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特点的研究

2013-01-31邓志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昆明市

邓志红

(昆明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伴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以寻求愉快感觉来消遣余暇时间的体育休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消费”、“花钱买健康”的理念己经深入人心,更多人开始把健身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

高校女教师作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体育消费情况不仅反映了其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程度,还反映了从事体育锻炼的效果和体质健康的状况。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校女教师面临更大的工作和科研压力,又由于其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导致她们闲暇时间减少、体育锻炼无规律性,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休闲体育作为高质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应当得到关注。

本文主要探究昆明市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特征,将昆明市高校女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她们的休闲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体育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其休闲体育消费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目的是探索如何引导高校女教师合理进行休闲体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也为进一步开发高校休闲体育消费市场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从昆明市随机抽取了十所高校,对其部分女教师进行了调查。这十所高校分别是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学院。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基本情况

首先对高校女教师年龄、身体健康程度、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基本情况特征作了调查分析。本问卷把调查对象的年龄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25~35年龄段、36~45年龄段、46~55年龄段、55岁以上(不包括55岁),并把她们的身体状况分为“非常好、良好、一般、不是很好、非常不好”几个部分;把家庭结构分为“单身家庭、未育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和其他”;月收入水平划分为“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8000元、8000元 ~10000元、10000元以上”。

2.1.1 女教师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程度状况分析

表1 高校女教师年龄和身体健康程度状况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健康程度状况”这栏中半数的人选择了良好,女教师身体非常好的只有10.6%,主要是集中在25~35年龄段和35~45年龄段。身体一般的占到22.1%,身体不是很好的占到15%,主要在35~45年龄段和45~55岁年龄段。1.8%的调查者感觉自己的身体非常不好,这主要集中在45~55岁的中老年教师。从上面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总体来说女教师的健康并不是很理想,有很大一部分老师的身体处在亚健康,越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越不如人意。这当然和长年的工作压力有关,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和缺乏休息放松、缺乏运动有关。因此,积极地鼓励女教师参加休闲体育运动,无论对她们自身的身体健康还是对教学质量,又或者对长远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帮助的。

2.1.2 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项目分析

表2 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项目分析

由表2的调查可知,因女性天生追求美的心理,对自己身材的关注往往胜于男性,所以,形体舞蹈类运动是女教师的首选。跑步和散步因为简单易操作,没有高的技术要求,排在第二位。很多女教师喜欢锻炼的项目是水上运动。球类运动包括的项目很多,除了传统的三大球和三小球,还有高尔夫球,保龄球、木球、沙滩排球、毽球、台球等。通过调查可知,小球类特别受女教师的喜欢,尤其是羽毛球。通过交谈,还有一部分女教师喜欢网球,有的还在接受着网球的技术培训。部分老师选择了民族传统体育和野外拓展运动,分别占到27.1%和22.1%。棋牌类活动选择较少,这和项目的特点有关,同时,冰雪类运动,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选择的也很少。

2.1.3 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时间分析

本文对昆明市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时间做了调查,由表3发现,45.1%的女教师选择周末进行锻炼,而选择每天坚持锻炼的教师较少,只占16.8%,说明女教师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有待于培养与加强。26.5%的女教师休闲体育的锻炼时间并不确定。

表3 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时间分析

同时,文章对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锻炼时间和其基本情况特征做了相关性分析(见表4),发现锻炼时间和年龄相关系数较高,各个年龄段选择的锻炼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25~35岁的女教师锻炼时间多选择在周末,比例占42.1%,也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会选择在每天的课后进行锻炼。35~45岁的女教师半数多的人选择周末来进行锻炼。45~55岁的教师44.0%的不确定自己的锻炼时间,有些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随性地安排自己的锻炼时间。55岁以上的女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在这个年龄段的女教师一般资历高,一般课时较少,闲暇时间多,所以半数的人选择每天的课后来进行锻炼。

表4 不同年龄段的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时间分析

2.1.4 休闲体育锻炼场所分析

对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多数人数还是倾向于选择免费的场所,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收入水平,女教师锻练的场所也会有差异。学校内部体育馆、健身场地由于便利、免费开放,是高校女教师的首选。小区的健身苑、城市公园排在第二位,对于家不在学校住的教师可能更多的选择了此项。只有26.5%的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的场所选择了专门收费的体育服务会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主要和经济因素有关,尽管现在高校教师的工资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上一些商业化的以盈利性为目的的健身俱乐部的高消费而言,一部分老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难以接受的。因此选择免费场所的高校教师占多于专门性的收费体育服务场所。处在市内中心段的体育中心受到很多群众的喜欢,体育中心地理位置的优越,场地设施的完备和齐全,很多群众,当然包括女教师在内会选择在这里进行锻炼。

表5 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场所分析

2.2 昆明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需求类型的分析

我们知道,人的需要和欲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动因),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有目的性意识性行为的积极因素。人们的所有消费都是以满足其特定需求为基本前提的,正是借助于对某种对象的需要和欲望而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的。昆明市高校女教师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其对休闲体育消费需求的类型呈现出不同,而且,身体健康程度和收入水平与消费需求的类型有高度相关性。

表6 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需求类型

从表6“希望增加休闲体育消费的类型”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指导型休闲体育消费和实物型休闲体育消费,分别占到38.8%和36.9%。女教师对观赏型休闲体育消费的需求有所增加,占21.4%。最后有2.9%的女教师希望增加自娱型休闲体育消费。

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身体的健康程度状况对消费需求的类型影响较大。身体越不好的教师越最希望增加指导型的休闲体育消费。身体非常好的教师对实物型的消费要高于对其他三种的需求。身体良好的教师的需求类主要集中在实物型消费和指导型消费,身体一般的教师最希望增加的消费类型是指导型的消费,其次是实物型的消费。身体不是很好的女教师最希望增加的消费类型是指导型的消费。身体很不好的教师只想增加指导型的消费。健康的身体可以更好的工作和发展,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为了保持好的身体,拥有高品质的生活还是希望增加相关消费。在四种消费类型中,实物型和指导型的消费效用最大,所以绝大部教师最希望增加这两种类型。

在月收入3000元以下和月收入3000~5000元的女教师对实物型的休闲体育的消费最大;月收入在5000~8000元和10000元以上的教师对指导型的消费需求最高。收入在8000~10000元的对实物型和指导型的休闲体育消费需求都较大。收入水平代表着对商品的支付能力的高低,收入水平高,说明支付能力强,反之,亦然。在有需求的情况下,再拥有较强支付能力才能形成消费行为。

人们由于对某种对象需求的增加而去积极为这种消费而创造条件,去努力去奋斗的。同理,人们正是出于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和欲望而去从事各种各样的体育消费活动并为之创造条件的。人类体育消费需求的不断产生和不断满足,人类体育消费内容的不断丰富,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和行为的升级,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价值取向和前进方向。

2.3 昆明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动机分析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的基本含义是: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个人的愿望和理想等。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动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一般来说,动机的作用(基本职能)有三类。(1)始发作用:动机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2)指向或选择作用:动机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或选择活动方向;(3)强化作用:动机是维持、增强或抑制、减弱某一活动的力量。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推动消费者去从事具体的体育消费活动,以满足对体育消费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或者说是消费者针对特定的体育消费目标而发出的一种内驱力或冲动。

表7 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动机分析

从表7我们可以看出: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动机排在前三位是休闲娱乐、瘦身美体、强身健体,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80.5%,71.7%,和55.8%。其次是提高体育技能和社交需要,占23.9%和21.2%。为了追求时尚的人数也不少,占到10.6%,排在最后的是攀比表现,占3.5%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动机除了具有激活和维持行为的功能以外,它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比如说,一位女教师购买了一套健身的舞蹈服,她的消费动机可能是瘦身美体,也可能只是追求时尚;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两位年轻的女教师进行休闲体育消费都想强身健体,一位可能会选择游泳,另一位可能会选择只是买一套运动服自己跑步锻炼等。

2.4 昆明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休闲体育消费水平是指城镇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休闲体育生活需要而实际消费支出的金额,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经济能力。

表8 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文章对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主要在1000~2000元∕年和2000~3000元∕年,19.5%的女教师的消费水平在500~1000元∕年,4.4%的女教师消费水平较低,在0~500元∕年。还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把休闲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消费水平在3000~5000元∕年,有的还在5000元∕年以上。从我们的调查发现:昆明市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与年龄、身体健康程度水平、家庭结构和收入水平有高度的相关性,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身体健康程度水平、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收入水平的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出现显著性差异。

2.4.1 年龄与休闲体育消费水平

由表9可知,25~35岁的女教师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和1000~2000元,35~45岁的女教师的消费水平在2000~3000元,而45~55岁的女教师的消费水平低于35~45的女教师,主要在1000~2000元,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女教师的家庭结构多数是核心家庭或者是主干家庭,忙于照顾家庭,即使有较高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的减少影响了她们休闲体育消费的消费水平。

55岁以上的女教师的消费水平2000~3000元,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的女教师在这个年龄段也不少,占到了同样的比例。这个年龄段女教师,收入可观,闲暇时间较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逐渐下降,促使她们进行休闲体育消费。

表9 各年龄段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分析(单位:元)

2.4.2 收入水平与休闲体育消费水平

文章对昆明市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与其基本情况做了相关性分析(见表10),在年龄、身体健康程度状况、家庭结构、收入水平这几个因素中,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高达0.722,并且呈正相关的趋势从图表可以看出,不同收入水平的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下的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全部在0~500元。收入水平在3000~5000元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1000元以上消费水平没有。收入水平在5000~8000元的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和2000~3000元,这体现的可能是昆明市高校的大部分女教师的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在8000~10000元的高校女教师的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在该收入水平的女教师消费水平不一,各个消费水平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上的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在这个收入水平的教师经济没什么压力,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无形中就会增加休闲体育的消费。

表10高校女教师不同的收入水平的休闲体育消费(单位:元)

2.5 昆明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体育参与者在一定时间内的体育消费中,对各类体育产品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可分为满足生理需要的生存消费、满足享乐的享受需要、满足人的智力发展的发展需要的发展消费的比例关系。体育消费结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体育消费结构反映了普通高校教师的体育价值取向。

表11 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由调查可知(见表11),昆明市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的结构是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的。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在购买服装器材上占第一位,其中购买运动服装所占的比率最大,因为运动服装在功能上与同类物质产品有一定的替代性,健身俱乐部会员费的比率在整个体育消费结构中占第二位,体育技能培训费、租借场地或体育器材占第三位,观看比赛、表演的门票占第四位,这说明昆明市的休闲体育消费还处于实用性阶段,尽管在调查中观看比赛、表演的消费有增加的趋势,但是人们还是对自身体育锻炼花费的支出较大,而对体育欣赏等较高层次的体育消费投入还是较少。

随着高校教师收入的增加,在满足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慢慢的会转移到关注精神上的享受。可以预见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昆明市普通高校女教师将会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势必会在体育精神消费方面产生更大的需求。进行体育消费将成为满足其精神需求的方式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昆明市普通高校女教师中中年教师较多,半数的高校女教师身体健康程度状况良好,女教师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居多,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3.1.2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时间选择在周末的居多,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锻炼的时间不同。昆明市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场所一般会选择学校内部的场地和场馆、或者小区的健身苑和城市绿化公园等免费的场所。

3.1.3 大多数的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对休闲体育消费有一个理性、正确的认识,而且有所需求。需求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实物型消费和指导型消费。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动机排在前三位是休闲娱乐、瘦身美体、强身健体。

3.1.4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不太高,消费类型主要集中在实物型消费上,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身体健康程度水平、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收入水平的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出现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结构与收入水平消费类型不同。

3.1.5 高校女教师对休闲体育消费后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感到满意的只占55.8%,在对待不满意时,女教师处理的方式过于被动,采用主动方式或者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人数较少。

3.2 建议

3.2.1 引导教师增强休闲体育消费意识,促进休闲体育消费需求的建立。

3.2.2 以学校健身、社区健身为依托,带动高校女教师进行休闲体育消费。

3.2.3 昆明市休闲体育的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培育休闲体育市场,促进高校女教师这一庞大消费群体进行科学的健身和休闲消费。

3.2.4 高校女教师作为高收入知识女性,在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和进行休闲体育消费,根据自身的余暇时间增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树立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提高健身的质量和科学化,最终提高生活水平。

[1]孙汉超.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2):14

[2]刘志强.我国体育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和行为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6(4):11-l2

[3]车建平.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0(03):12

[4]杜娟.体育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5]沈茂金.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趋势的调查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08

[6]刘志强,等.21世纪我国现代体育消费行为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350

[7]谢惠蓉,王必琪,等.山东省部分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变化[J].体育学刊,2002(6):25–27

[8]陈立农,黄晓春.2008年广州国际休闲体育研讨会述评[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

[9]朱玲.对高校教师健康观念、体育动机和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J]. 浙江体育科学,2005,06

[10]杨晓芳.影响安徽省高校教师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02

[11]邓荣彪.福建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的体育消费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猜你喜欢

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昆明市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收入水平、学历层次对餐饮方式的影响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法学院哪家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