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勘行业垄断与竞争之选择

2013-01-27崔万夫

中国矿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勘查竞争

崔万夫,孟 琪,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2.天津港保税区利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3.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 沈阳110032)

管理专论

地勘行业垄断与竞争之选择

崔万夫1,2,孟 琪1,3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2.天津港保税区利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天津300457;3.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 沈阳110032)

地勘行业的改革,即是打破垄断与引进竞争的过程。本文在深入剖析地勘行业垄断与竞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勘行业选择垄断与竞争模式的顶层设计方案。

地质勘查;垄断;竞争

垄断是与竞争相对应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非但有其必然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从更深的层面透视,各行各业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的培育过程,即是打破垄断与引进竞争的过程。尽管地质勘查新体制与新机制的培育也在遵循这一取向和要求,但在较长的时期内,并没有很好地应用这方面的理论予以指导。因此,以地质勘查工作的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为基础,深入研究地勘行业的垄断与竞争特征,对促进地勘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1 行业垄断理论对地勘行业的启示

1.1 基本内涵

1) 自然垄断,是指受资源条件限制而形成的垄断。在一些资源相对稀缺的行业,自然垄断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只有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在少数规模化的企业,才可能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2) 行政垄断,是指凭借行政权力而形成的垄断。在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行政垄断则是必要的。行政垄断的基本特征是行政化配置资源。在引进竞争方面,一般只局限在辅助环节和增量补充。

3) 竞争垄断,是指源于竞争优势而形成的垄断。垄断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即便在竞争充分的行业,最后形成垄断也是在所难免。一种垄断形式被打破以后,建立起来的竞争方式往往转变为一种新的垄断形式。

1.2 现实特征

政府部门管理市场经济的基本任务之一,即是依据市场经济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发展历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实施和调整垄断与竞争的规则和措施。在此过程中,必须做到客观把握竞争和垄断的量变程度,较好地履行对本行业的保护政策,有效应对和缓解来自各个方面的反垄断压力。

垄断行业也存在公益和商业两种职能,但不应以此作为划分垄断和竞争的主要依据。更不能因此淡化竞争的公平性和垄断的权威性。对此,垄断资源的配置方式至关重要。尽管竞争方式必须积极引进,但行政化的资源配置方式一般起到基础性和保护性的作用。

无论是垄断性公司还是竞争性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均能焕发其生机与活力,而且能够“同台共舞”、“相生相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实践已经表明,“国股独大”的垄断性公司,并没有受到国内以及在海外上市融资的封杀。在最高管理层的任免上,也可以不受董事会的约束,由国有大股的代表者独立履行权力。因为,诸多垄断性公司是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

特有的价格机制是垄断行业的另一根本特征。以政府指导性或强制性价格为基础,辅助以市场竞争作调节,在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中发挥根本作用。垄断行业的价格改革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行业性亏损,政府部门一般以明补或暗补的方式进行保护,而不是任由市场的供需加以左右。

2 地勘行业垄断现象及主要特点

2.1 垄断现象

1) 地勘行业的自然垄断。首先表现在地缘资源垄断,在地区垄断依旧坚挺的市场环境下,所在地的竞争者在竞争方面占有“人和”的先天优势;其次是信息资源垄断,占有本地区第一手地质资料的工作单位,以及参与前期野外工作的人员,比其它竞争者占有绝对的“地利”优势。

2) 地勘行业的行政垄断。出于国家发展战略、国家资源安全,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诸多矿种需要由政府部门以及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授权勘查或垄断经营,同时也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地勘行业制定各种临时的或局部性的行政约束。

3) 地勘行业的竞争垄断。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前提,是紧紧依托已经占有的优势资源,并在竞争过程中不断放大这种优势资源的“话语权”。在地勘行业,国有地勘队伍对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中小新生企业则充分利用货币资源优势在几近“疯狂”的探矿权“招、拍、挂”市场上独领风骚。

2.2 主要效应

1) 负面效用。一是效率低下。地勘事业单位人员成本蚕食着项目成本,即是最为典型的现象。二是价格垄断。在矿权市场供给短缺的时代,因为没有健全的价格机制,矿权价格垄断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三是权力寻租。地勘行业的行政审批制度尚缺乏系统性和严密性,防止权力寻租的成本也将日益提高。

2) 正面效用。一是形成规模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地勘行业的整装勘查即是一种垄断,但这种垄断必将形成地质找矿的规模化突破。二是降低交易成本。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一般能够促进集约化的增长,同时能够合理地控制市场交易成本。三是促进科技进步。地勘行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成本大、周期长的基本特点,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获得科技创新的各种支撑条件。

3 地勘行业竞争方式与主要误区

3.1 竞争方式

1) 矿权市场竞争。在矿权交易市场,引进竞争的方式必须是多元的和全面的,其原则应是促进矿权、资金、人力、信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高效集成。当前普遍存在的以价款额度作为唯一指标,无疑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不利于解放生产力,不利于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2) 产权市场竞争。产权市场包括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两个板块。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地勘企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股份制改造;另一方面,要创造企业参与地质勘查项目融资的现实途径,尤其是要开辟大众投资进入地勘市场的“绿色通道”。对此,企事业单位内部股份制改造以及内部人控制现象,必须予以重视和规范。

3) 地区市场竞争。地质勘查及后续产业对地理环境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打破地区壁垒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使区域外投资企业的基本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另一方面,又要让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得到及时、合理的补偿。对此,政府部门不但要对国内市场进行统一调控,更要对参与国外市场竞争的企事业单位予以指导。

3.2 主要误区

1) 脱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而盲目引进竞争。每种竞争方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如果机械移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同行业或本国临近行业的竞争方式,必将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个时期以来,部分业界理论工作者,为了给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夸大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的矛盾性,否定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兼容性,根本上忽略了多种经济成分经济实体包容并存、相互促进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2) 背离政府企业市场的替代规律而全面引进竞争。不可否认,政府、企业、市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表现一定的替代功能,但彼此的界限必须清晰界定,不可出现缺位、越位、不到位的现象。然而,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一方面全面叫停以行政化方式为国有地勘队伍配置探矿权,并完全推广“招、拍、挂”等市场配置方式;另一方面,又以地勘基金等专项投资形式,对本地区的探矿权实施行政化垄断,对刚刚营造起来的市场竞争氛围形成打压之势。

3) 忽略了地勘行业生产要素专业市场化的协调培育。地勘行业的市场由投资、作业、中介三个基本板块构成。当前,投资市场发育严重滞后,但以探矿权交易与探矿权评估为代表的中介市场却畸形发展,其数量与比例甚至超过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同类专业市场。但在作业市场,政府项目的投资以“半成本”向地勘事业单位发包,以至承揽劳务的作业类单位无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非但影响到地勘事业单位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进程,更是严重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所迫切需要的价格机制的建立。

4 地勘行业垄断与竞争模式设计

4.1 建立“政、事、企、资、监”分设的职能格局

在诸多垄断行业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中,不但做到“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同时还明确了“政、资”分开和“政、监”分开的基本框架。以此为鉴,地勘行业的改革应从规范政府部门的权力着手。一是要在国家与省区两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中,单设相对独立并自成体系的地勘行业管制机构,指导国有地勘队伍推进企业化进程并完成公司化改组。二是建立国有地勘队伍资本化经营考评体系,并筹建独立的国有资产投资与监管机构。三是建立与行政执法监察平行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履行对地勘行业产品和服务发挥保障作用的技术质量监督职能,并协调和引导中介机构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地勘行业的质量监督工作。

4.2 培育大型骨干地质勘查集团公司

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需要为出发点,以功能型、质量型产业集团为目标,对现有功能单一、简单重复的地勘事业单位进行产业化改组。与大型矿山企业所属的地勘事业部,以及中小民营地勘企业一起,构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地勘行业市场竞争主体。其一,以矿权为依托的地区性公司。在每个省区,以属地化的原地矿部直属地勘局为基础,组建1家行政垄断型公司。通过行政审批方式优先注册其工作区域内的探矿权,或以年度为周期定量配置探矿权。其二,以资本为依托的跨国性公司。以国资委直属的原国家工业部门地勘局为基础,组建1~2家资本经营型公司。将地勘专项基金以资本化的方式进行注入,并面向国内外公开上市融资,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商业性地勘企业集团。

4.3 健全地勘市场规则引导多元投资

一是提高探矿投资准入的技术门槛,让众多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少数专业公司来实现在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领域的投资与回报。二是将政府部门的地勘基金及其它专项投资改造成开放式基金,打破地勘投资股份高度垄断的局面。三是建立起市场竞争、产权约束、政府监管多种机制相集成的保障机制,有效保证国家、法人、大众等各方投资主体的基本权益。四是对矿产资源勘查投资实施多元化的税费手段,调节或限制其超额利润,保护和补偿其投空亏损,有效维护地勘市场投资主体回报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五是以法人投资、大众投资等社会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建立健全矿产风险勘查投资及项目实施的信息披露和发布规范。

4.4 以财政征收体系调节垄断与竞争

一是要建立起所有者收“金”、投资者收“款”、行业管理收“费”、地方政府收“税”的财政体系。为此,要更加合理地理顺中央与地方以及各个部门、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二是征收主体与征收方式要“出师有名”,并且要配备相应的技术手段加以保证。三是要密切追踪国内外矿业市场走势,及时调整各类征收名目的标的、结构、额度、比例,以及利益分配格局。四是通过多样化的征缴,既要限制垄断企业凭借垄断地位谋取超额利润,也要保障其在市场低迷阶段生存与发展的实力和空间。

4.5 建立地勘行业特色化的价格机制

地质勘查行业既是自然垄断行业,也是资源稀缺行业,更是风险投资行业。诸多行业的特征和要求集于一身,决定了地勘行业价格体系的复杂性与多变性。首先,要划分地质勘查劳务、地质勘查产品两个领域,分别对不同生产要素的市场交易行为进行价格规划和管理。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的双重作用,实施政府最低保护价格、政府最高限定价格,以及市场调节价格的区间。三是有效发挥政府统购、政府统销、政府补贴等手段,带动和引导地勘市场价格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四是建立地勘行业价格听证制度。要充分考虑矿产资源产地发现的风险性和周期性,以及市场行情的不可预见性,以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主体的客观要求。

4.6 争取强有力的地勘行业保护政策

作为垄断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市场竞争模式不仅需要“水到渠成”, 同时也需要 “顶层设计”。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更要最大限度地解决利益争端。所以,地勘行业竞争模式的设计,最好由超越部门利益的机构来进行主持。应当认识到,地勘行业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基础性、超前性、战略性产业,如果再遇到全行业的亏损局面,不应是大规模的转产分流,而是在行业政策保护下,深入挖掘和拓展本行业的特有优势和潜力,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做好战略资源储备。竞争引进更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体地位及员工利益也应当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1] 刘世锦,冯飞.垄断行业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廖宁.垄断行业的改革经验值得借鉴[N].中国矿业报,2009-6-6.

[3] 钱丽苏,孟琪.地勘行业的垄断特征及改革取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12-3.

Thegeologicalexplorationindustrymonopolyandcompetitionofchoice

CUI Wan-fu1,2,MENG Qi1,3

(1.College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2.Nice Prompt (Tianjin) International Trade Limited,Tianjin300457,China;3.Liaoning Province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Shenyang110032,China)

The reform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dustry,that is to break the monopoly and introduce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on.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dustry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and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choice i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rade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mode the top design scheme.

geological exploration;monopoly;competition

F407.1

A

1004-4051(2013)02-0029-03

2012-10-25

作者简介:崔万夫(1964-),男,主要从事矿产品的国际贸易工作。E-mail::cuiwanfu@163.com。

猜你喜欢

勘查竞争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矿产勘查》撰稿注意事项
《矿产勘查》撰稿注意事项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感谢竞争
别在必败的领域里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