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淳安县竹产业发展前景

2013-01-26程建斌

中国林业经济 2013年4期
关键词:淳安淳安县竹材

程建斌

(杭州市淳安县林业局,杭州 311700)

随着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经营观念深入人心,竹子以其自身生长迅速、一次种植,多年利用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浙江省是全国重点竹产业省份,占全国1/6的竹林面积[1],而淳安县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林业重点县,根据淳安县政府提出的“南竹北果”

林业产业发展思路,竹子为淳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2012年,淳安县实现林业总产值73亿元,其中竹产业产值达3.3亿元,极大丰富了农村经济来源,林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概括了淳安县现有竹产业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竹产业的优势及前景。

1 淳安县竹产业现状

1.1 竹林种植面积

淳安县为浙江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商品材基地,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优势明显。茶叶、山核桃、毛竹、山茱萸、油茶等经济林产品颇具特色,其中竹林是淳安县特色林业资源之一。根据2010年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全县现有竹林面积1.67万hm2,占全县森林面积5.6%,占全省竹林面积的2.3%,竹林面积比1983年增加了77%,比2003年增加了30%。总立竹量3185万株,比1983年增加了120.6%,比2003年增加了35%。

淳安县竹林资源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南部千里岗山脉一带,现有竹林面积在666.67 hm2以上的乡镇有6个[1],分别是大墅、中洲、枫树岭、石林、安阳、临岐,总面积0.07万hm2,占全县竹林面积的56%,立竹量1968万株,占全县总立竹量的61.8%。

1.2 竹产品、竹加工产业

淳安县竹材主要以原竹输出为主,竹制品加工能力尚还欠缺。根据“十一五”期间竹类产品运输量数据记载,全县有3/4的竹材以原竹输出为主,只有1/4竹材是本地加工后再输出。到2010年,全县发展有毛竹、竹笋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竹材在90万株左右。然而,现存正常经营的竹类加工企业,除了龙头企业莱克竹业能生产竹胶地板、竹炭、家具、旅游纪念品以外,其他企业还是以竹丝、竹片等半成品为主,竹笋加工以清汁笋罐头为主,具有丰富生产能力和经验的企业数量少之又少。

1.3 竹农增收及劳动就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毛竹冬笋高产培养实验、毛竹覆盖春笋冬出等试验基地的建立探索,农民经营毛竹产生的经济效果可观,从2009年亩产值2000元提高到2011年亩产值超过万元,这不仅增加了竹农的积极性,也吸引了附近村民的劳动就业,为更好地拓宽淳安县竹子产业建立了示范带动作用。

2 淳安县竹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淳安是典型的山区县,由于交通不便,一些高山地区竹类资源开发成本太高,只能产生生态效益。虽然近几年毛竹价格有所上涨,但是林区道路建设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竹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生的实际效益在减少。

2.2 部分竹农观念落后且竹林经营粗放、单位产值低

目前,许多竹农经营观念意识不强,学习竹子科技知识和培育技术的积极性不高,认为竹子是“懒庄稼”,仍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其他农作物上,以致出现“重栽轻管、重伐轻育”的现象,导致竹子成林的速度变慢,老竹林林分退化现象严重,最终出现单位面积内的笋竹材产量质量偏低,影响经济效益。据调查,大面积存在粗放经营管理的竹林,其每亩产值仅有100~300元[2],完全未发挥出竹子栽培增效的优势。

2.3 高效栽培示范大户带动不足

近年,全县有几十户高效栽培经营示范户,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示范户还不多,带动影响力不足,大多数农民仍以外出打工谋生为主,竹子培育管理停留在传统管理栽培上,同时,竹子品种单一,大部分竹农以种植毛竹为主,产业化发展难度加大。

2.4 竹笋加工业滞后且竹产业发展模式单一

淳安县近几年通过创新竹林培育技术,推广笋材两用林技术、毛竹覆盖春笋冬出等,使竹笋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虽然竹材和竹笋加工企业有26家,但正常生产经营的仅14家,其中竹笋加工企业仅4家,同时,现存正常经营的竹类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落后,规模小,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缺少自主品牌和终端产品。加工企业少,竹子加工业的带动力严重不足,是制约竹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3 淳安县竹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前景

竹子培育3~5年即可成材,且越砍越旺,而且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被称为是可以永续利用的“富矿”。相比较于竹子而言,幼树则需要25~30年才能长大成材。据统计,目前我国全年竹子的用材砍伐量,相当于2000万m3木材的砍伐量(即全年木材砍伐量的1/5)。“以竹代木”的生态效益巨大,并且符合“环境立县,打造生态淳安”的战略路径,发展前景广阔。

3.1 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淳安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扶持竹产业发展相关政策。2004年,颁发了《中共淳安县委、淳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县委[2004]47号),为毛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及时的政策扶持。2010年,淳安县委、县政府又出台文件《关于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委[2010]55号)明确提出了“提升竹木产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对新造毛竹基地面积达到0.67 hm2的给予每公顷3000元的补助,对低效竹林采取深挖垦复等措施实施改造的,给予每公顷1800元的补助。2013年,淳安县政府出台文件《淳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毛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建毛竹基地0.33 hm2以上的,经验收合格,每公顷当年补助9000元。从第二年起连续抚育两年,每年每公顷补助750元。

3.2 竹区交通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林业局的重视下,山区林道建设作为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林区道路建设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交通环境得到改善,这不仅改善了山区作业条件,便于机械化生产,而且降低了林区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通过建立与大专院校的科研合作机制,以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加强技术合作、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把专家请到家里来,让竹农掌握先进适用的笋竹生产技能,逐步提高竹林经营水平和经济效应。

3.3 加大补贴标准,竹农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

由于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种植补贴标准不断提高,竹农的意识从“让其自生自灭”到“精心呵护照料”转变,这是实现竹产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来源。伴着毛竹和鲜笋价格不断上涨,激发竹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对于龙头企业来说,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机制,研究开发精、深、细、新产品,以产品的高附加值来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能力,逐渐探索出一条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之路,通过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4 依托生态旅游建设,大力发展竹子产业

淳安县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素来享有“国际花园城市”、“江南山水名城”和“中国休闲度假中心”等名誉,竹类作为淳安县境内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在生态资源中占有较大比重,这对于开展竹类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因此,充分利用好竹木资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例如“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发展竹文化旅游项目等,对于竹农经济收入及整个县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作用。

合理开发利用竹子资源是淳安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科技含量的提升、产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竹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淳安竹农正在逐渐走上一条适合淳安县县情的竹产业发展道路。

[1]李琴,汪奎宏,华锡奇.浙江省竹子产业发展现状与急需解决的问题[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3):8-11.

[2]唐陆法,向新年,等.淳安县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54-158.

猜你喜欢

淳安淳安县竹材
SiO2气凝胶纳米颗粒浸渍改性对竹材性能的影响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浙江淳安县一带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淳杨线】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浙江淳安县石林镇:运动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渔舟唱晚
淳安:中国摄影小镇落户淳安
淳安:举办首届淳商大会
竹材首饰的开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