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弱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2013-02-20米英囝吉林省人民医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21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戴镜弱视屈光

米英囝,李 岩,刘 斌 (吉林省人民医院眼科,吉林 长春 130021)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各方面对于儿童视力发育的关注逐渐增强,弱视的早期检出率增高,弱视患儿的年龄越来越偏小,因此弱视治疗中的护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病,如果在发病初期的治疗效果将影响一生的视力。目前其发病率约为3%[1],全国约有1千万儿童患有弱视[2]。每当看到患儿家长焦急和期盼的目光,使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是重大的。由于弱视治疗历时较长,治疗方法复杂多样,因此综合细致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弱视治疗的效果及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有着重要作用。总结我院2011年1月~12月期间96例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定期随访,治愈率达99%。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12月我科共收治弱视患儿96例167眼,男55例,女41例。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98眼,斜视性弱视25眼,屈光参差性弱视44眼。轻度弱视32眼,中度弱视109眼,重度弱视26眼,年龄3~12岁。

1.2 临床检查:所有患儿来就诊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向家长询问病史,细心的检查视力,配合医生进行裂隙灯及眼底镜、眼位、眼球运动、同视机双眼三级功能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疾病。对视力没有达到标准视力的患儿瞩其家长对患儿双眼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并提示注意事项,3次/d,连续3 d后复查验光。

1.3 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的散瞳验光结果,并结合眼位及屈光度合理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再根据每个患儿弱视形成特点及严重程度给予遮盖、红光闪烁、光刷、光栅、后像、远近精细目力训练等综合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愈后定期复查验光及同视机双眼三级功能。

1.4 结果:随访2年复查双眼视力保持在1.0以上为治愈;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为有效;视力退步、不变或增进1行为无效。治疗基本治愈152例,治愈率91%;进步14例,8%;无效1例,1%;总有效率99%。

2 护理体会

2.1 视力检查时的护理:视力的检查对于评价弱视程度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准确的视力检查可早期发现,减少漏诊。3岁以上能够独立表达的患儿均可以行常规的标准视力表检查。对于初次检查视力的儿童,护士要先在近处详细讲解视力表的含义,儿童理解后再移到远处检查,尽量采用5 m距离检查,避免镜面反射给儿童造成干扰。在检查过程中护士的语音要轻柔,语速要缓慢,要经常给患儿鼓励的话语,增进患儿的亲近感,以防儿童产生逆反和烦躁心理。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遮挡板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有的单眼视力不好的患儿会移开遮挡板,试图用好眼看,护士要及时的发现予以纠正,防止弱视的漏诊。

2.2 散瞳检查时的护理:散瞳是获得准确屈光度数的必要方法。对于7岁以下的儿童强调慢散,即应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3次/d,3 d后复查验光。7~14岁儿童可以快速散瞳,即应用托吡卡胺眼液点眼3次后验光。散瞳前需常规行眼压检查,检查前需告知儿童眼压计气体喷眼的感觉,使儿童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检查,防止儿童产生恐惧心理,给临床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难度。在点药后应压迫泪囊5 min,防止药物经鼻黏膜吸收中毒。有少部分儿童会出现过敏现象,可在过敏后及时停药,及时复诊,对症处理。同时嘱家长儿童在瞳孔散开后视近处物体会模糊,慢散瞳孔21 d后恢复正常,快散5 h后恢复正常。在散瞳期间应避免看强光,可应用太阳镜遮挡外界强烈光线。对散瞳有顾虑的家长,护士应耐心向家长讲解散瞳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理解,解除顾虑予以配合。

2.3 治疗时的护理

2.3.1 眼镜配戴中的护理:弱视患儿多有屈光状态的异常,根据弱视形成的原因,准确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治疗弱视的首要原则。准确配戴眼镜使外界事物在视网膜上呈现清晰的像,才能使视网膜接受到有效的刺激信息,所有其余弱视治疗方法都是在配镜基础之上进行的,正确配镜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对于轻度的近视,在纠正屈光不正后视力会很快好转,不需长时间的弱视治疗,护士需向家长讲解配镜的必要性,避免过度治疗,浪费人力及财力。有的家长怕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形,摘不下来而拒绝给患儿戴镜,延误治疗时机。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眼镜本身并不会引起眼睛变形,只是长期戴镜给人产生的错觉。远视眼镜会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度数会逐渐减小,最后甚至可以摘镜,而散光及近视将会需要长期戴镜。儿童活泼好动不喜欢戴镜,所以儿童眼镜应该选择质量轻,柔韧度好,带有鼻托的眼镜,减少对儿童鼻子的压迫感,同时增加运动时的安全性。儿童配戴眼镜每半年后需重新散瞳验光,调整眼镜度数。

2.3.2 遮盖时的护理:遮盖疗法是针对屈光参差或斜视等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弱视患儿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戴镜基础上,将眼罩戴在视力较好的眼晴上,强治患儿使用弱势眼。根据年龄及视力相差程度按比例遮盖,双眼视力平衡后逐渐减少遮盖。根据患儿喜好可选择各种颜色及花样的遮盖眼罩,减少患儿对眼罩的反感。对视力障碍严重的患儿早期遮盖时家长需注意加强日常护理,避免患儿因视野缩小、视物障碍而摔伤,让患儿逐渐适应视野的变化。在遮盖过程中,家长应制止患儿因戴布不适而偷看、偷摘眼罩。对于遮盖治疗法,依从性很重要,每次复诊必须了解患儿是否能配合遮盖和弱视训练,以此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完全遵照治疗方案接受治疗的患儿,越容易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依从性差,即使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甚至无效,这样只会延误了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3]。行单眼遮盖时,应时常查视力以免发生遮盖性弱视[4]。

2.3.3 仪器使用中的护理:弱视的仪器治疗主要方法有红光闪烁、海丁格刷、光栅、后像、远近精细目力训练等。红光闪烁治疗仪,通过特制波长为640 mm左右的红色滤光片闪烁光刺激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敏感性,抑制旁中心注视,视力逐渐得到提高。海丁格刷,在一个旋转的蓝片上装上透明的图案训练盘。让患儿的眼睛通过注视光刷的宽窄不同,以刺激黄斑中心不同类型的细胞,消除抑制从而提高视力。光栅治疗,是在一个旋转的光栅片上装上透明的图案训练盘,并按光栅键,让儿童健眼遮闭,并在识别的最高空间频率上用笔描图、点圆心,刺激、兴奋视神经,达到治疗目的。后像治疗,即视网膜受强光刺激后功能暂时性减退,由于中心凹受黑斑保护未受到强光刺激,在感应之下相对提高了中心凹的功能,再通过手、眼、大脑皮质的协调训练,使弱视眼黄斑的功能性抑制慢慢消除,中心视力恢复,从而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精细目力训练,包括穿针与描图,在良好的照明下,用大头针将插板上的针孔逐个插满,从点数少的图案开始逐渐由少到多,插孔速度由慢到快。进行仪器治疗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儿是否集中精神,眼睛要始终注视仪器内光线,不能东张西望,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为减少患儿的疲劳感可适当播放音乐或讲故事,增加患儿兴趣,同时根据不同患儿心理特点给予言语鼓励,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及荣誉感,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每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视力,若视力提高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卡通橡皮、小粘贴等,可以大大地激发患儿的训练积极性。

3 小结

弱视对于儿童身体及心理的成长具有严重的影响,给家长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要长期维持已获得的疗效。弱视治疗的儿童大多年龄较小,在检查及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是提高弱视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

[1] 周铁红,李洪阳,庄晓彤.弱视儿童的治疗护理[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7):541.

[2] 李凤鸣.眼科全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891.

[3] 漆争艳,杨俊芳,郭 燕.弱视治疗中患儿依从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0,9(2):85.

[4] 陈燕青,陈宝宝,陈晓莉.儿童弱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04.

猜你喜欢

戴镜弱视屈光
视力下降的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戴镜行为研究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