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普通话对南通方言的影响

2013-02-01徐衡王飞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读音南通普通话

徐衡 王飞燕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2

浅议普通话对南通方言的影响

徐衡 王飞燕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2

简要介绍南通方言的起源,分析南通方言的语音、词汇和结构特点,并通过具体事例阐述普通话对南通方言词汇、发音和句子结构方面的影响。

南通方言;普通话;语音;词汇

南通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包括海安、如东、如皋、通州、海门、启东等6个县级市。所以广义的南通话包括南通地区的南通话、如皋话、通东话、启海话等4个方言小片,而狭义的南通话仅指今南通市区、通州市西部一带的语言。本文中的南通方言仅指狭义的南通话。由于地处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交汇处,再加上种种历史原因,因此,如今的南通方言既具有北方方言的特征,又表现出吴方言的某些特征,既接近吴方言,但又不具备吴方言的突出特征,词汇又基本属于江淮方言。同时,由于发音独特难懂,南通方言仅仅在南通市区这一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地域流通。目前,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普通话对南通方言特别是青年人所讲的南通方言,在词汇、发音、句子结构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 南通方言的特点

1.1 词汇来源特点

作为历史上有记载的公元4世纪永嘉之乱北人南迁后的犯人流放地,南通方言将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特点集于一体,拥有大量吴方言词和江淮官话词汇。并且南通的地理位置相对而言比较偏僻,导致南通长期与外界隔绝,所以南通方言里还有大量的独特的南通方言词汇。

1)吴方言特征词。南通方言中的吴方言词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历史上传入的吴方言,这些词现在已经频繁使用于日常生活,如渳(小口少量地喝)、促狭(调皮捣蛋,坏,狡猾)、嚼蛆(啰嗦,话多)等;另一种是近现代随着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从吴语言区传入南通方言区的,这些词数量少,流行范围不广,如该(欠,亏欠)、来事(有本领,有才能)。

2)江淮方言词。南通方言中的江淮方言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儿化词,如猫儿(猫)、伢儿(孩子)、勺儿(勺子)、牌儿(牌)、盘儿(轮子)等。另外一部分则是江淮方言人称词,如娘娘(姑姑)等。

3)南通方言特有词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南通方言还有一些特有的词汇,如泥河(那里)、神尼(什么)、维嗲嗲(外公)、百百(叔叔)、净刊(脖子)等。这些词汇的起源很多,已经不可考了。

1.2 读音特点

南通方言读音独特,与江淮方言、北方方言的差别都很大,甚至其周围六县区的人都基本听不懂南通方言。

1)声母特点。南通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从声母上来说,南通方言有17个声母同普通话相同或相近,分别是b/p/m/f/d/t/n/l/g/k/h/j/q/x/z/c/s,当然具体发音稍有不同;但是,南通方言中没有翘舌音,即没有zh/ch/sh/r这四个声母;另外,在南通方言中,送气音声母和不送气音声母存在混淆现象,如b/p、d/j/q不分。

2)韵母特点。南通方言简化了许多汉语拼音中韵母的发音,如汉语拼音中的ia/ua及大部分的a音,在南通方言里发o音,如“拿”这个字在南通方言里不发为/na/而是发为/no/;同理,汉语拼音中的ai/uai/ue和部分ia/ie/e音在南通方言中发a音。另外,南通方言中的前后鼻音与普通话里的前后鼻音是相反的,这也是许多南通人说普通话不标准的标志之一。

3)声调特点。从声调上来说,南通方言有7个声调,分别是阴平(21)、阳平(35)、上声(55)、阴去(42)、阳去(213)、阴入(42)、阳入(55);而现在的普通话只有阴平(55)、阳平(35)、上声(215)、去声(51)四声。

1.3 句子结构特点

南通方言的句子结构和普通话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可以用南通方言把现代汉语读本逐字逐句地读出来。此外,南通方言还保留大量古汉语的发音和结构,因此,还可以用南通方言将古代文学作品琅琅上口地读出来。

2 普通话对南通方言的影响

2.1 普通话对南通方言词汇的影响

任何一门活的语言其词汇必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南通方言里也多了许多新鲜的、具有时代特点的词汇,如“笔记本”“和谐社会”“两会”“世博会”“光盘”等,所有新涌现的词在南通方言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方言词。

2.2 普通话对南通方言读音的影响

相对于词汇对于南通方言的影响而言,普通话对于南通方言读音上的影响更大,毕竟,词汇的流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而读音则不一样,有些读音的影响可以说改变了南通方言多年的传承。具体而言,普通话对南通方言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全替代原南通方言的发音。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的影响,南通方言里一些原本有的词汇的发音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大”这个词,本来读/ta/,但是现在基本都读/do/了,如果还有谁读/ta/,就会被认为是“乡下人”“老土”。同样的还有如“鸡腿”的“腿”,原先读/ta/,现在读/te/;“缸豆”的“缸”,原先读/jian/,现在则读做/gong/;等等。这些词汇本来方言中都有相应的发音,但是由于普通话的影响,渐渐都偏向普通话的发音了。这种影响是很显然的,如现在的年轻人未必能完全听懂八九十岁的南通老人所讲的南通方言。而这种影响还在继续,如“电视剧”这个词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出现的词,它并不属于南通方言中的老词汇,而“剧”这个词是有的,应读做/qiao/,因此它的发音应该按照对应的普通话发音分别读做/ti//si//qiao/;但是由于“剧”的普通话读做/ju/,因此许多90后都把这个字读成/ju/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老式发音的人会越来越少,而受到普通话发音影响的人会越来越多。

2)借代发音。借代发音主要出现在新生词汇中,即要读出原本南通方言中没有的词汇,而这个词的同音词在南通方言中又恰巧存在,那么就可以借助这个同音词的发音将这个新词读出来。例如,“和谐”对于南通方言而言就是一个新词,其中“和”的发音是有的,但是这个“谐”并不存在,那么这个字又该如何发音呢?由于在普通话里“谐”和“鞋”都是同音词,而“鞋”在南通方言中读做/ha/,因此可以推导出“和谐”的南通方言读音/hu//ha/。

3)原发音与普通话发音并存。普通话对南通方言读音影响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即这个词可以这么读,也可以那么读,其实也就是原南通方言和普通话发音并存的现象。暂时这两种发音还没有分出强弱,普通话的发音还没有能取代原南通方言的发音,所以就出现并存的现象。例如,“学”这个字,原南通方言应发为/huo/,普通话发音应为/xiao/,现在在南通方言里这两者都存在,“上学”读/suo//huo/,而“学校”则读做/xiao//xie/,“学习”则既可读/huo//qi/,也可读/xiao//qi/。

2.3 普通话对南通方言句子结构的影响

和词汇及发音比起来,普通话的普及对南通方言句式的影响是最小的,这和任何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都是一样的。

当然,在句子结构上,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南通方言里有些句式现在已经不用了或者说用得很少了。例如,原先在南通方言里讲“A比B怎样”这样一个比较句时,用的结构是“A怎样+似B”。如说“小张比小李高”,在南通方言中应说成“小张高似小李”,但是现在一般不这样说了,而是直接说“小张比小李高”。

3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将对南通方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南通方言本身又是南通人文历史的体现,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好南通方言,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1]陈俐.南通方言本字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7-90.

[2]王柳依,蒋小可.浅谈南通方言[J]语文学刊,2009(3)∶115-116.

[3]周戬剑.谈南通方言和普通话句式的几点差异[J].科教文汇,2008(32)∶243.

[4]周远富.孙锦标与南通方言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3-87.

[5]张国辉.南通方言中韵母发音的一般规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7(3).

About Influence of Mandarin to Nantong Dialect

Xu Heng, Wang Feiya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Nantong dialect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ronunciation, words and structure. This paper also illustrates the influences of mandarin on words, pronunciation and structures of Nantong dialect.

Nantong dialect; mandar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H173

B

1671-489X(2013)12-0090-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90

猜你喜欢

读音南通普通话
“那”与“哪”的读音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字词篇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我是小字典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