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投资集聚研究评介及未来展望

2013-03-19马军伟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创业投资阶段区域

马军伟

(常熟理工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215500)

一、引 言

自1946年美国第一家创业投资机构问世以来,创业投资在美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创业投资对创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美国,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充分的资本供给是创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而且公平的资本供给特别是创业投资至关重要(Fritsch和Schilder,2012)。但是,从发展特征和趋势来看,创业投资并不按照均衡轨迹发展,而是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发展特点,即具有集聚 性特征 (Leinbach 和 Amrhein,1987;Mc-Naughton和 Green,1989;Martin,1989;Mason和 Harrison,2002;Powell等,2002)。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资本市场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因此,创业投资在空间上被认为应该是自由流动的。而经济地理学长期关注金融资本和投资的空间分布,认为创业投资是一种独特的资本,它的供给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具有地理邻近性特征。

从全球分布来看,根据每年发布的《全球创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北美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创业投资集聚地,美国更是独占鳌头,其次是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再次是以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为主的亚太国家。同时,各国的创业投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而且还具有产业和阶段集聚特点。许多学者研究了创业投资集聚现象,特别是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象。其中,Tribus(1970)最早观察并解释了创业投资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总体来看,国外学者们注意到了创业投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的趋势,并探究了不同类型集聚的动因及效应等问题。基于创业投资集聚的独特性和多维性,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国外主要的创业投资集聚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详细的评介,然后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简要展望。

二、创业投资集聚现象与特征研究

从现有的创业投资集聚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创业投资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及其动态变化问题。

(一)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象及特征研究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一般是指创业投资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的地域集中以及创业投资活动的地域集聚两个方面。在大多数国家,创业投资呈现非均衡地域分布的特征,无论是创业投资公司还是其活动区位都具有这种特点(Martin等,2005)。学者们对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创业投资供给者集聚在少数几个地区;二是通过创业投资建立和维系的伙伴关系要求创业投资机构和被投资企业在空间上彼此邻近(Fritsch和Schilder,2012)。

第一个假设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创业投资有常规投资和区域性投资两种形式,其中,常规形式是将资金分散投到不同的区域,这符合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可获得性空间自由的观点;而区域性投资形式是把资金集中投在少数几个区域,或者说只有少数区域可以获得创业投资(Mc-Naughton,1991)。学者们研究发现,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分布很广,但投资去向却高度集中。虽然也有部分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区域比较分散,但地理邻近性仍然非常明显。以美国为例,创业投资机构和投资高度集聚在硅谷(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和波士顿128公路(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区域,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是美国创业投资机构注册最多的三个区域,大约集聚了全美60%的创业投资,从而充分反映了在不同区域获得创业投资的难易程度差异(Leinbach和 Amrhein,1987;Florida和 Kenney,1988;Bygrave和Timmons,1992;Florida和Smith,1993;Powell等,2002)。Chen等(2010)证明了美国创业投资主要集聚在旧金山、波士顿和纽约这三大都市区,并且称这三个区域是美国的创业投资中心。此外,创业投资的区域集聚程度可能超过创业企业的区域集聚程度,创业投资公司倾向于在这三大都市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创业投资活动,而不是向创业投资机构稀缺的区域扩张。创业投资地域分布的非均衡性或集聚性在美国这个创业投资发源地以外的其他国家也得到了印证。比如,英国的创业投资呈现明确的区域集聚,具体而言,高度集聚在英格兰东南部(剑桥科学工业园区)和伦敦,结果加剧了经济活动的区域集聚。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分析表明,“商业”创业投资(merchant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指不是投向新建企业的创业投资)的区域集聚程度有所下降,但投资于新创企业的“经典”创业投资(classic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即投向新建企业的创业投资)仍然高度集聚在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苏格兰地区(Mason和 Harrison,2002;DTI,2005)。创业投资在法国和德国也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点,但集聚程度不像美国和英国那样高(Martin等,2002)。加拿大的创业投资主要集聚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在资产组合中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偏好(McNaughton和 Green,2006;Subhash,2007)。综上,创业投资公司主要高度集中在金融中心和技术中心,集聚在金融中心的创业投资公司具有典型的流出导向特点,它们的创业投资最终会流向高新技术集中区域,而集聚在技术中心的创业投资公司则倾向于在自己所在地区进行投资并吸引外来创业投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业投资及其区域集聚中心之间呈现一定的共生关系。

第二个假设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研究发现,区域集聚或地理邻近是创业投资公司的普遍选择。只有少数大型创业投资公司能够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不同类型的企业,大多数创业投资公司会选择特定的企业或区域进行“精品”投资(Bygrave,1987)。从美国创业投资区域选择的变化来看,无论是经济泡沫发生之前、期间还是之后,美国创业投资都呈现出一定的区位和产业集聚效应(Green,2004)。Martin 等(2005)对英国和德国的创业投资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了创业投资“空间邻近效应”的存在性。他们的调查显示,有48%的英国创业投资公司和46%的德国创业投资公司都认为靠近被投资企业集聚的区域最重要。由此可见,创业投资普遍存在明显的区域偏差(Cumming和 Dai,2010)。也有学者 (如Thompson,1989;Florida和 Smith,1993)认为,创业投资本身具有空间约束性和特定性,其高流动性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点,即使大幅度增加创业投资,也不会导致投资的空间分散。

(二)创业投资产业集聚现象及特征研究

除了关注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象以外,国外学者也十分重视创业投资的产业集聚及其动态变化。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等成熟的创业投资国家或地区,创业投资的产业分布非常相似,主要投向高科技产业,表现出很强的集聚性。根据美国创业经济与创业投资协会发布的美国创业企业投资报告,美国的创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产业,而且随着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出现而不断变化。虽然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都比较高,因而令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但美国创业投资家们却能敏锐地看到这些产业蕴藏的巨大收益机会,因而把大量的创业资本投向这些产业。

有许多学者研究了创业投资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关系,并且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创业投资主要投向资本需求量大的高技术产业,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产业形成了一种共栖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Sherrerd,1991)。正如 Küpper(2004)研究发现的那样,进入21世纪以来,高科技创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个领域,有意涉足高科技的创业投资公司必然会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做出选择,尽量与最新的科技进步成果保持一致。创业投资公司要面对高风险,因此必然要追求高收益。创业投资之所以与代表创新的高新技术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投资于高新技术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技术上的领先与时机上的抢占优势,以及与投资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收益(wright和Robbie,1998)。以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为特点的硅谷模式改变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进程,美国的半导体、个人计算机、生物技术、软件等高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创业投资和其他资本的跟进投资,从而实现了快速增长。与其他高技术产业相比,创业投资更偏好互联网产业,这在21世纪初期经济出现泡沫之前尤为明显,经济泡沫发生期间互联网产业的创业投资集聚度有所下降,但之后又逐渐加强(Martin,1999;Burg和Kenney,2000;Zook,2002)。另外,与公司制创业投资机构的创业投资相比,专注于创业成长前期投资的有限合伙公司其创业投资的产业集中度更加明显(Gupta和Sapienza,1992)。

(三)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现象及其变化研究

创业投资集聚还表现为投资阶段的集聚,国外学者对这种现象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一般来讲,“经典”创业投资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种子(seed)、初创(start-up)等早期发展阶段,原因在于高科技企业在早期阶段通常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或在股票市场上募集资金,而“经典”创业投资则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从美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历程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前,美国的创业投资主要集中投向新创企业或项目的早期阶段,这也是当时美国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问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创业投资的早期介入也大大缩短了美国科研成果商品化所需的时间。正如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所说的那样,“由于在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就有创业投资参与,因此,科研成果商品化所需的时间已由过去的20年缩短到10年以下。”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创业投资不再集中在企业成长的早期阶段,而是集中在企业成长的中后期阶段。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众多创业投资集中投向互联网等高技术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公开发行上市等后期阶段,使得大量的新兴互联网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孵化和超常规发展,创业投资也通过对互联网这个新兴市场的投资而赚取了超额利润。一轮又一轮的创业投资和新兴市场的循环互动,改变了公众对金融市场的预期并导致资本市场“虚火”,最终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从那以后,国外创业投资研究者开始高度关注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的动态变化。

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现象及其动态变化问题。一是创业投资公司管理者的行为。学者们通过跟踪观察创业投资公司管理者的行为发现,新进入市场的创业投资公司其管理者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向企业发展的后期阶段(Sexton和Kasarda,1992)。二是创业投资性质。有学者(如Bygrave和Timmons,1992;Mason和 Harrison,2002)研究发现,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的动态变化与创业投资性质的变化或异化有关。大多数创业投资不再像过去那样主要投向新建企业或项目,因而丧失了支持创业的性质,而是转向处于成熟期等后期发展阶段的企业或项目,因此更像是“商业”创业投资。三是创业投资阶段分布的数据观测。比如,Green(2004)在分析美国1995~2002年的创业投资数据后发现,创业投资机构或公司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比例从1995年初开始下降,2002年跌到了1.7%的历史低位。创业投资离它们自诩的作用(即为高风险新创企业提供资金)越来越远,纷纷涌向了低风险的成熟期等企业后期发展阶段。英国贸工部(DTI,2005)通过调查英国的创业投资阶段分布情况发现,在过去的两年里,投向新建企业或项目早期阶段的创业投资明显缩水,而投向风险较小的后期阶段的创业投资却大幅度增加。2003~2004年间,大约有1/3的创业投资资金投向了创业企业的后期阶段,而不是早期阶段。

综上所述,现有的创业投资集聚研究以地域集聚为主,大多运用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展开,而对创业投资产业集聚和阶段集聚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主要是数据观测和统计性描述,理论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现有研究又主要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

三、创业投资集聚动因研究

现有的创业投资集聚动因研究主要从剖析创业投资集聚现象入手,对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产业集聚和阶段集聚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

现有的地域集聚动因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发展环境、信息不对称和供需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驱动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原因。首先,创业投资集聚的国家/区域差异与不同国家/区域的创业投资发展环境有关。有学者(如Gompers和Lerner,1998;Kortum和Lerner,2000)研究发现,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创业投资集聚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具备创业投资发源地、科技发达的优势以及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支撑因素,如开放的创业文化、充盈的资本、金融创新和税收激励等政策因素。由此可见,国家或区域之间不同的发展或发达水平、经济条件和政策宽松度,会导致创业投资发展方面的差异(Jeng和 Wells,2000)。因此,不同国家的创业投资受到创业投资活动所处的具体情境的影响(Guilhon和 Montchaud,2006)。从区域差异来看,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不但受到区域地理条件或环境的影响,而且与地方文化、专业人才的可获得性以及产业集聚紧密相关。因此,导致创业投资地域非均衡性集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创业投资匮乏的地区缺乏有利于企业生长的环境;二是一些地区本身存在地区偏见或缺乏投资意识等不利因素(Masson和Harrison,2001)。其次,不少地域集聚动因研究(如Florida和Smith,1993;McNaughton 和 Green,1989 和 2006;Fritsch和Schilder,2012)还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象。根据相关研究,创业投资要面临结果不确定、风险大和信息模糊等不利因素,而且创业投资者从本质上讲也厌恶风险,由于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因此,为了达到降低不确定性、弥补信息模糊的缺陷、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等目的,创业投资者不得不把自己的投资集中在信息相对比较透明的区域。具体而言,创业投资者之所以愿意和新创企业集聚在硅谷等特定区域,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在分阶段投资过程中搜集为选择成功项目所必需的高度意会、不易明示的信息;同时,区域邻近性有利于创业投资公司有效监管自己所投资的创业企业或项目,通过现场监管以及与创业者面对面的交流来收集不易明示、只可意会的信息,及时调整投资结构以节省成本和规避风险(Aoki,2001;Xuan,2009)。最后,也有学者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象,他们认为供需不匹配会导致创业投资企业高度区域集聚。从需求方面来看,创业投资通常会集聚在投资机会较多、创业企业集聚、企业成长较快、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的区域;从供给方面来看,创业投资企业扎堆的区域往往也是金融机构、投资咨询公司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集聚的区域(Martin,1989;Mason和 Harrison,1991;Keeble和 Walker,1994)。另外,如果创业投资机构用公募方式来筹集资金,那么就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因而只能将资金用于特定区域的投资(Doran和Bannock,2000)。也有学者(如 Tomposon,1989)认为,创业投资固有的空间约束性限制了创业投资在空间上的无限扩散,所以呈现出地域集聚的特点。另有学者(如Stuart和Sorenson,2003)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分析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动因,认为创业投资家的社会与职业网络也是导致创业投资空间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创业投资公司的续存年限以及被投资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商业计划书的吸引力等因素也会影响创业投资的区域集聚(Griffith等,2007)。

现有的产业集聚动因研究主要从资源互补、信贷配给或预算约束、社会网络三个方面来解释创业投资产业集聚的动因,或者更确切地说,探究创业投资集聚于高技术产业的原因。首先,有研究(如 Tykvova,2000;Kortum 和 Lerner,2000;Hirukawa和Ueda,2011)显示,创业投资向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业投资企业与高技术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例如,创业投资企业提供的资金以及财务、营销和战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管理支持可与高技术企业拥有的技术进行资源互补,从而满足高技术企业在资金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因此,创业投资者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成功率,从而增加均衡状态下的技术创新产出(Keuschnigg,2004)。其次,也有学者从信贷配给和预算约束的角度来解释创业投资集聚在高技术产业的现象。由于高技术产业的风险和信息证实成本太高,因此,在进行信贷融资时必然会遭遇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和预算软约束问题,而创业投资可通过限制融资数量和分阶段融资等手段来形成预算硬约束,可以更有效地为高技术产业融资,从而激励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Gebhardt,2009)。最后,也有研究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来解释创业投资的产业集聚现象,如Florida和 Kenney(1988)、Sorenson和Stuart(2001)以及Powell等(2002)研究发现,创业投资企业在较大程度上要依靠社会关系网络来开展业务活动;同时,创业投资企业之间也经常通过组建辛迪加(syndication)来进行联合投资,以便分摊风险(Lockett和 Wright,2001)、募集更多的资金(Declercq和Dimov,2004)、征集专家建议并提供必要的监督和咨询服务(Manigart等,2006),降低投资成本(Sorenson和Stuart,2001;Fritsch和Schilder;2008,2012)。因此,创业投资企业对于社会网络和职业网络的依赖也会导致投资活动在产业上的集聚,尽管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Wright和Lockett,2003)。

现有的阶段集聚动因研究主要从创业投资机构管理层的行为以及创业投资机构的不同性质和资金来源两个方面来探究创业投资阶段集聚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特别是对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由早期阶段转向晚期阶段的变化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首先,不少研究(如 Ham,1984;Cornelius,2005)认为创业投资机构新一代管理者的行为差异导致了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的渐进性转变。由于创业投资机构的新一代管理者大多是商学院的毕业生,商学院的专业教育使他们养成了谨慎的作风,因此,他们在投资策略上要比他们的前辈保守,从而逐渐使“经典”的创业投资沦落为“商业”性创业投资,或者说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向企业成长或项目开发的后期阶段。其次,也有学者 (如 Bygrave 和 Timmons,1992;Mason 和Harrison,2002)从创业投资机构的不同性质和资金来源角度来解释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的变化原因。他们研究发现,“经典”的创业投资机构主要从“有耐心”的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经理人都有创业经历和相关产业的从业经验,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投资于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等早期成长阶段,并通过战略指引、交流等方式对自己投资的企业进行支持和管理;而“商业”创业投资(也称商业开发资本)机构从短期投资导向型机构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主要由具有高学历和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业经历的职业经理人管理,由于他们没有创业经历,也很少参加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又要监督所投资金的使用情况,因此就将大部分资金投向了企业成长的后期阶段。当然,创业投资阶段集聚朝着后期阶段转向的根本原因,还是投资者期望在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Sexton和Kasarda,1992)。也有学者(如 Gompers,1996)认为,创业投资阶段集聚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周期变化影响了创业投资的退出方式。

综上,国外学者从创业投资集聚现象及趋势出发,从多个不同方面考察了相关现象和趋势背后的驱动因素。当然,不同类型的创业投资集聚是由不同的驱动因素造成的,因此,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来加以分析。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还缺乏创业投资集聚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因此难以考量各种驱动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也就难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创业投资集聚的形成机理。

四、创业投资集聚效应

创业投资集聚,无论是地域集聚、产业集聚还是阶段集聚,必然具有一定的效应或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创业投资研究也花不少笔墨探讨了创业投资的影响效应问题。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外学者更多地关注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效应。

现有的创业投资集聚效应研究大多认为,创业投资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和创业创新发展以及创业投资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首先,创业投资集聚有利于隐性知识或者默会知识的传播,通过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可显著加快创业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的进程,并能够吸引创业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从而提升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自增强能力(Florida和 Kenney,1988;Desrochers,2001;Storper和 Venables,2004)。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创业投资集聚对美国新经济和战略性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Norton,2001)。实证研究(如Chen等,2010;Lerner,2010)也表明,创业投资集聚的区域实现了较高的人均生产总值和创新水平。其次,创业投资集聚有利于提升区域“制度厚度”(指通过制度化过程来提高产业的区域根植性,改善创业环境,建立信用关系,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行为、支撑和操作规范),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Keeble和 Wilkinson,2000)。最后,创业投资集聚对创业投资企业自身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 (如 Gupta和 Sapienza,1992;Christensen,2004;Lerner,2010)表明,位于创业投资集聚区域之内的创业投资企业业绩要好于集聚区域外的创业投资企业,因为前者可通过投资于集聚区域内的创业企业来降低成本,赚取高额利润,并产生外溢效应。由于创业投资具有以上效应,因此,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创业投资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创业创新发展的抓手,都纷纷出台激励政策来保证创业投资的充分供应,同时确保充分竞争(Harding,2000;Cooke,2001)。

从现有研究来看,不少学者研究了创业投资在硅谷等地发挥的集聚效应。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科技园区之一,是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集聚地,以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区域创新闻名于世。硅谷的成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力,他们试图找出硅谷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因,把硅谷发展模式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尽管有学者认为把硅谷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做法值得商榷,但至少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创业投资在硅谷集聚对于促进地区创新和财富创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Gompers和Lerner,2001)。许多学者(如Saxenian,1994;Stephen和Fields,1999;Sorenson和 Stuart,2001;Francis和 Winston,2002;Wonglimpiyarat,2005、2006和2009;Ferrary和Granovetter,2009)研究发现,集聚在硅谷的创业投资为硅谷带来了创业所需的资金、专业技术能力、运营经验和知识以及产业关系网络等正能量,并且促进了硅谷这个创新集群内部不同行为主体的交流和互动。也有学者研究了其他地方的创业投资集聚效应。比如,Savitskaya(2009)在研究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区域创新系统以后发现,圣彼得堡的开放式创新对创业投资集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得许多创业投资基金将总部驻扎在圣彼得堡地区。另外,圣彼得堡把创立区域创业投资基金作为推进创新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特别是前期投资的力度。Venckuviene和Snieska(2010)以立陶宛为例,研究了创业投资集聚对科技园区内不同主体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创业投资集聚是影响科技园区内不同主体创新的重要因素。

虽然创业投资集聚和空间邻近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投资的作用显然被高估了。有研究(如Castells和Hall,1994)表明,创业投资、智力密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因素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的联系,所谓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作来进行创造的过程。一项对德国的调查(Fritsch和Schilder,2008)表明,创业投资企业联合组织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空间邻近的替代选择,空间邻近性并不是影响创业投资伙伴决策的主要因素。就德国而言,一个地区缺乏创业投资企业,并不一定会成为创业和创新的障碍。也有学者(如Vass,2008)在研究了创业投资与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单纯增加区域创业投资机构并不一定就能促进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突破性创新离不开成熟的资本市场。因此,增加创业投资并不一定就能促进区域创新,而完善的区域资本市场更能推动区域创新。也就是说,创业投资在促进突破性创新方面可能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从经济效率来看,创业投资集聚这种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会使那些创业投资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驻扎较少的区域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形成所谓的“区域资本 缺 口”(Lerner,2010;Fritsch 和 Schilder,2012)。

学者们还研究了创业投资阶段集聚的影响效应,特别是对创业投资转向企业成长后期发展阶段的现象表示了担忧。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企业早期成长阶段的“经典”创业投资对新创企业的孵化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创业投资向风险较低的企业或项目后期发展阶段集聚,会造成后端资金过度“拥挤”,并且导致创业投资与一般投资功能趋同,从而影响创业投资发挥企业孵化器的作用,这显然不利于新企业的创立和成长(Mason和 Harrison,2002;Green,2004)。同时,主要投向管理层收购等后期阶段的“商业”创业投资会对区域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投资者并不真正参与企业管理,而只是实施外部控制或持有股份(Wray,2012)。

由上可见,创业投资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产业发展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创业企业或项目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效应,特别是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可能会造成创业活动的区域差别,进而导致创业投资不足的区域发展更加艰难,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创业投资向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可以明显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但对其他产业却意味着不公平(不能满足资本自由流通的经济假设)。同样,阶段集聚由早期转向晚期阶段虽然有利于降低创业投资风险,但显然不利于更需要资金和管理支持的初创企业的发展壮大。可见,创业投资集聚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发挥其正效应、抑制其负效应,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五、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从现有研究来看,创业投资集聚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是国外创业投资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创业投资集聚类型、动因及效应等问题,并且运用美、英等创业投资发达国家的数据证实了创业投资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特征和动态变化态势。但是,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而言,首先,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创业投资集聚的现象、特征及其动因等问题,但没有深入探讨创业投资集聚的本质、形成机理等深层次问题,大多缺乏或者说只有极少的理论支撑。Thompson(1989)、Mason和 Harrison(2002)的研究是仅有的两篇论及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理论的文献(Christensen,2004)。其次,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分析,而很少从中观(产业)层面来考察创业投资集聚问题,更没有论及创业投资集聚的产业发展效应、创业投资集聚网络、创业投资集聚参与主体等问题。再次,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问题,而较少探讨产业和阶段集聚及其动态变化问题,更没有把创业投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纳入统一的框架来进行综合分析。另外,现有研究主要以创业投资发展较为成熟的北美国家和欧洲国家为研究对象,对创业投资发展不成熟的国家或地区缺乏应有的关注,更缺乏对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创业投资集聚方式的比较分析。最后,目前创业投资集聚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现有的创业投资集聚量化研究大多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缺少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

针对创业投资集聚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未来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研究创业投资集聚问题。现有研究大多运用金融理论(如公司金融理论、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市场不完全理论)来解释创业投资集聚特别是区域集聚现象,但仅用这些理论无法充分解释驱动不同创业投资集聚的原因。因此,未来还应该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并且从宏观(国家/区域)、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来系统解释不同创业投资集聚的不同成因。

第二,对创业投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进行综合分析。未来在继续深入研究创业投资地域集聚问题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创业投资产业集聚和阶段集聚现象、动因及效应问题。其中,创业投资的阶段集聚可与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结合起来分析,探讨创业投资的不同退出方式以及投资工具对投资阶段分布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创业投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问题纳入统一的框架进行综合分析。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是设计创业投资集聚指数,综合衡量创业投资的地域、产业和阶段集聚度,考察创业投资集聚的整体和动态发展。

第三,全球创业投资集聚方式及其比较研究。未来研究要立足于全球视野,除继续探讨创业投资较发达国家的创业投资集聚问题以外,还应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创业投资集聚问题,特别是要大加研究创业投资匮乏国家或地区的力度,探讨这些国家或地区资金匮乏的原因,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动力以及吸引创业投资、支持创业发展的举措,以期为政策制定者通过改变规则来提升创业投资可获得性提供参考和指导。我国有较多省市都提出要重点打造创业投资集聚区,我国学者可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创业投资集聚现象、驱动因素及绩效效应等问题。同时,未来研究可以对全球创业投资集聚方式进行跟踪观测和比较。这方面的研究可重点探讨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全球创业投资活动与全球经济活动的集聚方式比较,二是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投资集聚方式比较。

第四,加大创业投资集聚实证研究的力度。一方面,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实证工具或模型探讨创业投资集聚的驱动因素问题,考量各种驱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它们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创业投资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调查和观测创业投资集聚效应是每个国家创业投资协会和研究者的责任,这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为创业投资的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和评判,并以高效的方式为创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另外,还可运用博弈论方法探究创业投资集聚相关主体的策略和行为,以及创业投资集聚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边界问题。

[1]Bygrave W D and Timmons J.Venture capital at the cross-roads[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2.

[2]Chen H,et al.Buy local?The geography of successful and venture capital expans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0,67(1):1-27.

[3]Christensen J L.Venture capital 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R].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Europe at the Margins,2004:1-34.

[4]Cornelius B.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venture capital[J].Technovation,2005,25(6):599-608.

[5]Cumming D and Dai N.Local bias in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J].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10,17(3):362-380.

[6]Desrochers P.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acit knowledge[J].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2001,14(1):25-46.

[7]Doran A and Bannock G.Publicly sponsored regional venture capital:What can the UK learn from the US experience?[J].Venture Capital: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Finance,2000,2(4):255-283.

[8]Ferrary M and Granovetter M.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firms in Silicon Valley’s complex innovation network[J].E-conomy and Society,2009,38(2):326-359.

[9]Florida R L and Kenney M.Venture capital,high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Regional Studies,1988,22(1):33-48.

[10]Florida R L and Smith D F.Venture capital formation,investment,and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3,83(3):434-451.

[11]Fritsch M and Schilder D.Does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really require spatial proximi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8,40(9):2114-2131.

[12]Fritsch M and Schilder D.The regional supply of venture capital:Can syndication overcome bottlenecks?[J].Economic Geography,2012,88(1):59-76.

[13]Gebhardt G A.Soft budget constraint explanation for the venture capital cycle[J].German Economic Review,2009,10(1):71-90.

[14]Gompers P and Lerner J.What drives venture capital fundraising?[R].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1998,(8):149-192.

[15]Gompers P and Lerner J.The venture capital revolu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2):145-168.

[16]Green M B.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5-2002[J].Industrial Geographer,2004,2(1):2-30.

[17]Guilhon B and Sandra M.The dynamics of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34(2):146-160.

[18]Gupta A K and Sapienza H J.Determinants of venture capital firms’preferences regarding the industry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 scope of their investment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2,7(5):347-362.

[19]Kortum S and Lerner J.Does venture capital spur innov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1(4):1-37.

[20]Leinbach T R and Amrhein C.A geography of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in the USA[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87,39(2):146-158.

[21]Lerner J.Geography,venture capital,and public policy[J].Policy Brief,2010,25(3):1-8.

[22]Martin R.The growth and geographical anatomy of venture capitalism in the United Kingdom[J].Regional Studies,1989,23(5):389-403.

[23]Martin R,et al.Taking risks in regions:The geographical anatomy of Europe’s emerging venture capital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2,2(2):121-150.

[24]Martin R,et al.Spatial proximity effects and regional equity gaps in the venture capital market evidence from 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5,37(7):1207-1231.

[25]Mason C M and Harrison R T.The geography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 in the UK[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2,27(4):427-451.

[26]McNaughton R B and Green M B.Spatial patterns of Canadian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J].Regional Studies,1989,23(1):9-18.

[27]McNaughton R B and Green M B.Changes in inter-corporate ownership and aggregate industry diversification in the Canadian economy 1976-1995[J].Journal of Management History,2006,12(1):71-89.

[28]Powell W W,et al.The spatial clustering of science and capital:Accounting for biotech firm-venture capital relationships[J].Regional Studies,2002,36(3):291-305.

[29]Sorenson O and Stuart T E.Syndication network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1,106(6):1546-1588.

[30]Subhash K B.Geography of 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A glob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Wealth Management,2007,37(3):13-28.

[31]Thompson C.The geography of venture capital[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89,13(1):62-98.

[32]Vass T E.Will more venture capital spur regional innovation?[R].Private Capital Market Working Paper,2008:1-6.

[33]Wonglimpiyarat J.Financing innovative businesses through venture capit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9,9(4):380-395.

[34]Wray F.Rethinking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Relational geographies and impacts of venture capitalists in two UK reg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2,12(1):297-319.

[35]Zook M A.Grounded capital:Venture financing and the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1994-2000[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2,2(2):151-177.

猜你喜欢

创业投资阶段区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分割区域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区域发展篇
创投新政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关于国家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