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2013-01-3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9期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专业

王 荣

盐城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由多个专业合并的宽口径专业,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2]。由于该专业是我校新设工科专业,而且作为传统的师范院校,工科基础相对较弱。我们必须开辟一条与重点高校人才培养不同的途径,培养高质量的电气类专业人才。针对本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我们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验室硬件配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竞赛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几个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状

我校物电学院于2008年开始招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生,当年招生51人,为了适应沿海地区经济开发的需要,2010年增加了光伏发电方向,至今已招收4届,共有在校生250余人。几年来,通过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与相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强与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奠定了该专业的教学基础和科研水平,使该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该专业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初具规模,专业课教师力量不断增强,专业实验室基本完善,并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由于是新办工科专业,工科基础相对较弱。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在新形势下突显自己的特色,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 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012年开学伊始我校就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讨论,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抓住契机,带领教师到不同院校调研,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本校该专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订一系列改革措施。

2009年物电学院主动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电子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我们与相关企业的专家根据电子电气类行业的发展需要和企业的技术革新,调整、修订并形成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本科4年8学期采用“4+2+2”的培养模式,即4学期打基础,2学期抓方向,2学期抓特长和专业技能,4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与专业见习和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此次修订,企业专家重点对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提出建议,并提出把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放到企业二级公司车间去完成,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企业一线操作能力。另外,专家对实践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把关。我院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重视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验实训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比重,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彰显办学特色。

3 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重视实验教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建立起知识与技能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互为基础的机制是培养合格人才的立足点。实践性教学不能仅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而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3,4]。

近几年,通过多方面努力争取,在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已有物理、电路、电机与拖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EDA、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片上可编程系统、单片机、过程控制、PLC等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了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电气控制技术、电气检测技术、工厂供电、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建设已涵盖电气各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培养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适应工作现场的要求。

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质量,积极摒弃重复性的实验内容,压缩验证性实验,强化实验技能的训练,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我院实验室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并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实验教师的实验准备和仪器维护工作。

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在校外实践性教学方面,重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把实习基地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信息渠道,尽可能多地建立和保持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每个实习基地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企业,能够保证学生专业实习的要求。如我们在三年级两个学期分别让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见习,在盐城供电公司和发电厂由特聘工程技术人员专门对学生进行指导。四年级用半学期时间安排专业实习,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去企业进行为期八周的专业实习。

近几年物电学院开始尝试将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创新实践与当地对口二级企业相对接。在聘请基地企业专家到学校讲课和当面指导学生的基础上,学生的大部分实践工作在企业车间或研发室中由“双导师”指导完成。根据我校学生课外实践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需要,江苏伯乐达集团在变压器有限公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有限公司等二级公司创建了学生创新平台。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经过几年的尝试,物电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在企业的见习、实训、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的质量。

5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电气信息类专业是实践性特别强的工科专业,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支自身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近三年来,电气工程系教师积极响应学校赴企业锻炼的号召,分批到相关企业学习。通过在企业、工厂参与产品生产、研发、技术革新,不但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推动了我院专业建设与发展。一方面教师走出学校了解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以便培养更多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借助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青年教师进入企业从事科研,与企业专家共同申报科研成果,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已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另外,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赛。教师在对学生的培训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

6 参加相关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项目立项、学生科研奖励、开放实验室项目等,这些措施的实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还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形成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积极构建科技活动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省、国家三级科技竞赛,使大学生科技竞赛从少数人的爱好转变为学生普遍参与的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我校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创新实验室,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申报省、校大学生创新项目。以电子设计竞赛、电气自动化大赛为契机,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培训和科技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参与科研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完成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历系统方案设计、电气原理图设计、程序设计、调试等一系列工作,最终还要完成现场实操、答辩等环节,经过这种全过程的锻炼,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2009年获得全国一等奖,2010年,2011年均获得了江苏省赛区二等奖。2012年参加第七届全国信息水平“和利时杯”电气控制应用设计大赛,获得了江苏省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7 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立足本校特点,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采用与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培养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充分满足培养创新型应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1] 肖根福,肖冠云.欠发达地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118-120.

[2] 黄友锐,杨茂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科技教育创新,2006(17):201-205.

[3] 徐利梅,高心,曹纪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方向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134-136.

[4] 胡敏强,程明,李扬.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2):44-46.

猜你喜欢

电气工程电气专业
八方电气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提高电气工程预算质量的对策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