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2010-08-15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越凤

支部建设 2010年24期
关键词:自律性学习型学习者

■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越凤

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越凤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应坚持运用好已有的组织学习的有效做法,同时应结合新的实际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法。在中组部下发的《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推行干部自主选学”就是“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和深受干部欢迎的新方法之一,目前已在一些省份试点并推广。

所谓“自主选学”,是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型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由培训机构根据干部培训主管部门的要求、工作需要和学员需求,提供“菜单”式的培训内容和课程,由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兴趣、时间等,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这种培训学习方式,是遵循学习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因为学习是主体认识和把握客观存在及其规律的能动的反映过程。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的主体、客体和学习活动的结果三个基本要素。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并外化为行为变化的活动。为此,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

在干部的培训学习中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有利于干部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利于组织合理安排干部学习时间,妥善解决工学矛盾;有利于培训机构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对于打造开放式、规范化和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行干部自主选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推行干部自主选学要坚持实事求是,避免新的“一刀切”“齐步走”

学习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干部培训中的自主选学只是其中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是针对干部培训中“一刀切”式的教学内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习者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行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新的培训方法。它比传统方法更多地赋予了学习者选择权、评定权和自律性,对培训机构及主讲者提出了更高的、优胜劣汰的要求。自主选学学习模式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训教育机构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和空间。为此,自主选学必须以学习者具备“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为前提,必须以培训机构及主讲者有能力提供丰富的、较为全面的、适合干部工作学习需要的“可选大餐”,达到培训资源相对高端化、培训方式高效化、培训时间合理化为前提。但在工作实际中,在基层推行干部自主选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条件制约,越往基层,培训资源越缺乏,可供选择度越低。据此,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整合资源、逐步创造条件推广干部自主选学。切不可“一刀切”、“齐步走”,盲目凑数“上菜”,导致“点了餐”吃不饱、吃不好的结果。

二、推行干部自主选学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注重体现组织要求

科学的路线、方针形成以后,要通过学习被大家接受,然后才能转为实践。推动这个过程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学习培训中,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对较为抽象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有的认为理论学习是“空对空”,业务学习或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的学习才是“实打实”。然而,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为此,推行干部自主选学,必须以保证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为前提。另一方面,自主选学既要考虑干部自身需求、岗位需要,更要考虑组织需要。组织需求要体现党和国家对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岗位需求应体现由于岗位不同而产生的学习需求;个人发展需求则应体现由于学习者个人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不同而产生的学习需求。必须发挥好组织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选项由组织设定,在规定范围内自选。不能独行其事“自由选学”,想选什么选什么;也不能“自动选学”,想选就选,不想选就不选。

三、推行干部自主选学要努力创造主、客观条件,提高选择程度

主观认识是干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和机构对干部自主选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干部对自主选学的愿意程度和自信心。解决主观认识的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自主选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教育培训机构的各个环节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培训机构的各个环节以及学习者本身在主观上进行观念的更新。

自主选学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能够供给学习者自由选择的学习材料、活动场所、学习方式和手段等硬件设施。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达到自主选学的重要物质条件。可以说,在自主选学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活动方式、学习进度都可能不一样。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首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充足、灵活的学习场所。现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各个教育层次都提倡建立自学中心,在自学中心,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资料、媒体和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考虑借鉴一些好的做法,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载体,不因循于传统方法,不断探索新方法、完善路径、拓展阵地,进一步为自主选学提供更多便捷、有效的途径。

四、推行干部自主选学要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自律性,提高学习的内生动力

自主选学在给予学习者较大自主权的同时,也附带更大责任和要求。自主选学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者要具备明确自身需要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评估学习效果、调整态度和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要具有“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自立性”指学习者要有独有的心理认知结构和学习潜能;“自为性”即学习者将学习纳入自己的生活结构之中,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自律性”即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它在认识域中表现为自觉地学习,在行为域中则表现为主动和积极。“自主选学”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三个基本特征说明了:学习者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导和完成的。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内生动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决定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效。为此,推行干部自主选学,必须提高干部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千方百计激发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朱熹曾说:“百学须先立志”。干部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想学、善学、恒学,才会在自主选学中主动“选”好,认真“学”好,达到自主选学的目标。

五、推行干部自主选学要有机制保障,方可落实、见效

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学习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高度重视机制保障。自主选学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依靠机制来调动组织者、承训者、学习者的积极性,为自主选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制度化的空间和舞台。一要有职责分明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总抓、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受训单位支持的齐抓共管领导机制。二要有共享共用的资源机制。通过组织部门遴选,选择优质的培训机构参与干部培训,实现培训机构的资源共享;通过竞标,确定培训项目和培训专题的主讲人,实现培训教师的资源共享;通过自主选课,学员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实现培训学员的资源共享。三要有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组织部门做好培训课程、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人员的部署安排;承训部门做好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工作安排;学员所在单位做好与培训主管部门、培训机构以及参训学员的沟通服务工作。形成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干部教育培训联动机制。四要有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参训学员的培训情况进行登记考核;对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和反馈;对培训机构的承训工作进行科学评估。

猜你喜欢

自律性学习型学习者
心理诊所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