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理脾胃施护法在胸痹护理中的应用

2013-02-14

天津护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低脂护法病室

王 晶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胸痹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1]。所以提高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水平非常重要。调理脾胃施护法是从导致胸阳痹阻的根本——脾胃功能失调入手,温中益气,健脾利湿而采取的护理手段。临床具体采用气虚不运者,当健脾胃、补中气,中气盛则中气自旺;血亏不荣者,当调脾胃、助运化,脾运健则营血自丰;湿薀者,当芳香化浊,湿祛则胸阳自展;痰阻者,当健脾化痰,痰消则血脉自通;中焦虚寒者,当温中散寒,寒散则阳气自运,营血畅行。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胸痹患者共244例,年龄45~93岁。病程2~25年。其中冠状动脉综合征19例,慢性心衰79例,心肌梗死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7例。以上诊断均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

2 调理脾胃施护法

根据胸痹的不同证型采用辨证施护,但均以调理脾胃施护法为核心。

2.1 宗气不足,健运中气

2.1.1 症状 本组54例,多表现为胸痹隐隐作痛,时发时止,心悸气短,动则喘憋,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易出汗,面色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两寸尤甚,或见结代,兼有失眠多梦,腹胀脘闷,瘀血阻络者舌暗有瘀点。

2.1.2 护理 一般护理予卧床休息,氧气吸入,低脂低盐饮食,中药早晚分服。调理脾胃施护法指导患者:中药汤剂文火久煎,少量多次温服;饮食多食健脾益气的食品如:山药、南瓜、葡萄、龙眼、大枣等煮成粥食用,以软、烂、温热、少量多餐为原则,忌辛辣、烟酒、肥甘之品;病室温暖注意防寒,避免嘈杂、闷热;不要思虑过度,护士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和处理疾病,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接受和参与治疗和护理,常采用贪心问病法、劝说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顺情从欲法、以情胜情法护理;中医传统疗法;针刺(气海、关元、足三里)或耳穴埋豆(脾、三焦、神门)。

2.2 血不养心,调补脾胃

2.2.1 症状 本组40例,多因营养亏虚则脉道不充,血行滞涩,常见胸部隐隐刺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夜来失眠,唇甲色淡,舌淡红或淡暗,苔薄白,脉细若涩滞,或结代。本症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是血不养心而致,其胸部刺痛、胸闷、舌暗滞有瘀点、脉涩等瘀象,乃营血亏虚。血少不运而致脉道滞涩不通,故治疗上应养血以行血,调脾胃,兹化源。

2.2.2 护理 一般护理予卧床,氧气吸入,低脂低盐饮食,中药汤剂早晚分服。调理脾胃施护法指导患者:血不养心乃营血亏虚,调脾胃兹化源是护理重点,病室温湿适宜,通风良好,饮食用补法以清淡、细软易消化的血肉有情之品为主,如:桂圆、莲子、黑白木耳、鸭、藕粉、荔枝肉末菜泥等。不宜吃耗气损津,腻滞难化的食物如:肥肉、脂肪、动物内脏、乳酪等,不宜食后即睡和剧烈运动,平日应劳逸结合,适量活动更有利于气血畅通。积极与患者互动,创造和谐氛围,使患者情志舒畅。

2.3 湿浊蕴结,芳化醒脾

2.3.1 症状 本组28例,多因湿邪弥漫,易阻气机而见胸部闷痛,阴雨天加重,脘痞纳呆,口粘恶心,头晕沉重,便软不爽,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

2.3.2 护理 一般护理予卧床,氧气吸入,低脂低盐饮食,中药汤剂早晚分服。调理脾胃施护法指导患者:脾主运化水湿,祛湿必先醒脾运脾,护理原则为通阳豁痰。中药不宜久煎以免芳香药成分挥发,中药频服,恶心时可以口含生姜;病室安静向阳,不易潮湿,相对湿度<50%为宜。饮食以通阳泄浊为原则,多食健脾燥湿化痰之品如:薏苡仁粥、莲子粥、赤豆配鲫鱼、陈皮、扁豆以起到化痰开窍之功。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酒,少食甜食和肥甘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做到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以免损伤脾胃,助湿生痰加速病情发展。平时可食橘子、萝卜、绿豆、丝瓜。减少痰浊内生。适当休息和活动,以增强体力,改善脏腑功能,以助气行血。

2.4 痰浊痹阻,化痰宣痹

2.4.1 症状 本组59例,痰浊痹阻之胸痹,以胸部窒闷而痛为特点,或胸闷彻背,背痛彻心,心中痞气,胸满咳喘,痰黏不爽,肢体酸楚,沉闷乏力,舌淡暗苔白腻,脉沉伏或弦滑,为胸阳阻闭不通所致。

2.4.2 护理 一般护理予绝对卧床,氧气吸入,低脂低盐饮食,中药汤剂早晚分服。调理脾胃施护法护理以开痹通阳、健脾运中之法,调补脾胃,杜痰湿滋生,故宗气旺盛之本,中气健运,生化之源不绝,则痰浊湿邪不生是护理重点。饮食清淡易消化的补脾益胃的补益食品如:饴糖、鸡内金、鸡蛋、瘦肉、牛奶、杏仁、冬瓜籽、梨、橘、动物胆等,以助消痰湿;还可以食用苡米、莲子粥以健脾杜绝生痰之源。少食过甜食物,以免助湿生痰。忌生冷、油腻、肥甘、辛辣和食入过多;中药饭前1 h温服;病室温暖、通风,注意休息。药物贴穴引痰浊下行:蓖麻子3~5粒捣碎,贴入双足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

2.5 寒气上逆,温中散寒

2.5.1 症状 本组63例,多因中阳虚衰,阴寒内盛,上逆心胸多见于脾胃阳虚之人,又感外寒。症见卒然心痛如绞,形寒肢冷甚则冷汗出,短气心悸,或兼见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说明五脏虚损,寒邪入侵,皆可导致胸痹发生。但其发病亦可按三焦辨证,上焦心肺阳虚寒侵者可引起,下焦肝肾阳衰寒厥者可诱发,中焦脾胃虚寒者亦可造成此症。

2.5.2 护理 一般护理予卧床,氧气吸入,低脂低盐饮食,中药汤剂早晚分服。调理脾胃施护法以温阳散寒之护理重点。饮食可使用大枣、龙眼、牛奶、鸡蛋、鳝鱼,常饮生姜红糖茶,禁食生冷瓜果等寒凉之品,病室温暖、向阳、注意保暖,不要思虑过度,中药热服,服后宜加盖被或热饮以助汗出。

3 小结

胸痹之病因甚繁,证情各异,不宜固守一端而概以活血化瘀法论治,应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经14天治疗与护理,本组患者显效76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138例(症状减轻,S—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或T波平坦变为直立);无效30例(症状及心电图同治疗前)。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各部都必须通过脾胃及其经脉的作用,而获得后天的营养,始能精力充沛、机体健康。若脾胃一衰,则百脉失养,诸病丛生。由此可知,心肺虽居上焦,实赖脾胃之健运,脾胃为宗气之源。护理方面,病室温湿度强调空气流通湿度不宜>50%;劳逸结合有利于气血条达;情志护理强调不要思虑过度,否则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失常,所以思要有节制,能为者则为之,不能为者即舍之,强求者,常常枉费心神;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的调理脾胃饮食,即食疗,但饮食均不宜太过寒凉和饮食过度伤及脾胃。有别于胸痹的一般护理,不分证型一律卧床、氧气吸入、低盐低脂饮食、注意保暖。这样对于虚证需要补之保暖,湿症利湿痰浊化痰温湿度不宜太高的护理不能区分开来,不利于疾病好转。

〔1〕胡大一,丁荣晶.关注心血管病患者精神心理卫生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2):1-2.

〔2〕华中健.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9-43.

猜你喜欢

低脂护法病室
武林盟主
菊粉添加量对低脂羊肉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
全球无负担餐桌
试论《第六病室》中的隐喻性
低脂无糖酸奶的研制
“低脂”未必健康
教主贵姓(十一)
教主贵姓(三)
教主贵姓(四)
接地气的契诃夫与他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