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进校园

2013-03-28李延声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成功经验中宣部国家旅游局

李延声

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昆曲、端午节、京剧、中医针灸和皮影戏等2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保护现状,除需增加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之外,还应增强全社会的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尤其应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其走进校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进校园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

一是由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等部委牵头,联合起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进校园的通知》,由国务院批准后向全社会发布。

二是由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等部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联合编写大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统编教材(试行),其中有的可以结合各地情况因地制宜,譬如北京可以京剧进校园,四川可以川剧进校园,广东可以粤剧进校园,试行教材在全国各个学校推广使用。根据各地使用中反馈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编写正式教材。

三是对各地非遗文化进校园成功经验可以总结加以推广。比如北京对古琴、空竹进校园,河南对武术进校园都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南通还在学校建立小型板鹞风筝博物馆,由学生担任讲解员,使青少年既学习了历史文化,又活跃了校园生活。

只要以上措施和办法能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非遗文化保护教育进校园就一定能够做好,全民的非遗文化保护意识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成功经验中宣部国家旅游局
赞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
湖北省各地市县未成年人优秀阅读案例成功经验分析与启示
凝心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浅谈香港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五一”假期中短途旅游需求旺盛
湖南当代戏剧编创纵横谈
我所经历的“中宣部阎王殿”冤案及平反
我所经历的“中宣部阎王殿”冤案及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