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3-02-01赵智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0期
关键词:帕酮复律室上性

赵智宇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赵智宇

目的 观测并分析普罗帕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成效。方法 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患者被任意的分成A、B两组。A组用ATP静脉注射复律, B组用普罗帕酮(心律平)静脉注射复律。结果 ATP复律成功率81%, 普罗帕酮复律成功治愈的患者占93%。不良反应较ATP少。结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平稳, 有效、普罗帕酮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有价值推广应用。

普罗帕酮;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观察

折返环路位于希氏束分支以下或者冲动形成部位的一组阵发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也就是指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它属于内科中的心律失常, 对药物反应情况很好。也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 普罗帕酮(心律平)应用于PSVT的治疗,与其它药物相比较好。主动性异位心律也就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是从希氏束分支以上部位开始的, 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常见类型, 多数都是由折返激动造成的。并且产生时症状与心动过速所致血流动力功能障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也就是在于发作时心室率持续时间与快速的程度, 重症患者表现为心绞痛、晕厥更严重可能会导致休克、心力衰竭、猝死。轻症患者的表现就不同了, 有焦虑不安、心悸、晕眩表现属于轻度症状的患者, 现将2010年4~2012年10月应用心律平治疗PSUT 31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3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为QRS波群正常(<100 ms)。任意分成A、B两组。B组为治疗组16例, 病程4 d~6年, 年龄20~40岁, 其中男性4例, 女性12例。A组为对照组16例, 病程1 d~5年, 年龄在18~50岁之间,其中女性6例, 男性10例。

1.2 治疗方法 30 min内不复律者追加普罗帕酮70 mg, 自第1次或第2次给药起30 min内复律者为有效。B组用普罗帕酮70 mg加26%葡萄糖20 ml稀释, 于5~10 min静脉滴注完。A组用ATP 20~30 mg, 自给药起5 min内复律者为有效。5~10 min内静脉滴注完, 任意患者均用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QRS波群<100 ms, 正常心电监护, 测量治疗前后吸氧、血压、建立静脉通道, 记录终止心动过速时间以及开始用药剂量, 用药时间, 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主观症状如头晕、心悸、窒息感、胸闷、恶心等要进行观察记录, 以及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客观体征, 以统计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病情观察

1.3.1 心律观察 心律、心率表现动态变化的过程指的是使用普罗帕酮复律的过程, 在用药的时候, 一边推注一边观察心电监护仪, 当心室率大幅度下降, 降低推注速度可以对患者主诉心前区不适时起到作用, 停止推注药物的标志是当心律转为窦性, 观察5~10 min。

1.3.2 血压观察 使用普罗帕酮时, 依照血压调整推注速度, 每15分钟监测血压1次。室上速发病时, 一种情况是普罗帕酮常在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时, 静脉注射时可突然发生限制心肌收缩力, 造成低血压甚至休克。而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心室率比正常的要快, 血压下降是由于心排血量减少造成的, 持续时间过长, 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

1.3.3 副作用的观察 普罗帕酮有轻度的钙离子通道阻滞以及α受体阻滞作用, 可产生如窦性静止、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窦性心律失常, 当成功的复律后, 为了能够降低其副作用, 要马上停止静脉推注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在心脏原有疾病的基础上, 还可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在心律复转时也可引起呕吐、恶心[1]。

2 结果

2.1 疗效 A组复律时间为4~10 min, 大于69 mg占38%,而小于69 mg占62%。B组复律时间为7~60 min, 复律成功的人数占总数的93%。

2.2 安全性使用 复律后可以通过心电图观测到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情况下是在5~10 min内逐渐减轻甚至会消失。ATP患者都会有副作用, 例如头胀、头晕、胸闷、手麻、面部潮红等现象。

3 讨论

普罗帕酮具有较强的膜稳定作用, 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也有轻度的α受体阻滞及钙通道阻滞作用。明显遏制细胞膜的钠通道和钙通道是主要药理机制, 抑制慢钙内流以及快钠内流, 减少心肌的自律性, 有时静脉推注普罗帕酮时也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多数出现在年龄高于55岁的人群, 特别是左室功能不好的, 肾功衰退、心脏窦房结退行性变、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以受用药剂量比较大、注药速度有些快等状况影响。因此, 在心电监护下用药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循序渐进, 也就是开始先小剂量, 一点点的增加药量, 认真观察症状、心电图变化以及体征, 预防与负性肌力药物在一起用, 过程中要提前预备好抢救物品还有一些必要的药品。据报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以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电生理机制以及传导径路的一组心律失常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大多属阵发性, 抑制其传导。减慢心率发生率均为10%~30%。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相对很少, 胃肠道症状则是其主要不良反应, 如呕吐、恶心、口干、便秘、纳差、味觉改变和腹部不适等, 胃肠道反应大多轻微, 且具自限性, 对于以后的治疗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最近几年来, 很多临床实验数据说明, 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以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心房纤颤治疗效果十分的明显, 在临床推广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药品来源广泛, 价格合情合理, 可作为第一线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

[1] 阿衣古丽买买提.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炎62例临床分析.医学新知·综合版, 2012(3):69.

130021 长春, 吉林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帕酮复律室上性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临床分析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