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2013-03-20孔桂英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级英语人才思维

孔桂英

(梧州学院外语系,广西梧州543002)

英语专业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孔桂英

(梧州学院外语系,广西梧州543002)

课堂教学是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高级英语”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让专业课在培养人才创新思维上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思维;人才;高级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知识经济的作用日趋得到发挥,文化交流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教育出来的外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岗位的高要求,单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也逐步受到考验。现在,社会越来越呼唤适应能力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黄源深[1]曾说社会需要的是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社会适应能力强、在工作中稍经锻炼就能独挡一面的人。为此,我国外语教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如文秋芳[2]、王金洛[3]、张慧琴[4]等都对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进行过探究。

一、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

对于创新人才,文秋芳的诠释是:“创新型英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就是说,创新性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融入创新素质。”[2]她认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其中创新能力就是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要具备敏捷性、灵活性、批评性、独创性和探索性等多向性的思维品质。王金洛认为创新型英语人才的素质教育是综合的,在培养过程中要把握英语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合理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进取和创新精神,社会的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3]。张慧琴的理解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放开思路,敢于创新[4]。因此,英语专业课的教学要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打开学生思维,营造良好的人文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将根据我国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趋势,英语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和各学者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以及联系自身所教的“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更好地利用专业课堂教学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二、“高级英语”课程特点

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明确提出要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要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以训练学生在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的综合技能为主。课程教学目的是希望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涉及政治、经济、语言、文学、教育、哲学、宗教、战争、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材料,通过学习英语各类文体、谋篇策略、修辞运用、阅读技能等语言知识来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并加深对他们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名篇分析和欣赏的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和巩固他们的语言技能的目的,因此,它理所当然要在创新型英语复合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高级英语”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师生角色的定位

教师首先在思想层面上重视学生视野的开拓、心智的启迪、创新潜力的发掘;关注学生心理意向的笃学求知,崇文尚学,积极上进;更要关注学生人格品味、气质、涵养的形成。因此,在“高级英语”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即教师是专业教学指导的实施者和贯彻者,侧重在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起设计、组织、监管、促进和评价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学、独立、思考、互动、协作和创造等行为决定了他们的主体角色。

(二)教学前的学生思维培养

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学习活动的这个理论,教师将“高级英语”课文中的注释、句子难点、文化背景、思考题、课后练习答案等全部公布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学生自己在网上或资料室查找学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文章体裁、写作风格。教师鼓励学生自学文中的生词、句子、翻译练习;引导学生带着思考题去通读全文,独立思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自学情况与同学探讨,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思维分析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只有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建构新知识,运用知识才能达到思维创新。学生课前备好新知识,课堂上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就能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

(三)教学中的创造思维培养

高玲认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有5个关键:重视学生发散(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直觉(大处着眼,纵览全局,只抓关系)、形象(积累表象,启发联想,大胆想象)、逻辑(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辩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对立统一)思维的培养[5]。不妨把握这5个关键,综合自学、启发、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凸显“高级英语”每篇课文的学习特点,达到课堂最优化效果来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

1.教授方法的创新

“高级英语”的课文含文学、科技、政论、见闻札记、记叙、历史综述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要根据文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为公众演讲体裁的文章,它虽属口头演讲体裁,但文中用词比较正式,多用祈使、排比、修饰问句等来增强语势;用明喻、隐喻、重复、典故等修辞来加强说服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学习本文的句法结构、写作修辞等特点,要求学生模仿其文体特点,学写此类风格的演讲稿以培养其发散、辩证的创新思维。对于主要学习修辞的文章如《尼克松的就职演说》(Inaugural Address)和说明文《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时,教师给出各类修辞的英文解释并多举名人名句,让学生背诵典型范例以帮助他们提高对英语名著的理解力、鉴赏力和提高写作修辞水平。在分析修辞格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意识,让学生学会多方思考,注意变换判断修辞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句子,因为有些文章为把事物讲得更具体、形象、生动,会同时在一句话里运用几个修辞格,如:The whirling wheels began to sing in a steadily modifying key,until at last they died away in a low buzz.这一个句子中就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whirling wheels)、拟人personification(sing)、拟声onomatopoeia(buzz)三种修辞格。当修辞学到一定程度时,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总结归纳修辞技巧,使其修辞知识得以系统化,创新运用技巧化。对于文学体裁的课文,教师不妨安排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入手,着重把握故事起因、高潮、结束等部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ma)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受白人教育的黑人女大学生回到偏僻乡村的老家,与过着简朴传统生活的母亲和妹妹,因对象征着具有黑人文化遗产的被子的不同态度所导致的一场冲突。教师让学生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景物描写等来刻画人物心理与性格的。如《讹诈》(Blackmail)中用探长和伯爵夫妇的言行对白和心理刻画来拓展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对于语言精练、内容生动、结构严谨、说理性较强的书面文体文章如《词典的用途究竟是什么》(But What’s a Dictionary for),就从其语言特点和篇章结构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特定语言的运用需要特定场合的配合,让学生学到文章的语言精华、篇章谋略以培养学生逻辑、辩证的创新思维。

2.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和知识设计一些现实存在、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如失业、代沟、网络、环境、道德等,让学生开展语言综合训练。创设的语言交流环境会让学生积极发表看法和反驳观点,热烈的语境氛围会使学生快速反应,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解来维护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语言技能在语境中得到训练,认知得到提高,思维反应得到磨砺。对于阅读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看哪个小组的学生能用最快的速度准确地找到每段的主题句及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或让学生通篇斟酌,分析文章的布局、衔接,并剖析文章内容、观点和语言特色。学生在自主又合作的氛围下进行阅读,分析观点、陈述看法、讨论疑惑,思维得到了灵活锻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登台模仿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其他学生一旁听讲。这些学习活动便于教师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完善学生欠缺的部分。教师通过辩论、启发、互交等教学活动方式,鼓励学生抛弃对教师的依赖,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活跃大脑思维。

(四)课后学习的创新思维锻炼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知识掌握的有利条件,展开各种课后补充和巩固学习活动。课后活动丰富有趣,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学生独立又合作的学习精神得到锻炼,课本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综合素质就会提升,创新思维也就得到开发。如上了《沙漠之舟》(Ships in the Desert)这篇全球环境污染报道的课文后,教师要求学生就自己生活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做一个调查报道,旨在通过实践和写报道,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环境专业词汇,也训练了他们对文章段落之间衔接的写作技巧。如学习《尼克松的就职演说》这篇文章的修辞格后,布置学生模仿该篇修辞格,学写演讲稿并举行演讲活动。再如教师让学生根据《讹诈》里面人物的言行举止改编成小品表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绎来体会剧中人物的心里变化等。通过这些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让思维活跃起来。除此之外,教师依然可以增加些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如让学生收听VOA、BBC电台和收看CCTV9的一些社会性栏目来丰富阅历,提高综合知识的储存量。只有将课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并加以实践体验,学生才容易引发灵感思维和顿悟思维,他们的创新视角也才能拓展。

(五)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成绩倡导多元化评价,可以由自主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组成。自主性评价体现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自测、自评以及各种活动、比赛成绩的记录。形成性评价则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前、课堂、课后各类团体活动中的表现登记,包括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表现,参与活动的比重等。终结性评估包括学生期中、期末考试和等级考试成绩如全国英语大赛、四八级等。这种评价体系更科学地关注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动态记录,更加强调学生个体平时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刺激学生拓展知识层面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结束语

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各类人才的必备素质。“高级英语”专业课的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专业教学必须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培养规格,提高专业教学的水平和层次,精心设计课堂课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思维空间的拓展,使专业课学习成为学生自学、思考、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并通过此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我国新时代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1]黄源深.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9-13.

[2]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2):12-17.

[3]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5 (5):37-41.

[4]张慧琴李晋.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6-68.

[5]高玲.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英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21-23.

G642.4

A

1673-8535(2013)04-0105-04

孔桂英(1973-),女,广东阳山人,梧州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高坚)

2013-06-28

猜你喜欢

高级英语人才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才云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四维一体化”《高级英语》课程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研究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