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例齿状突骨折X线检查回顾分析

2013-02-20马健康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放射科陕西安康725000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位片寰椎齿状

马健康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放射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上段颈椎损伤,约占成人颈椎骨折的10%[1],是导致寰枢椎区不稳定的严重损伤,而X线平片在诊断上有漏诊,对2007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复查的22例齿状突骨折术后患者X线平片分析,旨在提高平片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25~57岁,平均38岁。受伤时间到就诊时间2 h~3 d,平均25 h。均以外伤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检查时呈强迫体位,14例有脊髓压迫症状。受伤原因为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6例,交通事故11例。19例为齿状突基底部骨折,2例为齿状突颈部骨折,1例为齿状突尖部骨折,伴寰椎前脱位10例,寰椎后脱位2例,齿状突无移位5例。

1.2 检查方法:X线机采用CR 975系统,焦片距100 cm投照;CT采用GE螺旋CT扫描仪,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层厚3 mm,层距0 mm;西门子1.5T超导型MRI机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序列:快速自旋回波 T1WI、T2WI、PDWI、脂肪抑制(STIR),T2WI轴位和 PDWI冠状位。扫描参数:矢状位T1WI:TR 400 ms,TE10 ms;T2WI:TR3 500 ms,TE110 ms;STIR:TR2 500 ms,TE70 ms,IR170 ms;冠状位 PDWI:TR 1 000 ms,TE31 ms;轴位 T2WI:TE2 500 ms,TR120 ms。层厚3 mm,层间距0.3 mm,矩阵256×512,采集2~3次。所有患者均拍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检查,张口位测量方法:测量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的距离;侧位片观察齿状突有无前后移位及成角;正常成人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之间距离为2~3 mm,超出这一范围即应考虑有齿状突骨折可能。可疑骨折和临床有脊髓压迫症状者进行CT和MRI检查。利用CT及其重建技术观察有无骨折片及其移位程度;利用MRI良好的软组织显示可以观察脊髓及邻近软组织的情况。

2 结果

2.1 术前X线检查:3例患者发现齿状突基底部有透亮线影(14%);1例发现齿状突尖部斜透亮线影(4%);4例患者齿状突移位成角(18%);4例发现枢椎齿状突位置升高(18%);5例发现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宽度不对称(22%);6例患者X线平片发现寰椎前脱位(27%),脱位程度4~7 mm;有2例颈椎侧位片显示椎体前缘软组织影增厚达7~10 mm(9%);5例患者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22%)。术后X线检查:1例内固定螺钉突出齿状突旁(4%);2例内固定术后寰椎前脱位(9%);19例内固定术后颈椎脱位恢复正常,内固定正常(86%)。

2.2 术前CT扫描:5例显示齿状突基底部横形骨折,断端无移位;3例显示齿状突颈部骨折、移位;3例显示椎管内骨碎片影直径约3~5 mm;CT重建显示齿状突移位5例。

2.3 术前MRI检查:8例脊髓水肿,6例脊髓轻度受压,1例脊髓严重受压。

3 讨论

枢椎齿状突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最重要的结构,齿状突骨折将直接导致局部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破坏,形成寰枢椎不稳定。齿状突骨折分为齿状突尖部骨折、齿状突颈部骨折和齿状突基底部骨折,基底部骨折常有撕裂骨片存在[2]。怀疑齿状突骨折,首选的就是X线检查,包括颈椎正位片、张口位片;X线检查显示的齿状突骨折主要是骨质连续性中断、齿状突移位和成角,张口位片上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两侧不对称,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及齿状突向前或后的移位和是否有寰枢椎脱位。CT可清楚地显示骨折和移位的情况,尤其在患者强迫体位造成普通X线检查上解剖结构显示不清时使用。MRI检查可清楚地显示骨折片的移位造成硬膜囊、脊髓、神经受压情况和脊髓信号的异常情况,还有邻近软组织损伤的情况[3]。在齿状突骨折术后的复查中,X线平片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判断内固定螺钉的位置、寰枢椎有无脱位,齿状突的位置;对于判断术后的固定效果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术前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平片正侧位和张口位进行检查,发现可疑征像或临床怀疑骨折存在时,及时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更好地防止漏诊;对术后患者复查,X线平片因其方便快捷廉价是首选。

[1]贾连顺.枕颈部损伤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概念[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1):3.

[2]田纪伟,袁 文,张清港,等.三维固定技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4):1061.

[3]曹正霖,钟世镇,徐达传.寰枢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4):299.

猜你喜欢

位片寰椎齿状
寰枢椎后方结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Wassel Ⅳ型先天性多拇畸形不同Chung 分型的影像学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人群上气道头颅侧位片与CBCT测量的对比研究
肩关节“Y”位片的投照方法及临床价值
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程度对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成年人齿状突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寰枢椎联合骨折的诊疗进展
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三)
寰椎椎动脉沟变异与椎弓根置钉的三维CT分析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齿状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