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四部曲

2013-03-27吴勤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2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命题角度

吴勤

古诗词是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养成的重要语文能力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的要求,高考《考试大纲》也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知,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肯定,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古诗词复习得到了毕业班师生们应有的重视,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知识讲了再讲,习题做了又做……然而事与愿违,多数高中毕业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他们面对陌生的古诗词时仍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其意或是无从鉴赏,近年来各地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得分率的普遍偏低就是明证。

细加探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我们陷入高中古诗词复习教学的窘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做题的疲惫状态,事倍功半也就势在必然;而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则是扭转不利局面,促成高中古诗词复习教学事半功倍的关键。

那么,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古诗词复习效率呢?“学生命题”教学应是其中的一种理想途径。

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命题”为核心的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对高中古诗词进行系统、全面、高效复习的教学方法。它使高中毕业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掌握古诗词鉴赏知识、选准命题角度、设定命题方式、确定参考答案,进而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是顺应高中学生心理特征的必然选择。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高中阶段称为中学生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挑战,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高中生这些强烈的心理需求,恰好可以从富于挑战性、展示性的“学生命题”教学活动中得到满足。同时,经过长达十来年的语文学习,高中毕业班学生初步掌握了古诗词鉴赏知识,培养了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基本具备古诗词命题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条件,为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

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的实施流程如下:

一、双基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双基准备”,指的是古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和古诗词题目命制基本技能两方面的准备。

㈠基本知识的准备

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体裁、题材、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而每一方面又有各自更为具体的知识点。实际上,对这些知识,学生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多有接触。只不过那时的接触多是零碎松散的,学生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必须在高中总复习阶段加以系统、全面地梳理,构建起一套完整、具体的古诗词鉴赏知识网络,才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切忌教师越俎代庖,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明确梳理知识是为后面的命题实践作准备;二是分工梳理知识点,根据抽签分配,各小组完成一至两方面知识的整理,列出图表或画知识树;三是进行成果汇报,由小组代表课堂汇报所梳理的知识,提出需要探讨的疑惑,师生自由评议;四是师生整合知识网络,印发学生人手一份以便复习、查阅。

㈡基本技能的准备

命题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选准考查角度、选定考查题型、完成题干表述、预设参考答案、确定分值、制定评分标准等,古诗词题目的命制也不例外。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技能,教师可以例举一些高考古诗词经典试题让学生领悟;还应让学生明白,命制古诗词题目,读懂诗词是前提,选准考查角度是关键。

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读懂诗词的一些技巧,如除诗词正文外,还要注意“四看”(看标题、看小序、看作者、看注释);要让学生明白,古诗词的考查角度涉及其体裁、题材、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方面面,考查角度选择是否恰当,关键是看对上述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双基准备”,是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的基石。“双基准备”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命题”教学的质量。

二、教材反刍——温故知新突瓶颈

“教材反刍”,就是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经典古诗词课文进行回顾,探讨每篇古诗词可以考查的角度。如前所述,选准考查角度是命题的关键,是最难突破的瓶颈。“温故而知新”,选择学过的(多数同学已基本读懂的)经典古诗词课文来探讨可考查角度,可以让学生较为快速地进入状态,进而较为熟练地运用古诗词基本知识进行鉴赏实践,较为容易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突破命题难点的信心。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可选用以“教材反刍”的经典古诗词篇目如下表:

要保证“教材反刍”的质量,当然离不开学生主体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选定古诗词经典课文后,可以小组为单位抽取任务,各小组负责一篇,课外讨论确定可命题角度,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提出需要探讨的疑惑,师生自由评议。师生评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出尽可能多的可考查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例子”的作用。

“教材反刍”,是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的关键,是后续命题实战前不可或缺的热身运动。

三、命题比较——庖丁庭前牛刀试

“命题比较”即先“命题”,后“比较”。

先是命题,由各小组当堂(一课时)完成一首古诗词的命题(命题材料抽签分配)。命题材料建议由教师从近年各地高考古诗词原材料中精选,尽可能选择那些原题质量高(单个材料)、体裁或题材覆盖广(所有材料)的高考命题原材料。

再是比较,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高考原题及参考答案,讨论比较自己的命题与专家命题的异同,评析各自优缺点,提出努力方向。各小组代表将比较情况向全班汇报,师生自由评议。

“命题比较”,意味着学生进入了真正的命题实践环节,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由此渐入佳境。

四、命题互测——好诗佳题共赏评

“命题互测”乃先“命题”,再“互测”。主要是各小组命题后交换测试。

具体可如下操作:

课前,准备命题材料——教师初选后由学生集体确定。命题材料建议从近年各地高考古诗词原材料(避免与上一环节重复)或各地省级质检古诗词原材料中选取,尽可能选择那些命题角度多(单个材料)、体裁或题材覆盖广(所有材料)的命题原材料。

第一课时,提出统一要求(如分值、题目个数、题型等)——小组抽取命题材料——小组完成命题(个人自主后小组合作);

第二课时,小组抽取测试题目——个人完成测试题目——小组互相批改——小组质量分析(被测小组答题情况,反思命题质量);

第三、四课时,各组代表汇报——师生自由评议;

课后,各组修改命题——命题成果展示(班级展览或结集)。

“命题互测”,是高中古诗词复习“学生命题”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得以充分、直接、主动地参与古诗词鉴赏实践,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从中得到全面、真实的展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命题互测”活动的次数,使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通过不断的强化而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连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命题角度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喜欢的话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