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与分析

2013-01-31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考试韩国

黎 荣

(东莞理工学院体育系,广东 东莞 523800)

当下在韩国,若想谋得一席教职,难上加难[2]。究其原因,一则是教师隶属国家公务员,入职后衣食无忧,六十二岁退休;二则是高等教育中,教师教育专业的入学门槛连年提升;三则是教师岗位竞争激烈,考聘中僧多粥少,十之八九轮空[7]。当然,竞聘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其激烈程度绝不亚于语数外等所谓的“主科”,例如2000年伊始,每年大约有3500~4000名体育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教师选拔考试(NTST)”,但是能够“笑到最后者”不足300人。仅以2009~2011年为例,韩国公立中学体育教师招录人数分别为264人、150人和115人[13],下降幅度显而易见。即便如此,10年来申请该项考试者却趋之若鹜、数量有增无减。匪夷所思的是,体育教师考聘竞争尽管惨烈,但是报考综合性大学体育系以及教育研究院的体育考生数量依然呈现稳步增长之势。藉此,优质生源川流不息,连绵不断,确保了唯有那些聪慧而又能力突出的体育生才能进入体育教师行列,从而自然而然地优化了韩国学校体育教学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体育教育质量。韩国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除了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之外,还与体育教师职前培育体制密不可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1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体制

1.1 注重形成性评价的韩国体育高考

在韩国,若想作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参加“全国学术能力考试(NACT)”,即韩国大学入学考试。NACT等同于美国的SAT,每年11月举行。NACT成绩公布之后,各高校招录工作陆续开始。一般而言,每个高中生都有3~4次志愿申请与填报机会。填报高考志愿时需要提供相关文件,即NACT成绩单、高中阶段成绩单(GPAs)、运动技能与体能考试成绩单、所申请大学的面试和笔试成绩单。上述四项内容所占个人总成绩之权重因所申请的大学不同而迥异,例如韩国建国大学针对上述4项成绩的录取比重分别为40%、30%、20%和10%[7];然而,有些注重运动技术的大学,则把“运动技能与体能考试”成绩的权重加大到总成绩的50%。

运动技术能力考试是韩国NACT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韩国中小学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是竞技运动项目及其它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韩国体育教师选拔考试也需考查应试者的运动技术能力。鉴此,能否熟练掌握各种运动技术便成为测试体育教师教学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运动技术能力和体能通常需要通过若干轮考试加以考评。例如可以通过“踢足球和过人能力”、“篮球运球和投篮”以及“100m跑”等考量应试者的运动技术;通过“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折返跑”和“投掷铅球”等测试应试者的体能。运动技术能力考查也因所申请高校的不同而考核项目各异。一般而言,每年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并被各大学体育教育系所录取的考生数量仅占所有体育考生的5%~10%。考试竞争如此激烈,因此专门提升应试者运动技术能力和体能的私立院校便应运而生,且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1.2 类型多样的体育教师职前培育机构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途径有三,一是直接考取4年制教育学院体育系;二是考取4年制综合性大学的“运动休闲系”;三是其他学科本科毕业之后另行考取教育学研究院(GSE)。其中,教育学院体育系比较重视考生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由其培养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综合性大学的“运动休闲系”比较重视考生的运动技术能力,而不太注重体育教师培养,故而每年仅有10%的学生志愿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这些学生一般会主动修学教学法课程、开展教学实践,并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体育研究生学制为2.5年或者3年,一般需要必修完教学法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之后,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相关资料显示,韩国有21所体育类本科院校和85个体育研究院。按照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MEST)的要求,体育本科院校每年可以招收30~60名本科生,体育研究院每年则可以招收15~20名研究生。通常而言,体育本科生需要修学140学分,且近年来其所学课程也渐趋从“体育学科课程为中心”转向“体育教育课程为中心”。

1.3 顺时应势的体育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韩国体育教育系课程由体育教育学类课程、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体育运动技能类课程和体育教学实践四部分构成,并明确规定每门课程必需修满的课时和学分(参见表1)。

其中,体育教育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体育教育概论、体育教育资料选读及科研方法、逻辑与写作等。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学者陆续翻译出版了诸如《体育教育课程[10]》、《体育教育教学策略[15]》及《体育教育教学法[12]》等体育教育学类书籍。21世纪初叶,韩国大学体育系开始开设体育教育学抑或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随后,《体育教育与责任[9]》、《竞技运动教育学[14]》以及《理解运动会:理论、研究与实践[8]》等英文原版体育教育理论陆续走进大学课堂,不仅开拓了体育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而且提升了其国际化水平。此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逻辑与写作”课程。该课程不仅大幅提升了体育类大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而且为其沟通交流能力、教书育人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基础。

体育教育分支学科课程由运动学概论、动作学习与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等组成。由于该类课程针对性与实用性较强,因此其学科地位往往高于体育运动技能,且通常被看作是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基础学科,故而不仅所占课时较长,而且所占学分普遍为3学分。该类课程如此设计可谓顺时应势,一方面满足了韩国MEST所规定的“注重学生体育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之要求,提升了体育课任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基本符合人们普遍认可的“中学教师更加需要体育学科知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美国教育部所提出的“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很深的学科知识[16]”这一主张。

表1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与韩国建国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韩国国家体育课程(NCPE)规定,中学阶段需要开设15~20项体育运动技能,并要求中学生每年至少练习其中的5~10项运动技能。因此运动技术项目的选定,不仅要让体育大学生深入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其熟练掌握教授这些运动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与此同时,《NCPE2007(修订版)》还明文规定了“健康、竞争、挑战、表现与休闲”等5大领域目标要求,以及群体类运动技能项目所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籍此,韩国NCPE顺势调整了过往相对传统的“多运动技能项目教学范式(the multi-activity program)”[7],从而基本涵盖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所热衷的运动技能项目。由表1可以看出,韩国体育运动技能课程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全体体育本科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通常由田径、游泳和体操三部分构成。而选修课程相对灵活机动、可以偏重个体特长,主要包括棒球、手球、羽毛球、排球、高尔夫球、帆板、滑雪、艺术舞蹈、体育舞蹈、跆拳道等运动项目。其中,首尔国立大学对跆拳道、柔道、太极、瑜伽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设定,不仅表现出韩国的全球视野、国际化胸襟与民族自信,而且体现出韩国民众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秉持与尊重。而建国大学所设定的“终身体育”、“露营与远足”等课程则不仅满足了人们终身体育锻炼之迫切需要,而且反应了韩国民众主动追求休闲娱乐生活之价值取向。

韩国MEST要求体育大学生必须参加体育教学实践,其中包括体育教育志愿服务、体育教育实践和体育教学实习。体育教育志愿服务旨在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健康理念,要求体育大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去主动帮扶中小学校的“体育学困生”或者帮助“落后地区中小学校”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抑或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教育实践通常在科技馆、名胜古迹、艺术长廊、学校体育俱乐部等场所展开,目的是让这些大学生切实体验将来所要从事的实际教育工作;体育教学实习是该类课程的“压轴大戏”,旨在帮助大学生学习并体验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工作,通常安排在大学4年级进行,一般需要实习4周时间。可以说,尽快适应社会、深化责任意识、沟通体育理论与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能力,是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有待学习、借鉴与完善之处。

修学期满,成绩合格,体育类本硕毕业生按理便可以进入收获“成功”的季节。然而,按照韩国NTST相关规定,任何具有任教资格的体育生均可申请任教于中等学校。其结果则是,近10年来每年均会有3000余名手持教师资格证书的体育类本硕毕业生“无功而返”。鉴此,愈演愈烈的应聘竞争便推动了韩国体育教师考聘制度的日益严格、公平、完善与规范。韩国私立中学考聘新任体育教师自当别论,本文暂不论述。

1.4 科学规范的中学体育教师考聘制度

韩国NTST始于1991年,一般每年的12月开始,次年2月份结束。据此,韩国16个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均会提前半年公布来年招录教师的学科、招生人数、考试时间、考试方法、选拔方式等;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KICE)作为NTST的国家机构,全权负责诸如各学科命题人选定、试题命制、考试管理,测试评估等理论部分考试。

韩国NTST往往分3轮进行。其中前2轮为全国统一的理论考试(内容如下表2所示),时间间隔为1个月;第3轮考试主要测试教学实践能力。第1轮考试关涉教育学理论和体育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学为统考科目,分值为20分,考试时间为70min;体育专业基础理论测试包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其中学科基础理论占30~35%、专业基础理论占70~65%,分值为80分,考试时间为120min。一般而言,本轮考试择优遴选2倍的招录人数参加第2轮考试。第2轮考试注重以论文写作的方式考查应试者的“逻辑与写作能力”及其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即专业综合(1)和专业综合(2),其中学科基础理论占35~55%、专业基础理论占65~45%,分值各为50分,考试时间各为120min[3]。本轮考试择优筛选1.5倍的招录人数参加第3轮考试。

表2 韩国NTST理论部分考试科目、时间、分值及所占比例

第3轮考试,即教学实践能力测试(内容如下3所示)则由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各省市均会因地制宜,详细列明每项测试的具体内容及分值,如游泳以蛙泳、仰泳、蝶泳或自由泳等泳姿(考试当日确定具体泳姿)进行测试,4人一组,游50m;跳高采用俯卧式或背越式(考试当日确定具体跳跃姿势)测评,女子跳跃高度为110cm,男子跳跃高度为140cm,5人一组,每人跳2次,选取较好成绩记评分。与此同时,本轮考试尤其注重通过“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的方式来综合考评应试者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physical skills)、单元备课能力(unit lesson planning competence)和实际教育教学水平(actual pedagogical capacities)。此外,本轮考试还增设了面试环节以便综合评估应试者的专业素养,即理解与诠释国家体育课程的能力、创造性体育教学能力以及机智应对教学中的突发问题能力等[7]。

表3 韩国NTST教学实践能力测试项目、测评内容与相应分值

由此可见,韩国NTST不仅竞争激烈,而且测评维度多、程序管理严、应对难度大[11]。资料显示,大多数应聘者为了谋得一席教职,需要连续考试2~3次[7]。面对如此激烈的考聘竞争,韩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着手建起一套面向全国体育教师培育机构的国家评估制度,定期规范并完善各体育教师教育机构间的种种竞争,以期恰切定向体育教师教育方向,提高教师培养的针对性;科学调控教师教育机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促进并优化准体育教师培育质量。

1.5 定期开展的体育教师教育机构评估

韩国政府自1998年伊始,每隔5年便对全国体育教师培育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时至今日,这项评估已经开展了3轮(即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评估)。其中,韩国教育评估委员会制定的评估标准包括:体育教育类课程所占总课程的比例,体育教育类课程与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关联程度,体育教学法能否促进职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之提升等[6]。显而易见,上述评估标准定向并调控了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之设置。此外,按照规定,综合评估中,优秀者嘉赏;不达标者,轻则会被警告并限期整改、严重者则会丧失招生认证资格。换言之,全面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培育机构下一轮招生名额之增减。藉此,体育教师培育机构不仅极其关注总体评估结果,而且也特别注重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例如主动按照评估标准修订体育教师培育计划,严格落实各项培训内容等,其中尤其注重体育教育学类等基础理论课程与体育教学法等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平衡。

2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体制的启示与思考

2.1 切实改革高考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1]。毋庸置疑,如果切实推行这样的改革,中学就可以自主自发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教学活动,大学就可以依据中学生平时体育运动成绩以及社会评价成绩等评价指标,择优选录学生。如此以来,我国就能建立起多元化评价体系,就能有效引导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政府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而不再像过往那样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遗憾的是,该纲要颁布至今将近三年,然而我国体育高考制度并没有实质性改革。另外,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4]”的行动纲领,但现实却是: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分数依然是学生的第一生产力”。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考试在,或者说只要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评价体制与模式不变,分数就永远是无数学子心中永远的爱、永远的梦和永远的痛。换言之,不改革体育高考之单一的(文化课+体育运动技能)分数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就难以建立。毕竟当下中国,一名学生能否升学关键取决于其分数高低,而与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评价指标基本没有瓜葛。鉴此,笔者认为,推行体育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能仅靠一纸文件,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是采取实际行动。

2.2 优化体育课程,提高体育教师教育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之历史发展大背景下,各国政府为了提升综合国力和民族素质,纷纷对体育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娴熟的体育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鉴此,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体育课程,提高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质量,培养并储备优秀体育师资便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然而在我国,各体育院校课程设置普遍测重于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而看轻专项运动技能的综合性习得。换言之,就运动技能而言,普遍强调并突出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能,而忽略抑或忘却了中小学体育教学所必需的综合性体育运动技术与技能;与此同时,专门为提升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而开设的体育教学法课程不仅课时有限,而且似乎并没有被当作成真正的“科学”来加以研习与传承[6]。长此以往,我国各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师资出现了“学历高、技能差”,“理论强、实践弱”等现实问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在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法课程之间寻求恰切的平衡,切实提升准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我们应该在坚持体育教育本土化的基础上,顺应体育教育国际化趋势。一方面积极挖掘并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主动开发具有地方性、区域性文化特色的学校体育项目,重建并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教训,例如积极引进美国等体育强国的原版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主动消化吸收其先进体育教育理念,以开拓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并逐步提高国际交流话语权;再如积极开设“逻辑与写作”课程,切实提升准体育教师的逻辑思维与口笔头表达能力、教学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水平。

2.3 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培养服务社会意识

我国现有的体育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不仅时间短促,只有区区4周左右时间;而且内容局限于实习观摩及“肤浅”的课堂教学实践;此外更因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与监督,难免流于形式。结果是,学生们懵懵懂懂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状态,就被“强拉硬拽”回学校。面对此种境况,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一是延长实习时间至8周甚至16周,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深入教学“第一线”,实地观察、切身实践并积极反思体育教学;二是分散实习时间,自大学三年级开始,每学期设置3周实习期,就近到所在学校(院)周围的中小学或者幼儿园,开展听课、观摩以及教学实、见习等。实习内容参考韩国的经验,可以增加体育教育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大学生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帮扶“弱势群体”,深化责任意识,培养志愿“服务社会”的健康理念与高尚情怀。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通联方式便捷之优势,通过移动电话、互联网络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习的监督与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2.4 规范教师考聘制度,择优遴选体育师资

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要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换言之,“教育要为整个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报告还强调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4]。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面对中共中央对包括体育在内的教育事业及其从业者的殷切期望,如何保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富于创新意识与丰富实践能力的优秀体育毕业生被吸纳进体育教师岗位成为各级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体育教师聘用标准,规范体育教师考聘制度是其主要路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师考聘制度虽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当下中国尚无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师招录考试,而各省市体育教师招录考试则普遍存有“重体育理论测试、轻体育运动技能考评”之价值取向;此外,教师聘任考试形式化,教师聘任终身化等问题也比较严重,亟需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与解决。

2.5 加强教育机构评估,调控教师教育方向

众所周知,针对体育教育院校(院系)教育教学情况,我国曾经开展过几次评估,但是由于缺乏周期性和连续性,因此针对性和导向性并不太强,没有达到“通过评估定向并调控体育教育院校(院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的预期目标。鉴此,为了促进体育教育院校(院系)自身的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其竞争实力,为了激励体育院校科任教师工作积极性、真正提升体育教育师资水平,为了优化体育课程内容、真正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的学术素养与教学潜质,国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专业化的、周期性开展的体育教育院校(院系)评估制度,并切实加以贯彻执行。笔者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教育评估的监督、定向与调控作用。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3-2-12

[2]姜英敏.韩国基础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保障制度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271(08):25 -29

[3]李正花,赵舜默.韩国体育教师职前资格考试制度考察与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2):60-62

[4]王登峰.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13,20(01):1-5

[5]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01):1-7

[6]仲秀英,陈婷.韩国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评介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02):98-101

[7]Euichang Choi.The Prepa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Korea[A].Proceedings of 2011 ISCPES Conference[C].2011

[8]Griffin,L.,& Butler,I.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5

[9]Hellison,D.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2nd ed.),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4

[10]Jewett,A.,Bain,L.,& Ennis,C.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2nd ed.).New York:Benchmark&Brown,1994

[11]Kim,Y.Inquiry on Training and Appointment of Korea’s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Journal of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2010,19(1),87-105

[12]Rink,J.Teaching for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3 rd ed.),New York:McGraw -Hill,2005

[13]Seoul Metropolitan Office of Education.Statistics of the national teacher employment for the public secondary schools(2010) [EB/OL].http://english.sen.go.kr/index.jsp,2012-12-12

[14]Siedentop,D.Sport Education(2nd ed.),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4

[15]Siedentop,D.,& Tannerhill,D.Develop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3 rd ed.),Mountain Dew,CA:Mayfield,2000

[1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Before it’s Too Late:A Report to the Nation from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for the 21st century[M].Washington Publishing,200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考试韩国
韩国“第一步”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聚焦韩国大选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