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妇产医院的护理安全与管理

2013-02-01李淑华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妇产医院护患孕产妇

李淑华

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目前,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和护理的期望值也使越来越高。妇产医院作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患者的专科医院,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护理安全隐患。加上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维权观念的提高,妇产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1]。因此,当针对各种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运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实行控制与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妇产医院护理工作的总体质量,确保母婴安全,从而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妇产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1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高

主要表现在一些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护理风险意识严重不足,对于孕妇不能认真地听胎心和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不能严格地执行产后的护理规范,导致产后出血或者新生儿窒息死亡等情况的发生。不能够认真地执行“三查七对”,像发错药品和接错液体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此外,对于各种法律和法规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且重视度不够,加之孕产妇出现急症时没有做到及时地告知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就私自进行处理,很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1.2 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

当前,患者和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当前医疗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广泛运用,这些都会对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护理人员因为所学医学知识的局限与技术水平的薄弱,很容易导致出现种种技术问题,从而产生较大风险[2]。由于技术不熟练和临床经验的不足,往往会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时刻,不能够迅速准确地配合医师开展抢救措施,另外,如果助产护士对静脉输注缩宫素的孕妇不能做到及时和正确的监测,不密切关注产程和宫缩状况,就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的缺血缺氧和脑瘫;在产妇分娩的过程当中,由于动作不够到位,很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的锁骨骨折,这些都是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

1.3 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矛盾

因为妇产科患者比较特殊和危险,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医疗与护理的难度。可是许多孕产妇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够严格遵守和配合,经常请假甚至私自离院外出,结果导致不慎摔伤、胎膜早破和胎盘早剥等状况,最后不得不进行急诊剖宫产,或者是产后又出现了大出血及新生儿窒息,这些情况常常造成护患纠纷[3]。此外,孕产妇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出现意外情况需产钳术或者剖宫术时,如果不能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加强沟通,就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失望而出现不满意的情绪。

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护理人员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的增强,对于医护人员的服务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思想上积极地适应此种变化。我们应当针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可以定期地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会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侵权责任法》等,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学法懂法与守法的自觉性。

2.2 严格落实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2.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对于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为了严格落实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科室应当有计划地把规章制度和专业知识科学结合来组织学习,护士长应当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认真做到严格要求和严格检查,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到位。

2.2.2 认真落实宣教告知制度 护理工作在遵守和完善各类护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当尊重孕产妇和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同意权。应当重视告知制度,尽量实现口头告知和书面告知相结合。在患者入院时,应当让产妇熟悉住院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同时下发“孕妇入院告知书”,在指导母乳喂养时,可以采取现场指导与图片示教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地讲解产妇哺乳时的各类注意事项,在出院时,在进行宣教的同时再发给患者“产妇出院告知书” 和“医患沟通卡”。通过这样的宣传和告知,会无意间迅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

2.2.3 定期检查和严格管理,强化服务观念 护士长应当每天巡视护理的安全情况,及时地发现各种问题隐患并做及时处理。每月可将护理质量和差错状况进行通报,并就典型事例进行重点分析,应当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解决问题,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到萌芽状态[4]。另外,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功能,是确保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应当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实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增加全程和全方位的服务手段。

2.2.4 完善查对制度,严防弄错新生儿 如果有多个产妇同时进行分娩或者在给新生儿洗澡时,护理人员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行为不谨慎,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或者是新生儿手带标记在出生以后没有及时绑上,或者是丢失以后没有及时地补上,都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家属的猜忌和怀疑。也容易引起护理纠纷。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在胎儿生下后,就马上清楚的告知产妇新生儿的性别,在结扎脐带以后,再让产妇看清和确认性别,之后写好腕带,及时给新生儿带上。在洗澡时,做到进一个洗一个出一个,如果遇到腕带脱落要及时地告知家属并尽快补上。

2.3 加强重视细节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2.3.1 合理排班,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由于该院病员较多,科室人员出现相对紧缺,加之妇产医院的特殊性,所以产房的各项工作和病房的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的参与,如果中午夜间只有护士值班,假设产房存在分娩,那么病区内缺少足够的医护人员,就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实行了白班和前后夜班相互搭档的措施,在中午或者前半夜除了值班人员以外,还必须有白班护士随时医院待命,值班护士如果遇到有分娩等情况等就应当及时呼叫待命护士积极投入工作。通过这样的调整,既能够让分娩室的医护人员可以安心地工作,又能够带给病区的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防止病房由于没有值班医务人员而形成真空,造成各种的安全隐患和护患纠纷。

2.3.2 重视感染控制,防止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无小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5]。产妇在产后一般身体比较虚弱,加上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发育还很不成熟,并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母体,所以他们都是院内感染的高危险人群;不管是大人还是新生儿,都必须重点加以保护。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加强手部卫生,对于院感监控护士,应当每周都督查这类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以防止感染情况的发生。

2.4 规范各类护理文书的记录

要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各种规范要求,能够有利于消除法律方面的安全隐患[6]。护理人员应当在护理工作中仔细执行护理记录工作,努力养成准确及时、客观真实和完整记录的习惯,禁止出现漏记错记和涂改伪造现象。

3 讨论

妇产医院的护理安全问题是应当重视的永久性课题,它会直接关系到孕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还会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6]。所以,我们应当系统地分析影响到护理安全的各类隐患,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把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做为工作的基础,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护理服务质量,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1]梁爱婷.医院暴力相关原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24-25.

[2]陈怀敏.实现护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11):120-121.

[3]陈良珠,赖敏贞.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J].南方护理学报,2005,3(12):83.

[4]乔莉生.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7):27.

[5]梁英,孙芳霞,周春兰.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18):12.

[6]吴慧群,胡杰,张明英.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10):87.

猜你喜欢

妇产医院护患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妇产医院门诊护士长临床带教方法研究
妇产医院门诊护士长有效管理策略探析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妇产医院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