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学研究的新成果
——《〈文选〉诠释研究》评介

2013-02-17

关键词:选学体式历代

王 蕊

南朝梁昭明太子箫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文选》自唐代成为显学后,历经宋元明清,研究者辈出,选学成为少数以书命名的专门之学。济南大学文学院冯淑静博士的专著《〈文选〉诠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是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近年来随着选学研究的增温,出现了大量的选学研究成果,但是少有对历代《文选》诠释文献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该著对历代《文选》诠释文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对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文选》作为中国文学诠释的经典性代表,对《文选》诠释的研究不仅对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研究中国文学诠释方法及特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著分为八章五个专题,这些专题或横或纵,在梳理《文选》诠释体系、体式、方法、方面的同时,重点揭示其文学性诠释特色。第一章论述了《文选》诠释的四个阶段。第二、三章研究了《文选》诠释的单一性与复合性两大诠释体系。第四章先后对历代《文选》诠释中的基础性诠释体式、文学性诠释体式、考辨订补类诠释体式及它们的诠释功效进行了研究。第五、六章研究历代《文选》诠释中的文献诠释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文选》文献诠释中已被学者归纳出的几种主要诠释方法进行研究;另一类是对《文选》文献诠释中发现的几类尚未得到详细论证的诠释方法给予揭示。第七、八章研究历代《文选》文学诠释,着重对以评点类为主的文学性诠释方法进行研究,包括艺术手法分析、艺术风格评析、佳词丽句评析及圈点、较量同异、《文选》诗文的重新删选及编排、杂议等。总而言之,该著不仅仅是对《文选》诠释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中国文学诠释的特点以及独特之处。

该著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首次以专题形式对历代《文选》诠释情况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与论述,分别对《文选》诠释体系、诠释体式、文献诠释、文学诠释等几个方面给予梳理讨论。通过对历代《文选》诠释著作的梳理,按照其诠释成果及特色,将历代选学诠释分为三个分期,从而便于对整个《文选》诠释的宏观把握,对全面了解和把握《文选》诠释概况提供了方便。二是该著将历代《文选》诠释的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五个体系。四个阶段即隋唐时期基础性诠释阶段、宋元时期文学性诠释蕴育阶段、明朝文学性诠释阶段、清朝考据类诠释兴盛阶段。五个体系为单一性诠释体系包括《文选》正文诠释体系、李善注《文选》诠释体系、六臣注《文选》诠释体系三个小体系,复合性诠释体系包括《文选》正文及李善注诠释体系、《文选》正文及六臣注诠释体系两个小体系。三是该著详述了几类前人没有论述过的文献诠释方法,如节略为注法、分类编纂法、汇证法,并着重对汇证法在清代《文选》诠释著作中的不同表现进行详细论述。对选学中文学性诠释,尤其是对明评点著作中文学性诠释分析归纳,展现了中国诠释的多样性。四是依据传统训诂学和注释学理论,对《文选》诠释这一古老的传统学术进行研究。宏观概括与典型分析相结合,学术探讨与历史追寻相结合,展现了《文选》诠释各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轨迹,为中国文学诠释学研究提供了具体依据。

除此以外,作者在梳理纷繁众多的《文选》诠释文献方面,用功颇深。首先,作者以诠释层次的方式对历代《文选》诠释著作进行梳理,按照所据文本将其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多次文献,并交代清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使纷繁的《文选》诠释著作之间的关系得以理清;其次,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对历代《文选》诠释文献的诠释体式与诠释方面进行总结,通过对《文选》在不同时期的诠释成果进行梳理,展现《文选》诠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从而在横向上对《文选》诠释特色进行总结和分析;再次,作者擅于从唐宋明清等学者的笔记、著述中搜集关于《文选》诠释的零星灼见,研究他们对《文选》诠释的评价、考证、贡献,从而更真切地考察每个时代《文选》诠释研究的现状、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通过对历代《文选》诠释著作的耙梳,对《文选》诠释中存在的其他有争议的主要问题加以汇总,并力所能及地对其进行了条梳、考辨。

正如冯浩菲先生在序中所言,该著“开拓了选学研究的新领域,创通了体例,创用了相关术语,对选学发展具有推动意义。因此,该书是中国选学史上一部有用的著作,为他人研读选学、研究文学作品的诠释提供了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选学体式历代
对当代诗词体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初中“选学”内容的实践与反思
六言绝句体式概说
绝句体式多变化
新诗选本、 诗歌传播与当代“选学”
律诗篇法体式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中国历代军队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