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及发展建议

2013-02-20李伟东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长白动植物生态旅游

李伟东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33)

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白县中西部、长白山西南麓、长白森林经营局事业区内,总面积3 070.5 hm2。湿地公园距长白县城122 km,距长白县至临江市的303省道15 km,距著名的长白山望天鹅景区74 km。

1 泥粒河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1.1 典型性

园区内海拔高度在976~1 100 m之间,大部分区域地貌开阔平坦,起伏平缓,为典型的火山熔岩台地地貌。园区内有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河流、人工库塘三大类六种湿地类型,基本包括了长白山区不同水文情势的湿地序列,是长白山熔岩台地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1.2 自然性

园区内的大部分森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原始特征明显。园区西部和南部有人参等中草药种植活动,但目前均已参后还林。总体上,湿地公园地处偏远,周边居民较少,人为活动强度很小,使泥粒河湿地保持着较高的自然属性。

1.3 脆弱性

由于湿地公园海拔较高、气候冷湿,植被一旦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恢复将十分困难。历史上,园区及周边区域一直是长白县重要的人参种植区,这些区域已经显现了水土流失、水质下降、湿地植被退化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同时,为加大泥粒河水库库容和水电工程建设,由八道沟河引水入泥粒河而产生的水文情势改变,必将对水库、河流、河道周边沼泽及植被的发育和演替产生较大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泥粒河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1.4 生物多样性

据初步调查,园区内有4个植被型、1个人工林植被型,野生植物有84科3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红松、水曲柳、紫椴、黄檗,珍稀药用野生植物有松杉灵芝、人参、刺参、贝母、天麻、五味子等,还有木耳、猴头蘑、山葡萄、猕猴桃、薇菜、蕨菜等可食用的菌类和野果山菜;湿地公园有野生脊椎动物233种,分别隶属于32目84科,其中有中华秋沙鸭、紫貂、大天鹅、鸳鸯等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园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

1.5 湿地水资源充沛

园区内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河网密布、降水充沛。区内泥粒河流域面积近50 km2,年平均径流6 000万m3左右;北边界的八道沟河是鸭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700 km2。湿地公园区域年降水量为700~750 mm,水量充沛。而充足的水资源一直是宝泉二、三级电站和泥粒河一级电站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

2 泥粒河湿地公园建设发展设想

根据上述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结果,笔者建议该湿地公园今后的建设发展应当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核心,以保障泥粒河、八道沟河水系安全及泥粒河梯级电站水资源有效供给为目的,积极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不断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将湿地公园打造成为长白山区湿地资源保护的示范、合理利用的典范。

2.1 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

湿地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泥粒河水库及上游的泥粒河和八道沟河及其支流,林间苔草塔头、蕨类、木贼等典型沼泽湿地植被及集水区森林植被,野生人参、天麻、灵芝等名贵中药材,中华秋沙鸭、鸳鸯等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细鳞、花羔红点鲑等珍贵冷水鱼及其繁殖栖息地。主要生态保护内容包括水库水岸水质、河道水岸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等;主要修复内容包括人参还林地湿地恢复、库区水岸及水质恢复、森林管护抚育、景区美化绿化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恢复等。

2.2 开展湿地科普宣教

积极开展以湿地类型、结构、功能与效益、湿地环境污染状况、湿地保护的措施和途径、湿地植物和动物分类学等方面的科普宣教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开办湿地公园网站,介绍公园基本情况及景观资源;开展主题论坛活动,针对湿地公园主要开展长白山熔岩台地湿地论坛、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论坛等;举办湿地主题节(活动),如泥粒河观鸟节、泥粒河冬捕节等;开展湿地文化活动,以主题节日、演艺晚会、民间工艺品展示等活动,增加游客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同时,适时开展泥粒河湿地摄影展、中小学生湿地有奖征文、湿地书法展等活动。

2.3 开展湿地科研监测

主要依据公园内保护对象的自然属性、分布规律和保护价值,进行经常性和系统性的调查、观测、预测预报、考察试验等,以获取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的本底资料,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依据湿地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状况、结构以及野生动植物种群演化情况,进行专题性研究,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森林沼泽化过程的研究、湿地类型及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研究、过湿环境及水文过程改变对植被生长演替的影响研究、冷水鱼等水产养殖对湿地水质影响的研究、生态旅游对湿地影响的研究等。

2.4 开展湿地合理利用

利用湿地景观的观赏价值开展游览、休憩等活动,开展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活动。一方面,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的场地主体,具有良好的水岸、水域风光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而且景观复合性较强,具备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场地资源和条件。园区生态旅游应主要围绕泥粒河水库、水库坝下河道观光、野生果类采摘、朝鲜族风情等方面展开。另一方面,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繁育的经济价值进行适度开发,重点开展林蛙、冷水鱼养殖,松杉灵芝、人参、天麻栽植等。

2.5 开展社区共建共管

湿地公园通过提供生态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相关的替代性产业技术、信息和服务,引导社区公众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如农家乐住宿和餐饮业等,拓宽就业门路;引进参与式社区共管理念与机制,对湿地公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社区经济发展等重大事宜进行讨论、协商,保障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广泛吸收社区居民参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对社区年轻女性进行上岗培训,纳入湿地公园导游队伍,聘请部分村民作为保安、巡护、保洁人员等,使当地社区群众真正成为湿地公园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机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湿地公园及周边社区内各利益相关活动,与社区居民和相关单位签订“村规民约”及“生态保护协议”,推动湿地公园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长白动植物生态旅游
动植物新视界
长白老林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秘密
有趣的动植物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