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

2013-01-31陈子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艺术类文化遗产物质

陈子达

艺术类高职院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数量与规模的问题,而是品牌与特色的问题。高职学历教育一直有低于普通高校的感受。如何能与普通高等艺术教育“平起平坐”,获得专业、学术的平等地位与“对话”权利,从而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感及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成为艺术类高职当下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给艺术类高职院校带来的发展机遇着手,探索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新时期获得长久发展的途径。

王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为艺术类高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已然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但是,随着文化工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导致对文化个性的压制及文化多样性的破坏。而“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的,这种“活态流变性”决定了其包含的“文化记忆”更容易在时代的变迁中被人们忽略与遗忘;“口传心授”的传承方法同时也表明了“传承人”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非遗是传承文化形态,在非遗保护中,“传承”是核心,是灵魂,传承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引发了艺术类高校或者是与艺术相关的一些高校对非遗资源进入现有正规教育体系的重视。因为高等教育是通过对专门知识的系统传播和综合素养的规范培育,在造就高等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进行文明传承,推动社会进步的系统工程,从这个角度说,保护非遗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另外,高等院校是文明社会赖以保持其优良传统的智力加速器和人才孵化器。从这两方面看,要实现保护非遗的任务,就必须借助高校。艺术类高职院校除了有以上两类高校均有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需求。民间文化中的民间民俗文艺是文艺的始祖,所有重要的文艺形式都是首先从民间民俗文艺中创造出来,被艺术家采用并加以提高,凡是最伟大的文艺家,都是受民间民俗文艺的哺育而成长的,民间民俗文艺精品集中了人民的光辉创造,是历代艺术家学习的典范。作为以培养高等艺术专业人才的艺术类高职院校,是必须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相结合的。同时,各地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与非遗办一般同属一个管理系统,也为开展非遗的教育与传承提供了便利条件。

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具有相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域优势。地域性可以说是非遗保护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对于分布于全国各省市的艺术类高职院校来说,这恰恰是其最大的优势,因为各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民族音乐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研究与传承,是中央一级的高等艺术院校不可能完全囊括的。与其他本科艺术类高校相比,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各艺术类高职可以就近选择重要的非遗项目进行反复的、深入的“田野作业”,特别是对那些时间性、季节性、周期性较长的项目,如与节庆活动相关联的,或者与风俗相联系的等等,就拥有了时间与交通上的便利;其次,艺术类高职的生源大部分来自本省本地区,能更好地运用“家乡”优势与概念进行非遗教育与传承;最后,在地域性很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上,艺术类高职院校不仅在地理位置、生活习俗、语言上占有优势,更主要的是占有了家乡亲情的优势。有学者提出了“家乡是非遗教育传承的支点”的理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而在传承上则具有活态性,不仅具有特定的空间,还有特定的人群。对于传承人群的甄别而言,只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区域为家乡的特定人群,才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群;反过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而言,只有分布在特定人群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才具有格外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这两者的统一,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存在与传承人群的结合点,就是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2]。分布于各省的艺术类高职是可以充分发挥“家乡”概念的最佳传承点。所以说地域性优势是艺术类高职院校“进行非遗教育传承的最大优势之一,也是获得与高等本科院校平等对话的前提条件之一,更是各地艺术类高职院校获取独特竞争力优势之一”[3]。

第二,教育经验优势。艺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艺术教育除了普通理论知识教学外,主要是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普通理论知识教学主要是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而艺术专业课的教学则是以经验为中心。这种类型的教学,课堂的基本形式就是活动,学生是中心,教师传授的不是知识,而是经验,从中训练学生的艺术技巧,培养艺术感受,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艺术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大部分专业,例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及影视,教学大多是以训练专业技巧技能为主,通过“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教学的课程也较多。有学者指出“口传心授”是中国戏曲传统的传承方式与教学方式,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传技”的基础上,把自己从艺的直接经验转变成间接的经验向学生转化,把自己理解任务、塑造人物的审美感悟和艺术心得,通过启发式的“心授”传授给学生,从而最终完成从“摹”到“通”到“化”,从学员到演员的培养过程。[4]而中国戏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重要的标志之一也就在于它的“口传”与“心授”的教学与传承方式。事实上,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许多传统专业,其本身就是非遗项目。例如昆曲、粤剧、京剧、越剧等专业,所以在传承的方法上,艺术类高职先天就具有了行业和经验上的优势。

第三,办学的综合性。艺术教育从其内部的功能看有单科设置的高等艺术学院,如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有综合设置的高等艺术学院,如云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高等艺术职业学院基本是清一色的综合性的艺术学院。它的专业设置较之地方本科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门类更为齐全,几乎囊括了艺术教育所有的专业门类,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等。而综合性恰恰也是非遗的重要特点之一,因为非遗基本上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如戏曲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民俗、美术等等,当我们对这样的文化进行保护传承时,就必须借助多学科、多专业的跨学科研究与学习。而艺术类高职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更具备了在跨学科研究基础上,创立新的学科与专业的可能性。

当然,除了以上所列出的三大优势之外,艺术类高职还具备很多其他优势,诸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教师教学实战经验丰富、学校硬件设施配备先进等等。但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把握机遇和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更要看到所面临的挑战。艺术类高职院校要把握机遇,变优势为先机,变不足为动力,从而求得艺术类高职更好的发展。

以富有地域特色的专业与作品,以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舞蹈、戏曲的研究为平台,逐步提升学校的品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专业品牌与理论研究特色,以特色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是今后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进行。

首先,加强对地域本原文化基因的认知,在专业教学中加大地域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加强特色教材的建设。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及历史的原因,人为地把文化分成了“新与旧”、“先进与落后”,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盲目的崇拜,把西方的一些艺术概念标准强加到民族的传统文化上,只要不符合的就认为是“落后”的、要改造的文化。艺术教育也深受其害,使得许多教师与学生对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存在许多偏见乃至错误的认识,好像只有西方的艺术和教育理念才是先进的,中国的传统戏曲、舞蹈,似乎都是“土气”的、“简陋”的,甚至“落后”的。教学中(除戏曲外)秉持的基本上是西方的教学模式与价值标准,造成对地域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漠视。同时,由于对地域民间歌舞、戏曲、美术的不重视,在教学内容安排与教材的建设上就形成了全国的“大一统”。许多艺术类高职院校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院等全国较强的艺术类院校的教材,原因在于:第一,这些院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又是“国字号”的专业学院,不光办学历史悠久,而且学术成果也都是全国领先,因此,亦步亦趋成为了当下许多艺术类高职的习惯性动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教材都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打磨、规范且符合艺术类人才培养的规律,见效较快,然而,总跟在别人后面,就失去了平等对话的资格。第二,艺术类高职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引进了大量的师资,而这些师资很多都是从上述“国字号”高校毕业,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感性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理论的总结了,用老师教给自己的方法与教材去教学,也就成为必然。第三,艺术类高职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在建设自己的教材,但是真正从地域文化特点研究与开发的较少,许多新编的也大多是拼凑式的,真正可以走向全国的教材几乎没有。各地的艺术类高职缺乏专业教学上的特色,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上,没能很好地利用与结合地方的资源,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品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要把非遗传承与教学、科研及创作进行有机结合,以地域文化的教学与传承为特色,打造精品,出版研究专著,形成学校特色品牌。目前,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与乡情优势,结合非遗的调查研究与保护,组织多学科的调研队伍,利用寒暑假走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对这些民间艺术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深入考量;结合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例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以及一些风俗礼仪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观摩性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渊源;利用学生放假时间,由学生根据专业与爱好回家乡调研并学习家乡的特有艺术,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中去;有条件的教师可以拜传承人为师,帮助传承人进行整理,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记录并撰写调查报告,结合教学,把习得的艺术或作为专业课、或作为欣赏课、或作为选修课进行教学传承,把这样的一种文化基因通过一代代的教师、一代代有兴趣的学生永久地传承下去;在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民间传说、故事、传统歌舞、音乐的基础上,把地方文化遗产当中的优秀元素重新整合成为课堂教学组合和艺术作品。前几年,浙江、江西、湖南、山西等艺术类高职院校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艺术创作,非常成功。不仅挖掘了地域文化,使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有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更让学生通过真正的实践,检验了课堂的学习,培养并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把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取得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赢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根据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排演的音乐剧《五姑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挖掘山西文化、晋商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排演的舞剧《一把酸枣》,至今已经演出了560 场,成功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应该充分挖掘与整理地域文化,对家乡地域文化进行理解与重构,深刻感悟其中的思想与理念,在传承教育、打造艺术精品的同时,体现自身特色,强化品牌意识,让其品牌逐步走向全国,是高职艺术教育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体传承,如社会风俗、节庆等;另一种是个人传承,如某些特殊的技艺,一般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大多是由个人传授知识。在集体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传统的传承主要靠家庭教育和村社教育,使社会成员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熏陶,而当代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5]这就需要把非遗保护植入到教育中来,把非遗保护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非遗保护及传承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创作相结合,理论上比较简单,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这会涉及原有的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材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大量创作科研经费的投入等等。但是,不管是从艺术类高职院校教育和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面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新一轮的刷新与竞争,不管是服务地方经济文化,还是培养合格艺术人才,也不管是作为艺术高等学校的职责与使命,还是打造特色鲜明的学校品牌,这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

结 语

“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只有拥有自己独特文化和艺术的民族,才有资格在未来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成为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一元。”[6]同样,艺术类高职院校也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与研究成果,才有资格在全国众多的艺术类院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成为艺术教育百花园中永不凋谢的鲜花。法无常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愿以细微之感受求教于专家学者,祈请指正。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2.

[2]李琦.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163-164.

[3]沈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优势与价值[J].艺术教育,2011 (3):50.

[4]沈勇.论戏曲教学中的“口传心授”[J].艺术百家,2007 (5):165.

[5]沈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浙江戏曲[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 (4):113-120.

[6]傅谨.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7.

猜你喜欢

艺术类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