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盗车弑婴”事件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以网易新闻为例

2013-01-28袁亚军万克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网易长春新闻报道

刘 敏,袁亚军,万克勇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116025;2.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650000)

1 问题的提出

2013年3月4日7点20分,长春一位市民称自己的一辆汽车被盗,车内一名两月大婴儿随车丢失。随后众多长春市民主动参与搜救。由于网络媒体的广泛播报和主动呼吁,此事件迅速成为新闻事件,受到网民的关注和热议。最终婴儿遇害成为引发争议的导火索,各方的争执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公安机关办案能力的怀疑;二是对监控系统工程的质疑;三是认为舆论施压造成嫌犯杀婴悲剧的发生。“长春盗车弑婴”事件发生之初,电台和网络媒体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自媒体的“微博”更是成为突发性新闻传播的大众力量。事后,网民对“舆论反复施压造成嫌犯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最终导致杀婴”的质疑声不断,也有人认为婴儿失踪,微博最大限度地传递了正能量。基于此,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在此次事件中,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通过何种议程设置来影响网民对事件的判断?在新闻报道中是否存在“失范”行为的发生?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操守如何?

2 方法及样本选择

2.1 内容分析法的引入

内容分析法就是一种对文本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地量化,并对事物发展做出评估预测的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常用于传播学和情报学领域[1]。传播学通常对传播内容包含的信息量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即由表征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媒体通过对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表达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又推动舆论的形成和态度的表达。据网易新闻本周(2012年3月5日至3月11日)前20篇新闻热门跟帖排行榜,与“长春盗车弑婴”事件相关的两篇新闻(如表1所示)“长春盗车嫌犯自首 婴儿被掐死埋于雪中”和“吉林盗车案嫌犯将婴儿掐死涉故意杀人罪”的跟帖数量分别为6 798条和5 812条,分别位于跟贴量的第10位和第17位。显然,“长春盗车弑婴”事件经过网络扩散和发酵演变成为了公众议题,直接导致网络舆论的形成。

2.2 样本选择及建构

2013年3月20日12点,在网易新闻主页输入“长春”、“婴儿”两个关键词,共搜索出50条结果。通过筛选,剔除重复的和不完整的报道,剔除评论数为零或者跟帖数少于100条的新闻,共得到有效的、有价值的新闻20篇[1],能够刻画出整个事件的发展始末。

表1 “长春盗车弑婴”事件新闻报道情况

类目系统的建构是内容分析法的核心。本文参考刘毅在《四川日报地震报道内容分析》[2]和范向丽在《内容分析法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以我国女性游客安全事故报道研究为例》中的类目分析法,建立报道量分析系统、报道特征分析系统、报道态度分析系统3个子系统,最终构成“长春盗车弑婴”新闻报道的类目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长春盗车弑婴”新闻事件报道类目系统

3 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编码,而编码是将原始材料转化成标准化材料的一种形式[3]。本文把新闻报道的数量、报道角色、报道立场、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新闻来源作为衡量媒体新闻态度的几个维度。如果一篇报道出现多个报道主角或者报道内容,则按照其在该报道中所占的重要性限选3项以内。

3.1 围绕案件发展进行集中报道和舆论引导

以网易新闻为例,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对“长春盗车弑婴”事件报道集中在3月5日下午(12:01-24:00)到3月6日上午(00:01-12:00),共计10篇报道,占总数20篇的50%,如图2所示。从报道标题和内容上看,不到一天时间内是案件重大进展的时段,“婴儿死亡—婴儿母亲发病入院—嫌疑人自首—市民和明星为婴儿悼念—婴儿家属表示感谢—婴儿家属见犯罪嫌疑人”,新闻内容上兼顾了多方的态度和心理变化,围绕案情发展逻辑进行了集中报道。

图2 长春弑婴案件报道量

3.2 警方和媒体成为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长春盗车弑婴”新闻报道中,经过整理和归纳,报道的主要角色共13类,出现70次,图3所示。被报道次数位居前三的分别是“警方”(12次)、“主流媒体”(10次)和“犯罪嫌疑人”(10次),三者报道的次数占全部报道次数的45.7%。如图3反映了新闻报道的角色类型。从内容上看,“警方”作为主角多是从警力部署和案情进展进行报道;作为主角的“嫌犯”则成为被怒骂、被斥责、被诅咒的对象;本文中“主流媒体”分为“广播”、“央视媒体”、“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在这次事件中,主流媒体积极响应,“全网转发、奔走呼吁、在线关注”,传播了“真善美”,凸显了媒体的力量。虽然个别新闻对警方的行动和媒体的反应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警方的工作部署和媒体的呼应成为推动事件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力量。

图3 新闻报道角色分类

3.3 宣扬主旋律促进多方力量行动和携手互助

通过对20篇新闻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共有62项报道内容。如表2所示反映新闻报道内容。其中“案件进展”11次,占总数17.7%;“行动措施”22次,占总数35.5%;“情绪表达”27次,占总数43.5%;“其他”2次,占总数3.2%。警方的行动部署和媒体的积极呼吁构成整个事件的行动主体。虽然有人质疑和不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警方的重视、多方力量的努力、惩恶扬善的情绪表达推动了整个事件发展。

表2 “长春盗车弑婴”事件新闻报道内容总量情况

3.4 新闻报道立场以客观叙述为主

通过对新闻报道的题目和内容进行综合分析,20篇新闻报道中持“中立观点”的12篇,占60%;持“正面倾向”的5篇,占25%;持“负面批评”的3篇,占15%。图4反映报道立场情况。从图4中可知,网易新闻对此次事件的报道基本坚持了客观中立的态度,和能够采纳多方声音,反映基本事实原貌。正面倾向地表达传递了“对逝者的同情、对罪恶的摒弃”的鲜明态度。而对少量的负面批评也是以质疑和纠错为主,没有十分严重的批评和否定。

图4 报道立场总量比较

3.5 权威媒体和大众网站的稿件构成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

媒体的权威性不在于受众的规模,而在于对国计民生、社会公共事务的新闻事件的把握和解读的严肃性和客观性。此次事件新闻的来源绝大多数来自权威网站(11篇,占55%)和大众网站(7篇,占35%)的报道。来自官方微博的新闻(1篇,占5%)是吉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发布的“公安机关深入侦办‘304’刑事案件 坚决依法惩治犯罪”的通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另一篇自采新闻(占5%)是网易基于明星在网易微博上的言论整理得出的,这也说明网易新闻对此次事件新闻报道的谨慎态度。如图5所示,反映稿件来源。

图5 稿件来源总量比较

3.6 形成表达民情民意的媒体舆论场

有人指出,我国社会舆论场是三元结构:一是政府舆论场,即体现党和政府意志的舆论场。二是媒体舆论场,这个舆论场为媒体的新闻实践所构成。在这个舆论场中,媒体既反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表达民情民意。三是民众舆论场,它通常是民众从自身利益、情感和意愿出发而形成的舆论场[4]。20篇报道中,13篇是民众视角,6篇是警方(即政府)视角,1篇是专家视角。民众视角占65%。图6反映报道角度类型。在从民众视角出发的新闻报道中,也呈现如下事实:一是政府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对案件的部署和跟进。二是长春市民及广大网民的祝福和悼念活动。三是婴儿家属的反馈及表达。这说明,此次报道没有缺少党和政府的声音,也表明政府相关部门对此次事件高度关注和积极行动。同时我们也看到,报道中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人情味,大打名人效应。报道中对婴儿的搜索、对嫌犯的拷问充满人文关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认为,名人博客公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已经由“自媒体”升级为社会公器。众明星的微博接力让此事件成为瞩目焦点,吸引大批网民围观和转载,“李小璐爱女遭咒骂引发口水战”以及“女子为遇难男婴绝食三天”具有显著的娱乐性元素。

图6 报道角度分类

综上所述,基于网易新闻报道“长春盗车弑婴”新闻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肯定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心智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5]。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在新闻报道上就是对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把握,探寻事件的真实意义。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出,网易新闻对此事件的报道能够兼顾多方立场,反映政府实际举措,表达民意,重视权威媒体报道,这些是媒体的社会责任的现实表现。在此事件报道上,中立、正面倾向的报道立场占大多数,媒体人能够冷静抛出问题,引导话题,体现了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是肯定媒体对事件的积极作用。在事件发生初期,长春当地电台、网络媒体、官方微博、名人微博传递寻婴信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当地媒体与央视媒体、官方媒体与大众媒体、草根微博与名人微博之间相互呼应,这种呼吁与其说是对嫌犯的压力(事后证实这种呼吁及全城搜索与嫌犯杀婴行为并无关联),不如说是传递了正义的能量,呼唤了人性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媒体用积极正义的一面号召更多市民加入寻婴队伍,本身就激发了我们对良心的拷问和对人性的思考。

[1]刘毅.四川日报地震报道内容分析[J].当代传播,2008(5):60-62.

[2]范向丽,郑向敏.内容分析法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以我国女性游客安全事故报道研究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3]Roger D.Wimmer,Joseph R.Dominick.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0.

[4]刘九州,付金华.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J].新闻界,2007(1).

[5]肖莎.媒介人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与媒介的社会责任的关系[J].文化万象,2007(4).

猜你喜欢

网易长春新闻报道
初夏
当代青年生活定律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网易考拉”缘何加入“阿里大家庭”?
印语长春
网易考拉的“一千零一夜”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走进长春净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