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畜禽规模养殖的生态化

2013-03-23湖北省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43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态化规模化畜牧业

马 涛 湖北省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43000

汪长城 湖北省沙洋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48200

余 波 湖北省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43100

赵 明 湖北省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430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除了带来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外,也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畜禽粪尿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中的违禁药物(如激素)等,导致药物残留引起畜产品污染。

1 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畜禽规模养殖向生态化养殖方式的转变起步良好,但是由于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农业人口众多,要达到畜牧业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受投入资金不足、政策扶持不强、土地等资源制约的影响,我国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量少、比重小、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也以散养和小规模养殖为主,饲养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特色不明显。三是龙头企业规模小,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畜产品深加工业不发达,产业化水平不高,带动辐射作用不强。四是农民和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五是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六是规模化发展虽然较快,但是生态化和标准化程度还不高。

2 提升畜禽规模养殖生态化的紧迫性

促进畜禽规模养殖的生态化发展迫在眉睫。一是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迫切需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化畜牧业是唯一途径。畜牧业对资源环境依赖度高,当前畜牧业养殖仍然受到传统生产方式、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畜牧业科技进步以及劳动者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制约。因此,加大投入,全面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二是畜牧业养殖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重,“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对畜牧业“两型”化形成倒逼机制,使规模养殖向生态化方向的发展更为紧迫。一方面,随着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畜牧业养殖数量不断增多,畜牧业面源污染呈不断加重的趋势,导致了养殖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党中央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畜牧业发展也要求“两型”化,这给畜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形成了倒逼机制。发展规模化生态化畜牧业不仅能够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而且能发挥其独特的生态修复功能,对于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比重的大幅增加也提高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可控性和针对性。

3 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生态化的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畜牧业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整合资源,实现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和生产、加工、销售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当前实际,适度规模养殖和大型集约化养殖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是实现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1 山区模式

中山区、高山区规模化、生态化畜牧业侧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主要是通过实施农牧林结合,促进山区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它的主要代表模式是种植草料饲养动物,动物产生的粪便作粮料作物、果树等植物肥料的农林牧结合生产模式。即在广大山区,根据不同的海拔和气候类型在山坡上种植牧草,或在玉米地混播牧草、果园内套种牧草,发展生态畜牧业。饲养动物产生的粪便又作植物生长的肥料。这样既缓解了人畜争地争粮的问题,又为山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充足的肥料,从而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促进了农牧林生产的协调发展。

3.2 农区模式

农区、低山区的规模化、生态化畜牧业侧重发展中等规模养殖,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建立起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的代表模式是:饲草饲料种植→动物立体饲养→动物粪便生产沼气,或根据食物链作某些动物的饲料和植物肥料的多级利用模式,即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建立起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在动物养殖中实行养禽、养畜、养鱼立体饲养,动物粪便生产沼气或用鸡粪喂猪、猪粪喂鱼,或用沼液喂动物和作植物肥料的多级利用模式。

3.3 城郊模式

毗邻城市的城郊规模化、生态化畜牧业侧重发展大型规模养殖,主要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借助工程学的技术手段,渗透人工辅助能量与物质,建成以畜禽饲养为中心,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地域性、集约性、高效性和调控性等特点,如发展生物有机肥,以实现饲料(草)产量最大、畜禽生产力较高、物质和能量转化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好和生态平衡最佳目标的人工生态系统。

4 加快畜禽规模养殖生态化发展的对策

畜禽规模养殖的生态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经过多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是一种自发式的发展,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也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已经进入了政府推动和引导的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应为发展创造更加积极、宽松、和谐的环境。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要做到“五个一”,即制定一个规划、建立一个机制、形成一个支撑、培育一个体系、提升一项能力。

4.1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模发展规划

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科学制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规划,将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目标任务合理地分解到不同的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是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是加快培育现代畜牧业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要在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生产专业化、技术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排放无害化,进而提升产业运行的质量效益水平。

4.2 建立多元化合作的发展机制

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充分激发全民投资畜牧业、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通过招商引资、合资联营、股份合作、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发展规模化、生态化养殖。要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市内外、省内外合作,加快市内山区与农区的合作,形成农区发达畜牧业支持山区欠发达畜牧业的发展与合作机制。

4.3 加大对畜牧技术的科技支撑

良种良法是规模化、生态化养殖的重要支撑。按照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和全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要结合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利用国内外优良畜禽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开展技术研究与创新,鼓励规模养殖企业积极开发优质、高产、高效和安全的畜禽新品种,通过良种良法的普遍推广,支撑规模养殖快速发展。

4.4 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

消费引导生产,健全的市场体系是规模化、生态化养殖的重要动力。在产区重点发展初级畜产品和畜牧投入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在销区重点发展综合性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鼓励农民参与畜禽及其产品流通的同时,注重培育大型现代畜牧业物流企业,支持发展外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超市配送、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业态,在城区逐步提高畜产品配送中心和超市专柜销售比重。全力培育健全的市场体系,扩大畜产品销售,推动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

4.5 提升企业的造血能力

今后一段时期,畜牧业要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仍需各级财政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以提升企业的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规模养殖推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疫病防治、粪污治理等公益性项目以及重大疫情补助、良种补贴等方面,应通过立项给予优先支持。同时,要对畜禽规模养殖、重点龙头企业、种畜禽场等在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猜你喜欢

生态化规模化畜牧业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