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中写“奇”著新篇

2013-03-27余忠强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2期
关键词:选材座位记叙文

余忠强

经过初一、初二的作文训练,初中生写的记叙文在造词造句、事件叙述上问题已经不大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初三学生的记叙文普遍的毛病就是“平”,叙述平,语言平,立意也平。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在记叙文写作上应该避免太平淡,要多一点创意,多一点激情,多一点个性,逞我文采,舍我其谁!在具体写作教学中,初三语文教师重点可从选材、叙述、语言、立意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平中见“奇”、平中写“奇”。

一、用材贵独特,写出个性“奇”文

一篇好的记叙文,选材重要,如何运用素材则更加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素材,即使是文曲星下凡,再怎么妙笔生花,也难以写出好文章。但好的素材不一定是虚拟和不可预约的,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平凡素材中的不平凡之处,发现其可以大写特写的亮点。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选材的方向定位在“独”上,写独特的人、写独特的事、平凡人或事中的独特之处,总之要透过个性化的选择写出其中的不同平常之处。同样是写秋天,大部分诗人都是悲秋,而刘禹锡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一语而成名句;同样是写青蛙,大部分人会写其聒噪,而毛泽东却写出了“春来我若不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的豪情壮志。因此,选材不在于本身独特,而在于如何挖掘其中独特之处。如有位同学写《学会退让》,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这不独特;选择的是在公交车上抢座位、不肯退让的事情,这很普通,是每天都会碰到的事情,但独特之处就在乎,作者真正要写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是“要母亲对我的爱永远也学不会退让”。这样的文章在选材中就不止高人一筹了。

二、叙述贵起伏,道出跌宕“奇”事

记叙文的叙述切记平铺直叙,应该多一点曲折起伏。如何使得叙述更加有波澜,可以在叙述的顺序上、铺垫上以及线索结构上做文章。叙述的顺序上,可以改为倒叙或者插叙,设置一点悬念和制造一点出其不意;叙述结构上可以变单线为双线,叙述结构更加起伏;还可以多做铺垫、埋伏笔,营造情节上的波澜。还是以这篇《学会退让》为例,作者是这样写的:

都是因为一个座位,让我学会了退让。

“喂,那边要上车的赶快!”

公交车司机尖锐的嗓音打破了炎热午后的静寂,让人更加热不可耐。

妈妈在人群中使劲推着我,“快去占个座位。”妈妈的声音就像蚊子般侵袭过来。我就被她一把推进车厢。而她双手紧抓着大包,一步步踩着台阶上来,身体因使劲而微微往后仰,不时用衣袖拭去额头上的汗水,后面是一叠声的“快点走呀”的叫声。

我小心地挤进车,前两天骑车摔倒的腿还是有点疼。

作者采取倒叙手法,激发了读者对事件的阅读兴趣。在文中还埋了个伏笔,“我”的腿有伤,为下文情节提供合理依据。这样文章在叙述上就至少有“乘车纠纷”和“母女争论”两条线、两个时间段的故事了。

三、语言贵鲜活,绘出靓丽“奇”彩

记叙文的语言要有个性化,人物的对话要切合人物的身份,写出特点来。个性化的语言可以借助新颖的词汇、精准的语言、独特的内涵来加以凝练。如《学会退让》中的人物语言:

当妈妈走上前,看见我同时也看见了一张座位上放着一个大包和一个穿着时尚的中年女人,她的脸色顿时凝着一团黑雾,疑惑地问我:“站着舒服啊?怎么不坐呢?”我侧过身小声地说:“我本来想坐的,可是那个女的一下子就把包放上去,我怎么坐啊!”

她听完后,二话不说,拉着我的胳膊就要我坐上去。旁边的那位女士冷冷地看了我们一眼说道:“这里座位满了。”

“可这座位是我家姑娘先看到的,再说座位是坐人的不是坐包的!”我妈反驳道。

那个女人推了推墨镜,我明显听见她发出来的一声低笑,她说:“管谁先看到呢,反正是我先坐的。”

我妈重重地扔下包,指着她说:“有你这种不讲理的人啊!”妈妈声音高了起来,有点嘶哑,但是气势丝毫不弱。让人预感一场“精彩好戏”就要上演了。

这让我感觉在大庭广众下非常丢人。似乎车里每个人都在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我们,我只想把头压低一点,再低一点。

文中妈妈和中年女子的对话就非常鲜活,十分切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征,将妈妈那种质朴、不肯吃亏、有理不让人的形象写活了。

四、立意贵转变,传递意外“奇”情

立意的高低才是文章的生命力能否强大的关键。记叙文写作要善于在立意上出奇,既要深刻又要新颖,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如同是以《雪融化了》为题,有人就会写水,有人却说雪融化了就是春天,这就是形象思维带来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所以,我们在写作记叙文时,要善于从反面立意、创新立意,立意上多走一步,多找一个方向,写出新意。还是以这篇《学会退让》为例,作者文章的重心其实是在后半篇:

女售票员好心来劝:“别吵了,大家都是出来玩的!”我也小心地拉着我妈的袖子,低声地说:“妈,算了,别跟别人吵了。我们就站一会儿吧,过会儿就有座位了。”而我妈没理我,依旧死死地盯着那个被车颠得快睡着的人。

“妈!”我重重地叫了一声,她转过头来看着我,眼睛里有惊讶、怜惜和一丝我看不懂的情愫。她叹了口气,转过头去。车厢内再次回归平静,却有一种空气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车开了好久,中途压根就没有空座位,我的脚又酸又疼。我靠在妈妈身上休息,说:“真是的,一开始那么多人,你还跟人家吵,不就一张座位吗,人家都坐下去了,你就退让一下不就好了。”可妈妈却生气地说:“我听你的让她了,有本事你现在别喊累啊!我跟人家吵还不是怕你腿没好,不想让你站着!”

蓦地,我觉得很是惭愧。当我正感觉自己有素质有品德时,却忘了,母亲在对我的爱上面,是绝学不会退让的。也许,是我该学会退让,学会在争吵中退让,享受母亲永不退让的爱意。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在立意上进行了转折,不再是就座位该不该退让的问题和母亲争论,而是借助这个争论得出母亲不会退让和不愿退让背后,是因为母亲对我的爱永不退让也学不会退让,这样的情感应该说是非常深刻和真诚的,也是合乎情理的。虽然结尾有点出人意料,但是基本上是符合现实的,特别是母亲这个形象并没有拔高,结合之前的伏笔,写出真实、可信的一面。作者在结尾的惭愧,更是道出了在和母亲观念上有冲突时,不能理解母亲、不会退让的另一面,这自然是另外一条线了。可以说,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主要就在于作者结尾这一转折出“奇”的立意。

作文叙述可以要求真实,但不意味着就应该一叙到底;作文文风可以朴实,但不意味着单调乏味;作文情感可以朴质,但不意味着空洞如一。要树立平中见“奇”、写“奇”的写作导向,选择不一样的素材,构建不一样的叙事结构,运用不一样的叙述语言,传达不一样的作文主旨。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猜你喜欢

选材座位记叙文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我爱你,妹妹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巴士上的座位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换座位
下棋
选材“碰头”好热闹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