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3”戒毒工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2013-01-30李德宏山东省第二女子劳教戒毒所所长

中国司法 2013年3期
关键词:戒毒人员心理

■李德宏〔山东省第二女子劳教 (戒毒)所所长〕

■张 玲〔山东省第二女子劳教 (戒毒)所副调研员〕

一、“363”戒毒模式的提出

2011年6月,山东省第二女子劳教所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山东省第二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式开始运作,8月份开始收治强戒人员,2011年12月,根据省厅、省局部署,成为山东省女性强戒人员专管所。这次职能转型,为我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平台。所党委充分认识到,如何尽快适应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特点,遵循戒毒工作规律,构建形成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戒治模式,有效地提高戒毒矫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是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照厅局党委提出的“积极探索,把握规律,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要求,为探索总结符合山东女性强戒工作的新模式,所党委抽调专人成立了课题组,对收治的强戒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禁毒法》、《戒毒条例》的规定以及上级的有关要求,借鉴兄弟省市的工作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363”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新模式。

二、“363”戒毒模式的构成

“363”戒毒模式的整个工作流程,贯彻了《禁毒法》“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要求,综合运用了生理、医学、心理、行为、教育、管理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涉及到了强戒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

第一个“3”即“三期管理”:(1)生理脱毒期:主要是帮助强戒人员开展生理脱毒,消除戒断反应,解决生理依赖、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体能,确保在1-2个月内安全渡过生理脱毒期。(2)身心康复期:主要是以行为矫正和心理矫治为核心,通过规范化管理和特殊的习艺锻炼,使戒毒者减轻心理依赖,改变行为习惯,重建责任能力,重塑健康人格。(3)回归社会准备期:主要是开展巩固教育,灌输戒毒思想,教会拒毒技巧,实现重复脱敏,为回归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6”,即“六个模块”:(1)医疗诊治模块:主要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治疗的方法,缓解戒断反应,减轻或消除戒毒的急性戒断症状,提高生理脱毒的安全性、有效性;按照强戒人员疾病种类、严重程度分管、分治,进行针对性治疗。 (2)认知教育模块:主要是对强戒人员进行禁毒戒毒教育、法律道德教育,实现从“要我戒”到“我要戒”的认知过程。(3)心理和行为矫治模块:用动机访谈和心理教练等现代心理咨询和干预方法,对强戒人员进行心理矫治,教其拒毒技巧,恢复健康心理,解决“心瘾难戒的问题”。(4)康复训练模块:通过有氧健身运动和科学饮食疗法,如普及太极拳、健身操等,帮助强戒人员提升自身免疫力,恢复体能。(5)文化艺术引领模块:利用国学精粹、儒学、道教、佛教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强戒人员思想境界,解决“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6)社会功能修复模块:帮助强戒人员恢复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修复家庭关系,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习艺性劳动锻炼,引导强戒人员正确认识自己和家庭、社会的关系,掌握一技之长,解决“如何适应社会问题”。

第二个“3”即“三个延伸”。一是将工作向强戒人员的家庭延伸;二是向社区戒毒和戒毒康复场所延伸;三是向强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延伸,真正把戒毒工作和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

三、“363”戒毒模式的初步实践

“363”戒毒模式提出后,我所在此模式指导下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既对戒毒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又为今后对戒毒模式的完善提供依据。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管理,夯实强戒工作基础

1、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专门成立了制度汇编小组,制定了强戒人员收治流程、入所安全检查、日常管理、课堂教学、习艺劳动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制度,为强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完善疾病防控工作体系。建立了疾病防治工作制度,采用预防与治疗并举、所内治疗与医院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疾病防治,门诊24小时值班,每天定时巡诊,对病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早治疗;建立了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强戒人员的生活、学习、劳动、康复现场进行消毒,实行分类就餐与洗漱,安装了专门处理艾滋病人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建立了危重疾病人员应急处置预案,对各种急症、突发病、危重病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及时处置,确保了场所的安全稳定。

3、规范强戒人员日常管理。通过落实“五化”、“七定位”,培养强戒人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宿舍内务做到了“三线” “五净”,管理区内达到了“三无”,个人卫生做到了“四统一”、“五勤”、“三不”。

(二)科学施教,努力提升戒治质量

1、实施个性化戒治。不同的强戒人员,在戒治重点上有所侧重。对戒断反应强烈和患有重大疾病的,重点进行医疗诊治,建立病情跟踪治疗方案,使其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对心理障碍严重的,重点实施心理矫治,制订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计划,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心理。

2、拓展教育活动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组织了“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矫治先锋”、“忆故人,珍惜生命”等系列教育活动;举办场所开放日,邀请强戒人员家人来所参观座谈,开展亲情帮教;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举办了中式面点培训班;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组织强戒人员每天早晚诵读戒毒信条和戒毒誓词;开展百日读书、队列会操、主题演讲、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地发挥了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引领作用。

3、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在逐人进行心理测试、分类建立心理档案的基础上,将美国最新的动机访谈理论引入强戒工作中,整合所内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警察,成立了动机访谈课题组,对20名干预组的学员进行心理咨询矫治,对20名对照组学员以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法进行比对研究,目前访谈已经完成了前期测试,下一步将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矫治。

4、建立开放式教育体系。结合强戒人员的戒治需求,构建了以所内课堂化教育为基础,以专家讲坛为支撑,以志愿者帮扶、亲情感化、社团帮教为补充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引进社会公益力量对强戒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创业指导、激励教育和戒毒宣传。先后邀请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原伟、淄博世纪英才外语学校董事长张文俊来所进行新型毒品危害、创业择业教育;感恩励志教育专家赵一博、淄博市妇联“阳光大姐”作为志愿者来所开展帮扶活动;淄博市妇联、省图书馆、72933部队等共建单位经常来所开展帮教;组织强戒人员到72933部队现身说法,开展禁毒宣传,履行社会责任。

(三)强化康复训练,保证戒治效果

1、完善训练设施。建立了康复训练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铺设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等,为强戒人员的康复训练提供了条件。

2、开展劳动锻炼。把习艺劳动作为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来抓,根据强戒人员的体能状况,科学安排习艺劳动项目,并发放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逐步培养强戒人员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3、组织体能训练。坚持每天出早操、练队列、做工间操,专门聘请专家教授强戒人员学练太极拳、八段锦,并自行编排经络拍打操作为工间操,同时根据戒毒人员的兴趣爱好,开设了瑜伽、有氧健身操的兴趣爱好班,强戒人员的身体机能、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开展诊断评估,检验戒治效果

做好日常各项工作开展过程的跟踪记录,为诊断评估提供准确依据;注重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戒治措施,针对不足开展重点矫治,使诊断评估真正为戒治工作服务。截至目前,共对113名强戒人员进行诊断评估,有6人表现良好,提前解除了强戒。绝大部分解除人员在就业、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逐渐恢复正常,操守保持良好。

四、“363”戒毒模式的完善与提高

“363”戒毒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工作内容和业务层面比较广泛,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与提高。

(一)进一步完善“363”戒毒模式支持系统,在丰富戒治内容上下功夫。“363”戒毒模式的规范运行,需要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操作细则的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三期管理、六个模块、三个延伸三个大类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范。目前三期管理实施办法初稿已完成,正在修改完善之中。

(二)进一步提高警察队伍素质,在抓好戒治质量上下功夫。提高戒治质量,抓好队伍建设是关键。在前期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将采取集中培训、岗位锻炼、专业人员帮带等方法,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等多种途径,对警察进行岗位化、系统化、专业化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懂业务、知识新、专业强的警察队伍。

(三)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在搞好戒治效果延伸上下功夫。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党委政府、公安、司法、卫生、财政、民政、医疗机构、街道社区等部门机构乃至强戒人员家庭等多个方面。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外协调,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和社会帮教体系作用,争取各方支持,落实三个延伸,巩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成果。

(四)进一步加强场所硬件设施建设,在强化戒治工作基础保障上下功夫。完善的设施设备是强戒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我们将在充分利用原有资源、设备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医疗体检、安全防范、康复训练、心理矫治、诊断评估等各种设施设备,确保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戒毒人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心理感受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