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经济“弱复苏”

2013-02-12程旭曾洪萍曾勇李太后

中国西部 2013年16期
关键词:四川省工业消费

文/ 程旭 曾洪萍 曾勇 李太后

作者:

程 旭 经济师,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曾洪萍 经济师,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曾 勇 经济师,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李太后 经济师,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一季度的经济开局对全年经济走势有重要影响。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及时准确地研判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特点,把握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和基本态势,明确工作方向,优化工作举措,对于推动四川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一季度全球经济环境整体有所改善,主要经济体表现持续分化,美国经济复苏继续领先于欧元区和日本,塞浦路斯危机爆发表明欧债危机进入漫长的尾部风险期,亚洲主要新兴经济体实现温和增长。展望二季度,全球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的复苏态势将会持续,通胀压力减轻,主要经济体央行将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一季度德国重返增长,法国继续收缩,意大利仍深陷衰退,英国可能避免三度探底实现微弱增长。日本在激进的新经济政策刺激下,经济呈现触底回升态势,2月份日本经常项目实现顺差,结束之前连续3个月逆差格局,3月份制造业PMI进入扩张区域。韩国、印度、巴西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实现温和增长,GDP季环比增速明显改善。

国内经济环境与趋势分析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较去年四季度的7.9%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低于普遍预期的8%,但从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复苏仍然是主要趋势。

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势头。从近期各类先行指标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的势头。目前大部分先行指标呈上升态势,4月PMI为50.6%,虽较3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已连续7个月位于荣枯线50%之上,表明制造业整体扩张趋势延续。人民银行最新企业季度调查也显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也达到了一年高点68%,显示企业家和银行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一季度CPI和PPI低于预期有利于央行实施更积极的货币政策,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有助于二季度启动投资等。此外,由基建投资带来的固定投资增长将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出口增速回归常态温和增长。一季度430.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大幅高于去年同期2.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显示部分境外热钱正通过对外贸易的途径流入,一季度出口超预期增长带有一定程度“虚假贸易”特征。美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延续复苏,出口相比去年将有所好转,但由于全球经济回升依然温和,而国内出口企业面临的要素成本压力难以根本缓解,出口价格竞争优势将逐步削弱,出口份额提升幅度将明显下降。据商务部调查,3月份认为外需不振影响出口的企业仍高达77%,认为成本上升影响出口的企业55.7%。此外,随着国家加强对资本流入监管,一季度以后“热钱”等因素对出口的扰动可能明显下降,未来出口增速将回归常态,温和增长。

通胀水平仍将处于可控低位。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远低于2月份6%的涨幅,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的回落是CPI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变化来看,在猪肉价格下降、蔬菜进入供给旺季,以及H7N9禽流感扩散导致蛋及禽肉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二季度通胀水平将继续保持在相对低位。

消费增长继续缓中趋稳。今年以来,国家反腐与提倡节俭进入常态化后,对高档餐饮与高档商品消费的短期冲击较大。一季度消费增速回落主要受制于高端消费的回落,这一影响在二季度仍将持续,同时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同比增速的回落也显示出消费需求的下降。随着高端消费行业的积极转型发展,其对整个消费增长的负面影响程度将有所减弱,预计二季度消费增速将小幅回升。

一季度四川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季度经济开局对全年经济走势有重要影响。四川省一季度经济增长与全国相比,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与四川省自身相比,增速明显放缓,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三次产业增速均有所放缓,工业增速下滑明显,投资增速高位趋缓,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传统热点消费出现较大波动。

受全国经济走势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具有一定惯性。一季度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综合分析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一是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去年一季度13.1%的GDP增速是去年全年的最高点,相应垫高了今年一季度增长的基数;二是受全国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去年一季度后全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与全国一样,四川省经济增速也出现同步减缓。但较之于全国走势不同的是,四川省经济呈现高开低走的局面,而全国则呈现反弹企稳走势,主要还是在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对四川省影响的滞后效应;三是短期需求波动影响较大,并与总体走势形成叠加效应。四川省主要是内向型经济,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消费都易受到国内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在总体需求动力有所减弱的背景下,我省消费未能有效发挥“稳定器”的作用,从去年一季度的16.7%下滑至今年一季度的13.5%,五个季度共下滑3.2个百分点,对整体经济增长也造成了影响。

受终端需求下滑影响,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受拖累。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4.3个百分点,严重拖累了一季度的经济稳定增长。当前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川省工业产品主要是内销型,易受国内市场需求的影响。重工业方面,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多晶硅及光伏等行业持续低迷,钢铁行业产值增长1.3%,装备制造业产值仅增长8%,而有色行业负增长5.6%。轻工业方面,四川省以白酒和精茶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出现了较大降幅,如高端白酒和高档茶叶消费出现了近30%的下降。在短期需求波动的影响下,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较大,未来需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投资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当前投资高位趋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投资的逐步退出。近年来四川省投资一直保持高于全国、西部领先的水平,主要源于灾后重建和国家四万亿刺激计划政策双叠加所带来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而随着政策的逐步退出,四川省投资的高位增长态势开始趋缓,投资增速开始从去年一季度逐步放缓。二是工业投资增速走低影响投资整体速度。受国家对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调整影响,全国工业投资出现普遍下滑。由于四川省工业结构过于重型化,在同样的宏观政策调整背景下,受到的冲击明显更大。行业利润较低,企业重新投资的意愿不强,影响了资金向工业投入。

全球GDP增长率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转变传统工业企业粗放式的生产加工模式,走精细化发展道路……

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高度重视宏观经济运行,尽快扭转经济放缓局面

针对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密切关注,高度重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速趋缓可能对四川省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有力措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避免当前经济增速趋缓对我省年度发展目标的影响。二是要坚定信心,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应充分看到,四川省经济发展与全国存在着阶段性差异,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四川省经济仍然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对策措施的针对性。

引导各地立足自身实际,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趋势,要加强对全省经济工作的指导,推动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各市州争先发展,但也要确定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目标不应定得过高,适当留有余地,尽量与各自“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二是引导各市州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抓住四川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消化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2013年一季度四川与全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对比 %

采取各种有力举措,促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针对一季度投资增速高位趋缓的态势,省级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全省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加强上下部门间的协调互动,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续建、在建、新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积极落实全国“两会”期间与国家有关部委的会谈成果,加快推进川藏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以及雅康高速、汶马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进入国家计划盘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超前谋划和储备一批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利用成都《财富》全球论坛、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和第十四届西博会等重大活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深入分析芦山地震对我省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等方面的影响,积极有序加快推进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当前四川省工业经济运行困难,既有国际国内环境因素,也有我省工业自身结构和企业竞争能力等问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转变传统工业企业粗放式的生产加工模式,走精细化发展道路;大力帮扶困难行业和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等重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拓中低端大众消费市场,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扭亏为盈;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和存量资产的盘活;在不影响过剩产能调整的情况下有效扩大工业重点项目投资需求,做好电力、燃油等工业生产要素保障工作,确保工业经济有效运行。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挖掘消费新增长点

今年以来,国家不断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要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挂钩,更加注重收入的提高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四川省应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取向,在居民收入提高和刺激消费增长方面多谋思路:

2012年一季度——2013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

2013年一季度西部部分省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

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就业工作,并结合物价指数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方案,努力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

积极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规模化特色种养殖业,并逐步提高征地农民的补偿水平,全方位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切实让城乡居民有钱花、能花钱、敢花钱。

努力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有效区分奢侈浪费和合理消费的关系,在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消费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大众消费和理性消费。并积极引导餐饮、住宿等服务机构和企业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向,主动开拓大众消费市场。

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会展等消费热点,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确保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四川省工业消费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40年消费流变
工业人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新消费ABC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