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对比研究

2013-02-26程丽

价值工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学习方式

程丽 等

摘要: 文章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引出信息化教学模式,阐述了该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评价了教学实践的效果。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al model of a course named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l educe a new model called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al model". The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al model,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instructional practice.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效果评价

Key words: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al model;study environment;study method;instruc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G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19-02

1 “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

从传统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一般由课堂、上机实验和课终考核三部分组成。课堂上,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中间穿插师生互动;在实验室上机时,学生操作,教师辅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课终考试由教师命题组卷,学生开卷考试,可以自带相关参考资料入考场,教师根据标准答案灵活批改试卷,得出卷面成绩。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卷面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构成。

传统教学模式将重心放在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上。何克抗教授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其根本原因在于只重视了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忽视了教学结构的改革[1]。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他们学习该课程的主要渠道是在课堂上,由于信息量大,知识面广,他们大都做不到融会贯通,很多内容过耳即忘,课后很难做到学习的延续性,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学着使用和设计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但由于缺乏教师周密的指导,他们容易半途而废。另外,由于考核机制比较单一,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以现代的教学目的看来,教师的职责不仅在此,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 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的模式。笔者根据“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基于资源的探究学习环境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锻炼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化教学模式旨在构建探究性的主动学习环境。主要由资源、情境、工具和支持四部分组成[2]。为满足特定的教学情境需要,这四个组成部分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特定的、灵活变化的探究学习环境。

资源是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的基础,可以分为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静态资源以印刷材料为主,其信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信息标准化有一定的用途,但数据容易过时或者不确切,所以必须注意时间性。在开课前,给学生提供参考教材书目,学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或者去书店购买。一般情况下,一本成熟的偏重理论方法的书的问世周期较长,因此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信息技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动态资源则是频繁地甚至是持续发生变化的资源,如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进入网络课堂,查找本课程的相关资源,如授课视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学生遇到难题可以在论坛发帖或者发送电子邮件,教师能及时的回复。人也是动态资源,人力资源可以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专家,也可以是学习伙伴,当专家或同伴能不断地提高和增强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时,学习者的知识也随之增加,讲授本课程的教师理当尽全力给学生答疑解惑,相同或者不同学术领域的教师也是各有所长,当学生问及其它学科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周围的人力资源帮助他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提供恰当的资源,学生查找利用资源,评价资源。

2.2 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提高群体的学习水平。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师生互动的效果会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感兴趣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最后结束时,教师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概括,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反思概括具有以下意义:①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理解联系起来,有意识的提炼出概括性的知识,防止知识变成惰性的、过于受情境的限制;②理解如何把具体策略应用到新的任务中;③理解他们使用过的思维和学习策略。

充分发挥课代表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指定若干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为小教师,辅助教师和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例如问题的收集、作业的督促、学习的反馈等。上机实验是检验学生课堂上课情况的重要环节,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操作能力的好时机,教师设计好实验内容,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教师负责一个小组,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遇到的难题,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的辅导。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样的分组方式能更加自觉,相互帮助和敦促,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无需教师提醒就能保持良好的上机秩序,通过小教师的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必须掌握的内容,少部分学生做到了知识的进阶。

2.3 教学效果评价 笔者认为,评价一个本科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仅仅看最终的考卷成绩,而应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由评价指标和权重构成。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评价指标可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类似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卷面成绩,所占比重分别为20%、30%、50%;软指标可由下面几部分组成:①信息素养,主要是让学生沉浸于信息资源之中所获得的,其核心是信息能力,即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②自主/协作能力,主要从自主探究活动和协作探究活动中培养;③学习策略,即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所占比重分别为50%、30%、20%。考虑到硬指标比较客观、容易量化,而软指标主观性强,硬指标和软指标的权重分别为70%和30%。除了卷面成绩可由教师单独给出外,其它各项考核成绩需要在课代表和小教师的辅助下才能给出。从考核结果看来,成绩能较为公平的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表明:本课程虽然学时少,但学生学得踏实,吸收了课程的精华,在很多场合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信息系统技术能力。

3 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项新兴的教学改革,它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改良,更注重教学思想的根本性变革。通过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改进了一些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需要优化,才能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另外,除了基于资源的探究型学习环境外,还可设计基于情境、工具或支持的学习环境,有待进一步的课程实践。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Hill.R.&Hannafin;,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based learning,ETR&D; 2001,Vol.49(3):37-52.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学习方式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