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机制研究——以艰苦专业大学生为例

2013-03-27张俊明彭文庆朱家俊周作球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舆情大学生

张俊明,刘 韧,3,彭文庆,3,王 磊,朱家俊,喻 志,周作球,钟 婷

(1.湖南科技大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2.湖南科技大学 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湘潭411201;3.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410083)

网络舆情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人们将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和渠道拓展到了互联网上的一种方式。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性使得网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特质[1]。当今大学生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工作中的具有活力的一部分。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传播舆情信息的首选渠道,大学生网络舆情日益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潜在力量。艰苦专业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必须积极引导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培养艰苦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行为,营造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

一 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艰苦专业多是涉及能源和资源开发的行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此类专业的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又是当代大学中一系列的偏冷门专业。艰苦专业招生时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大部分是通过调剂被录取,而且其中部分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存在偏执,觉得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环境差,不够体面。艰苦专业大学生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希望人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一)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艰苦专业大学生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心理素质过硬的群体,有其他专业学生共性的同时,他们的个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艰苦专业大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时事,他们常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对事情发展的态度,关注的信息主要涉及一些时事政治、社会新闻、能源和资源开发行业的发展等。然而,当代艰苦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敏感心理常使他们在发表自己主观见解的时候态度激进,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言辞常常会在网络上传播,特别是在社会体制、保障制度、国家主权等问题上,他们往往会发表自己很直观的看法。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专业,他们有着深深的危机感和自卑感,他们大多会在网络上主动关注并且转发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他们会在网络发布一些艰苦专业工作环境的图片,并把一些艰苦专业的新闻及政府的新举措及时报道出来。他们的工作环境是恶劣和危险的,这使得他们迫切希望本专业的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政策更加贤明,生产更具人性化,为同行业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体制。

大体上,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控自由性与交互性

借用网络这个自由的平台,大多数艰苦专业大学生已经或逐步建立着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发表着自由的言论,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乐于与人分享。但网络本身并非绝对独立,它也深深地镶嵌于社会,并不是没有约束和管制的绝对自由空间。对于网络的管理,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网络管理法,保证网络世界自由和控制相互依存。艰苦专业大学生也通过网络这一种多向的、立体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进行双方或者多方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实现时间、空间的网络互动交流。

2.情绪化与隐匿性

网络是民众宣泄情绪的最佳渠道,在网络上,人们本能的、带有非理性色彩的情绪可以很好地得到宣泄,网络本身也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调查显示,艰苦专业大学生在网上发表的观点、言论多数都带有情绪化。艰苦专业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交流时,往往隐秘或者转换本身的社会属性,隐藏自己的身份和行为方式。

3.丰富性与群体极化性

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是永不停止的,借助网络舆情信息,艰苦专业大学生在包罗万象的社会问题和事件中,多数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这些问题和事件的看法和传播途径也同样丰富多彩。艰苦专业大学生融入的个人感情的观点,自然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倾注了个人感情、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因素的观点是他们对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志同道合的人会有意识地聚拢,彼此进行沟通交流,达成一致的观点和想法,组成意见相似的群体,导致群体看法极端化。

(二)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

1.严重受主流舆论的影响

艰苦专业大学生多会主动关注主流媒体,对当代时事喜闻乐见,比如政府机构发表的官方观点、大型媒体发表的新闻评论、知名人士的个人看法,对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的形成产生巨大导向作用,主流媒体的舆论观点自然成为了这个特殊群体网络舆情的根本来源。“新闻媒体已经延伸到每个家庭,接通每个人的脑髓。”[2]面对社会的一些焦点问题,特别在涉及到社会价值观和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他们会在内心评判之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但当主流舆论最终成形后,他们之前的看法也随之更改,他们会以这些他们认为官方的发言为标杆进行信息的传播与评判。

2.存在盲从心理

艰苦专业大学生在网络舆情方面存在大众中所说的“随大流”现象,他们本身立场不够坚定,他们的看法、态度会受到身边大多数人的观点、态度的影响。本身存在的自卑感和迷茫感使得他们觉得大家的想法应该较为准确、全面,自己以及少数人的想法可能比较片面,这种较为盲目的从众心理是艰苦大学生较为普遍的现象,自然,他们在网上、电视、报纸等媒介中发表、传播的观点、意见也会同时随之改变。

二 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引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舆情引导的目的就是改变艰苦专业大学生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情,调整他们对于网络舆情的态度,把持以“疏”为主的舆情调控理念,将他们向正确的舆情方向上引导。综合来说,网络舆情引导的实质就是通过舆情引导主体来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通过多次实验、调查、考证,我们总结出“知己知彼”、“攻心为上”是正确的引导网络舆情的方法,要想增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变化特征、心理历程。根据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着实提高网络思想教育,然后增强艰苦专业大学生自我监管和自我教育、改正的能力。

(一)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引导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在这个社会,商业主义的风潮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了各大网络媒体的传播之中,如要对这一过程有所影响,单单只凭借网络法律完全不够解决所有问题,在这时候,伦理道德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3]网络管理必须抓紧,采取道德与法律手段相辅相成的方法对网络的管理有积极意义。必须要认识到是网民本身才是网络舆情的主体,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长期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针对艰苦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方法。也就是说,要制造出和谐的网络舆情氛围,并且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

2.教育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针对艰苦专业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的群体,有关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机构、党政机关等校园组织机关来改变他们。特别是那些在网络中言辞比较激进、或者扩散不良、假消息的学生,要积极联系其同学、家长、班主任、辅导员、学校机关单位等,联合起来对其进行正面的教育说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实用的教育方案,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使该同学能正确认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网络舆情。

3.舆情疏导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建立一支单独的专业团队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部门。对于网络舆情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利用网络来整理网络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网络中通过上传一些积极向上的帖子等方式,对网络舆情主题进行正确的教育。这个团队必须要拥有专业的工作人员,科学的管理办法。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员要对危机有很强烈的嗅觉,每时每刻观察网络的动态,提前对有可能出现的事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当出现问题时,以最快的动作掌握事件动态,并且找到事态传播的源头和转发途径,及时进行屏蔽,隔离传播源,同时切断传播途径,如果以上手段不能起到良好作用,就马上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直接删除源头和禁止传播等。

(二)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引导方法

1.一般适用方法

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艰苦专业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主要讲解一些网络舆情方面的注意事项和知识,例如:不要轻信谣言;请专家来开展一些有关于网络舆情方面的讨论会并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辅导;有关部门在网络上对所有网民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杜绝故意制造扭曲舆情真相,发现有不良舆情的现象出现,马上通过司法等必要的“手段”为高校学生制造一个和谐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环境。

2.特殊处理方法

对于某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要了解其性格特征、心理历程等,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方案。如(1)劝说宣传法,使用这种方法来改变他的态度,把一个信息传递沟通的过程看做是整个劝说宣传过程;(2)暗示法,暗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言语、文字和非文字形式,也可以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等方法来进行,或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等;(3)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成员具有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保持一致。对于情况比较恶劣的学生,必须针对具体事件进行一步一步的劝导,情况特别恶劣的学生则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文件进行相应的处罚治理。

3.理论教育方法

网络舆情引导的实质告诉我们:怎么样改变态度的方式方法是研究网络舆情引导的核心问题,而使用并且运用现有的理论基础则是引导网络舆情的精髓所在。引导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学习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信息理论、功能理论、态度改变三段理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全面有效的教育引导,使其对网络舆情有新的认识,培养正确的网络舆情思想行为,才能营造良好和谐的网络舆情环境。

三 对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引导机制的展望

纵观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引导的历程,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引导机制,是使教育引导收到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对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教育来说,规范的教育引导机制,是坚强的后盾,也是前进的动力,这样一来,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教育引导就能做到事半功倍[4]。

(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强规范管理

有针对性地组建师生团队,在高校校园中对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教育引导,发展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以学生为纽带,以教师为指导,一同对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和引导。

(二)健全交流机制,增强互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交流、沟通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常常交流感想,交流期望,交流痛苦与欢乐,交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5]。应着力打造校园网络交流平台,推动师生间的有效交流,达到敢于交流、乐于交流、规范交流的良好态势。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对于网际沟通教育,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平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无论是在人格、地位还是权利等方面都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师生之别。这样一来,“交流”就能够变得更加深入、更加顺利。单向灌输变为了双向教育引导,强制灌输转化为互动交流。以校园网站、贴吧、微博等各种形式与艰苦专业大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有效互动交流,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掌握他们的网络舆情动态,同时,一些负面的网络舆情我们能够做到及时地处理,从源头上做到解除网络舆情危机。

(三)完善反馈机制,注重实效

改进和发展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引导的一项重要途径,就是完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反馈板块,实现专业人员负责的舆情的实时收集以及第一时间的信息反馈;还可通过定期的相关调查,对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细致了解,并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意见反馈,即时对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机制的优弊进行细致的了解,使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机制不断完善,并使此机制的实际效用得到有效提高,更多的给予艰苦专业大学生准确的网络舆情引导。

(四)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通过分析研究当今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现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制定全面细致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做到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部分突发事件,避免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防患于未然。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故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也就越发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艰苦专业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教育引导,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完善教育引导方法,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使得艰苦专业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舆情信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刘 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谭 伟.网络舆论及其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5]李 琳,邓 飞.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舆情大学生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消费舆情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舆情
舆情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舆情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