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增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

2013-02-01王艳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比喻

王艳芬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增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

王艳芬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利用多元化方式,通过抓好绪论课的兴趣激发、加强教学生动性、注重结合临床案例等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启发式教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103

作者:王艳芬,微生物学方向硕士,助教,任教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

医学微生物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本门课程的内容虽然不深奥,但所研究的对象体积微小、种类繁多,其内容庞杂,需要记忆的知点多,缺乏系统性。学生往往感觉枯燥乏味,难学难记,产生厌学情绪。鉴于此,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微生物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增强。

1 抓好绪论课的兴趣激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在学生初次接触本门课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其能否学好微生物学的关键[1]。学生往往对来自生活的知识兴趣较高,笔者首先以一系列生活实例出发,提出疑问,如为什么要注意饭前洗手、勤晒衣被?食物为什么会腐败?SARS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脚气”?酸奶是怎么得来的?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学生不仅掌握了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概念,而且急切地想要探索更多关于微生物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提问非常活跃:如何防止食物变质?如何避免染上“脚气”?人体中真有很多微生物吗?绝大多数的人为什么没有患上“微生物病”?通过以上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2 加强教学的生动性

比喻、拟人、口诀等方式的灵活运用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例如,在讲细菌的结构时,把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关系比喻为自行车外胎和内胎的关系;在学习消毒与灭菌时,把间歇灭菌法比喻为人类与芽孢之间的斗智斗勇,而芽孢最后陷入人类设置的陷阱;讲细菌感染的结局时,把病原菌的致病性与机体的免疫形象地比喻为两军对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特性拟人化为馋(营养要求极高)、懒(生长速度极慢)、丑(菌落极粗糙)3个字;把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概括:热(发热)、汗(盗汗)、美(面部潮红);讲到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时,将其临床症状比喻为醉酒面容(面红、颈红以及上胸部潮红);编制口诀来描述破伤风芽胞梭菌的生物学性状:细长杆菌周鞭毛,幼龄活跃地运动,革兰阳性鼓棰样,端生芽孢不能忘……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有感染力的语言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注重结合临床案例

微生物各论部分易于理解但容易混淆,难以记忆,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自学指导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基本结构是“以病说菌”,即:首先用临床病例引入,激发学生求解欲望,然后巧设疑问,引入相关的病原微生物,之后让学生带着悬念阅读教材,有目的地进行自学。最后以病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出病因,拟定治疗方案,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并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防治等知识有机融合,“零距离”对接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4 利用实验课增强理论课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很多实验课和理论课在时间上不衔接,学生印象不深刻。笔者把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安排到实验课上详细讲解,形成一种师生讲、看、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达到传授理论时能够联系实、,指导实践时又有理论支持的良好效果。比如“消毒与灭菌”与“外界因素对细菌分布的影响”,这两部分如果放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上分别学习,具有时间衔接不当、授课内容重复太多的弊端。笔者通过理论和实验同时进行的方式,不仅缓解了教学时数不足的难题,并且通过“迫使”学生主动思考的方式,培养了其创新能力。

5 重视归纳总结

针对病原微生物学各论部分内容散杂的情况,引导学生将类同的知识进行横向比较和归纳。如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细菌有哪些?以侵袭力和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细菌有哪些?以侵袭力和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细菌有哪些?在预防和治疗这些病原菌引起的疾病时可采取哪些方法?注意哪些事项?通过比较归纳法,在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

6 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

学习是人类主动获取、整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以启发式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综合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如在流感病毒一节,首先出示问题:为什么人一生中大多会感冒很多次?甲型H1N1流感为什么容易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然后适时提出递进式问题: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其变异的本质是什么?其变异与流行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围绕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必要时教师指导总结。启发式教学在促使学生寻求知识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其学习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无比优势。

7 将课堂结尾的“句号”变为“问号”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来结束课堂,“诱导”学生主动探究相关内容。比如在讲授细菌致病性一节时,以下面的问题结尾:我们知道了外毒素经处理可制成类毒素,类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你知道类毒素和抗毒素在医疗实践上有何应用吗?急于知道答案的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查阅资料。通过变“句号”为“问号”的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性。

此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直观、交互性好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传统教学。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姚红,郝素珍.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3)∶227-229.

[2]谢涛.如何在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4)∶484-485.

[3]郭润芳,等.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核心,积极开展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119-122.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Wang Yanfen

The us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rai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nitiative, and fully develop their overall qualities and ability to innovate,and 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The following methods can be flexibly employed: stimulate interes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lesson;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vivid; adopt clinical case teaching method, etc.

med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course; heuristic teaching

G642.4

B

1671-489X(2013)12-0103-02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实验课比喻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比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比喻最爱
“自由”的实验课
什么是比喻
上实验课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