾,只有解决淮河流域水灾问题以后,才有可能使淮河流域的农业从恢复变向发展.其次是防旱要求,在淮河流域的西北部,雨量稀少,经常容易受旱;在淮河以南及苏北种水稻地区,亦有雨水不够问题,对此群众要求进行灌溉;其他种旱作物地区亦也经常遭受短期的或局部地区的旱灾,因此,新建水利工程以保障农业的正常生产生活则显得尤为重要.

2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

2.1 治淮决策

面对着淮河流域严峻的水旱灾害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果断作出根治淮河的决定,并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治理淮河的方针:“应蓄泄兼筹,已达根治之目的.上游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一方面在照顾中下游的原则下,进行适当的防洪与疏浚;中游蓄泄并重,一方面利用湖沼洼地拦蓄干支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泄拦蓄以外的全部洪水;下游开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同时巩固运河堤防,以策安全.”为了加强治淮工作的统一领导,1950年11月成立治淮委员会,于1950年冬季起,上中下游三省地区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淮工程.[4]

2.2 水利工程规划纲要

1951—1952年的治淮工程详细制定出初期阶段水利工程建设计划纲要,即:“着重在上中游建筑适量的水库和湖泊蓄洪,逐步削减洪峰,降低水位,控制干流的洪水量,并疏浚整理主要支流,改善排水,扩大保证麦收面积,达到大雨减灾,小雨无灾的要求;对下游工程以开辟灌溉总渠为主,利用洪泽湖蓄水量,将来供给苏北广大农田的灌溉和有利于苏北滨海棉垦区的开发,并利用灌溉总渠兼具分洩部分淮河洪水入海的途径.同时结合群众生产的要求,中游安徽部分配合农田水利贷款,重点举办排水和灌溉工程.”[5]

1953—1957年的五年治淮计划,明确指出接下来水利工程建设将以蓄洪、排水及减除内涝为主.“计划兴建的山谷水库有上游河南境内的薄山、南湾、出山店及沙河四座;中游安徽境内有佛子岭、梅山两座.湖泊洼蓄洪工程有上游河南境内的老王坡洼地蓄洪;中游安徽境内的濛河洼地蓄洪、润河集一下的湖泊控制工程及中下游共有的洪泽湖控制工程.中游蓄洪区有较多的桩台工程和排洪河道整理工程.除淮河本干外,上中游以洪汝河、颍河、漴潼河等河道整理为主.除涝工程,上游河南境内以洪汝河流域、颍河周家口以上及汾河、泉河上游等地区为重点;中游安徽境内以西淝河、颍河下游涝区、泥黑茨河涝区、北淝河、澥河涝区、濉河涝区、安河及洪泽湖西岸涝区的工程为主,并完成可河附近内外水分流工程;下游江苏北部的除涝工程,以完成里下河地区斗龙岗、射阳河及新洋河上的三个防潮闸为主.”[6]

2.3 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

自1950年冬季开展治淮水利工程建设以来,1951—1952年,在控制洪水方面,上游完成了石漫滩、白沙、板桥三个山谷水库,老王坡、吴宋湖、蛟停湖、潼湖四个洼地蓄洪及部分支流的疏浚筑工程;中游完成了以润河集分水闸为主的九个湖泊洼地蓄洪工程及淮河干流堤防工程,基本上控制了1950年型的非常洪水,使正阳关下的广大的淮北平原免于洪水泛滥;下游完成了灌溉总渠分洪入海工程及运河堤防培修工程,使上游洪汝河流域遭遇1950年的洪水时不致决堤泛滥.在除涝方面,上、中游部分支流已初步治理,达到了保麦争秋的目的.

至1953年,淮河干流中下游的初步防洪工程获完成.在中游,建成了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濛河窪地、润河漥地等5个蓄洪湖窪,可以有控制地拦蓄洪水60亿公方,使正阳关以下的干流可以安全排洪6500秒公方,蚌埠以下为8700秒公方.在中游已能保证1950年型洪水不至决堤泛滥.在下游,修建了三河闸,完成了洪泽湖控制蓄洪工程,可以拦蓄洪水108亿公方,配合运河堤防的加固和防守,可以保证1931年型洪水、并争取1921年型洪水不至泛滥成灾.

1954年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山谷水库方面,完成了佛子岭和薄山水库,继续施工的有南湾水库,开始修建的有库容巨大的梅山水库.在湖泊洼地控制蓄洪工程方面,中游已完成了各蓄洪湖洼的庄台修建工程,下游洪泽湖已完成了三河闸的尾工下游引河工程.在河道治理方面,淮河干流已完成了泊罔引河、下草湾切岭和峰山切岭工程,使五河以下干支河分流工程全部实现.上游已完成了洪河、汾河的初步整理工程,并对沙河的险工进行了较全面的整修;中游地区,濉河、北淝河、尼茨黑河继续进行排涝工程,对泉河下游进行了改道疏浚工程;下游地区进行了滨海地区的部分排水挡潮工程.

截止至1955年,淮河水利工程建设共在三省建筑山谷水库7座、湖泊洼地蓄洪12处,共可蓄洪202亿公方;其中淮北支流沙颍河、洪汝河36亿公方,中游66亿公方,下游100亿公方.整理河道7647公里,整修堤防5854公里,修建节制闸51座,涵洞167座,船闸7座,桥梁791座,谷坊364座.兴建这些工程以后,淮河流域的水灾已得到初步的减轻.上游山谷水库修成后,不仅减轻了洪水灾害,并为灌溉和发电具备了开发条件.目前淮河干流中游和下游已能防御30年到50年一遇的洪水.大约有15,000平方公里的严重内涝地区已基本上具备了五年一遇的排水标准.下游由于修建了三河闸和开辟了灌溉总渠,使苏北平原的灌溉情况获得改善,并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灌溉的基础.

3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

3.1 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

治淮水利工程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解决淮河洪水问题上.“为了拦蓄山区洪水并为兴利创造条件,先后修建了山谷水库共九座,上游五座可拦蓄洪水22亿公方;中游四座,可拦蓄洪水53亿公方,大大减轻了淮河本干的流量.如佛子岭水库1954年7月山洪爆发时,淠河上游来水量达六千秒公方,但在连拱坝控制之下,下泄流量降低到六百秒公方,这样不但保障了淠河下游七十万亩农作物正常生长,同时也大大的减轻洪峰对淮河干流的威胁.仅中游修建了七处窪地蓄洪工程,就可拦蓄洪水66亿余公方.在淮河下游修建了三河闸控制工程使洪泽湖变成了一个湖泊水库,可拦蓄洪水一百二十亿公方,这不仅初步解决了下游的防洪问题,而且也解决了苏北广大平原灌溉洪水问题.

在除涝方面,仅安徽地区得到治理的主要河流就有36条,总长度1386公里,修建水闸27座,涵洞176座.此外还做了一部分圩田工程.这些工程对消除和减轻内涝灾害,确保农业生产均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蚌埠专区内外水分流工程完成以后,不但是涡河以东16,000平方公里面积内的内水有了出路,而且每年在麦收雨季,五河县境内的内水始终比淮河干流水位低1—2公尺,仅五河县就有几十万亩土地经常受益.圩田工程的效果亦十分明显,宿县的如意圩耕地22,000亩,经常由于受涝而颗粒无收.打圩后,内外水高差在一公尺左右,有效地减少了受淹耕地面积,群众对沟渠打圩工程普遍反映:打了圩,挖了沟,又可排水又可蓄水,改种水稻,这真是投资小、收益快、收益大的好办法.”[7]

3.2 水利工程建设所暴露的不足

1954年淮河流域爆发了空前的大洪水,其程度比历史上最严重的1931年更为猛烈.这一次的大水,给已做的治淮工程以严厉的考验,虽最终取得防汛斗争的胜利,但同时也暴露了近年来治淮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上的很多重大缺陷.

首先是在防洪规划方面.治淮水利工程在防洪标准方面都只是针对已发生过的1950、1931、1921年等洪水来进行规划,而没有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因此防洪标准偏低,使得已建成的山谷水库、中游的湖泊窪地控制蓄洪工程蓄洪量都不够大,沿淮大堤和涵闸亦不够高,洪泽湖控制工程的三河闸和高良润闸在高程和稳定方面都不够;由于没有另开入海水道,当入江水道泄量已经放足,洪泽湖水位仍不断上涨时,洪湖大堤受到很大威胁.

其次是在设计和施工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如濛河窪地的控制蓄洪工程,上游来水洪峰高,下泄流量小,极易因水位突然抬高而被迫蓄洪,而且圈堤四面临水,很难防守.又如中游主要主要控制洪水的润河集枢纽工程,其中城西湖进湖闸的静水池,因设计不善和施工质量差,1954年开放蓄洪时,被洪水冲毁;闸门的设计也不够完善,在启闭操作中发生很多困难.其他的如淮北大堤,堤身单薄,险工太多,施工不注重质量,汛期中发生很多极易发生决口的危险地段.如五河的毛滩决口,主要是由于设计施工不善而溃决的.还有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的出口高良润闸,亦是因设计上的疏忽使闸身发生稳定不够的问题.

最后是除涝工程的规划设计方面,从1954年的灾情来看,虽然干流方面由于禹山壩决口造成涡河以西沿淮地区的洪水泛滥灾害,但支流内涝成灾的面积仍远较于干流洪水泛滥的面积大.在尚未进行全面性治涝工程的地区,固然灾情很严重,但在已经实施了初步的全面性治涝工程的地区,如濉河、北淝河、尼茨黑河等,由于排涝标准偏低以及有很多地势低窪涝水无法排泄的地区,没有进行适当的除涝措施,亦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这说明前期在部分支流上已完成的除涝规划是不彻底和不全面的,亦说明在对于淮河内涝灾害复杂性的认识度上仍有待提高.[8]

3.3 水利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

由于淮河灾害病根深重,治淮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治淮河的任务:不仅要求消灭洪水灾害,而且还要解决涝灾和旱灾问题.因此,根据淮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必须坚持“以蓄为主”的方针,把大、中、小型工程密切结合起来,实行全面控制.切实防范盲目的急躁冒进及重防洪、轻除涝的片面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长远,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进行有效地规划与建设.

〔1〕治淮委员会关于五三年淮河堤防大检查计划提纲.下游检查存在问题及五三年至五七年淮河治理工程计划任务书概要.全宗号:54,目录号:1,年代:53,案卷号:180.P182.

〔2〕治淮委员会关于五三年淮河堤防大检查计划提纲.下游检查存在问题及五三年至五七年淮河治理工程计划任务书概要.全宗号:54,目录号:1,年代:53,案卷号:180.P184.

〔3〕治淮委员会关于五三年淮河堤防大检查计划提纲.下游检查存在问题及五三年至五七年淮河治理工程计划任务书概要.全宗号:54,目录号:1,年代:53,案卷号:180.P182.

〔4〕治淮委员会.关于五三年淮河堤防大检查计划提纲.下游检查存在问题及五三年至五七年淮河治理工程计划任务书概要.全宗号:54,目录号:1,年代:53,案卷号:180.P185.

〔5〕治淮委员会编.《治淮汇刊》第二辑[C].蚌埠:治淮委员会办公厅,1952.P127.

〔6〕治淮委员会.关于五三年淮河堤防大检查计划提纲.下游检查存在问题及五三年至五七年淮河治理工程计划任务书概要.全宗号:54,目录号:1,年代:53,案卷号:180.P157.

〔7〕治淮委员会办公室,五七年淮河中游治淮会议文件,全宗号:54,目录号:1,案卷号:854,P168.

〔8〕治淮委员会编.《治淮汇刊》第四辑[C].蚌埠:治淮委员会办公厅,1954.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内涝淮河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构建城市水文监测系统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探索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