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3-01-25王贵生李逢战申继亮王大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7期
关键词:计量学心理学论文

王贵生 李逢战 申继亮 王大华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2014 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到2050年将增加到4亿〔1,2〕。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个人幸福、安康,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3〕。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4〕,吴振云等〔5〕完成了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张瑞星等〔6〕发现老年人容易受外界的暗示,积极心理暗示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等。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国内1981~2012年间有关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当前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找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主题、研究方式、研究人员等多个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1 对象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为平台,分别在题目和关键词(摘要)两个检索项中以“老年人、老人、老年、年老化、老化、年老、老年化、寿命、长寿、毕生发展、生命全程、老龄化、衰老”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时间跨度限定在1981~2012年,文献检索日期为2012年10月20日,其他方面无限制。对检索到文献摘要进行人工逐篇查阅并剔除重复论文摘要之后,筛选出843篇与老年心理学相关的研究。由两名老年心理学方向的硕士生进行逐篇筛查,最终按照以下几个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7〕:(1)剔除会议摘要和学位论文;(2)以数量化指标反映研究结果的实证研究;(3)研究主题为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状况或老年人精神状况、老年抑郁、老年焦虑、老年痴呆、成功老龄化、孤独老人、老年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等;(4)文章源自国内公开的正式期刊。共计224篇入选。

1.2 分析类目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8,9〕,最终将分析类目确定为:发表年代、期刊类型、研究主题、研究方式、研究人员、研究地区和研究机构等。

1.3 方法 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常用定律——普赖斯定律对我国老年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是否形成核心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表年代 以每5年为一个单位,1981~1985年仅有1篇 (0.4%)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之后有些增长,但1996年~2005年的10年文献发表数量增长不大,之后增长较快,如仅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就有26篇 (11.6%)。1986~1990年11篇 (4.9%)、1991~1995年22篇 (9.8%)、1996~2000年47篇(21.0%)、2001~2005年51篇(22.8%)、2006~2010年66篇 (29.5%)。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

2.2 研究方式 论文作者人数分析表明,独著论文有39篇(17.4%),合著论文有185篇 (82.6%)。作者2人42篇(18.8%)、3人51篇 (22.8%)、4人43篇 (19.2%)、5人19篇 (8.5%)、6人及以上30篇 (13.4%)。合作研究已成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方式,其中以2~4人的合作研究最突出。

2.3 文献来源 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的文献最多,分别有64篇 (28.6%)、49篇 (21.9%)、38篇 (17.0%)和33篇 (14.7%),占总数的82.2%,即大多数文献都来源于心理健康方面和老年学方面的杂志。《心理科学》19篇 (8.5%)、《社会心理科学》4篇 (1.8%)、《心理学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各3篇(均为1.3%)、《中国康复》、《心理学探新》、《心理与行为研究》、其他期刊各2篇 (均为0.9%)。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献有93篇 (41.5%)。

2.4 研究人员 首先,以第一作者为准,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发表论文篇数最多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卫东和浙江大学的王玲凤,均为6篇 (2.7%);其次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闫芳5篇 (2.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李德明等人均发表了4篇 (1.8%)。

第一作者人数为185,其平方根约等于14,即如果我国老年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有核心研究人员 (科学精英组),那么这组核心研究人员的人数约为14人,且这14人撰写总论文数的一半。但是,撰写2篇以上论文的就有18人,而这18人发表的论文总数仅有57篇 (25.4%)。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领域中,并没有形成核心研究人员。

2.5 研究地区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地区就有89篇 (39.8%),而大部分中西部及东北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表论文数量均为个位数,甚至有些地区没有1篇论文发表。香港地区仅有4篇 (1.8%),且有1篇是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完成。北京51篇(22.8%),上海38篇 (17.0%),山东21篇 (9.4%),浙江14篇 (6.3%),江苏13篇 (5.8%),重庆和湖南各10篇(4.5%),安徽9篇 (4.0%),广东和河北各8篇 (3.6%),辽宁、天津和河南各7篇 (3.1%),陕西、吉林和贵州各3篇 (1.3%),广西2篇 (0.9%),福建、澳门、云南、四川和境外各1篇 (0.4%)。

2.6 研究机构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机构涉及医院、医学院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研究所、理工科院校和养老机构等。其中,医院 81篇 (36.2%);医学院校 39篇(17.4%);师范类院校和综合大学分别有31篇 (13.8%)和28篇 (12.5%),研究所21篇 (9.4%),理工科院校和养老机构的论文最少,分别只有5篇 (2.2%)。其他单位14篇(6.3%)。

2.7 研究主题 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精神状况等的研究最多,有87篇 (38.8%);其次是抑郁和痴呆方面的研究,分别有54篇 (24.1%)、35篇 (15.6%);而关于焦虑、孤独、精神疾病、成功老龄化及睡眠障碍的研究分别为13篇(5.8%)、12篇 (5.4%)、9篇 (4.0%)、9篇 (4.0%)、3篇 (1.3%)、其他2篇 (0.9%)。另外,对各个研究主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各个具体研究主题中,研究最多的是对某一主题影响因素的探讨,且有很多研究采用的是调查分析的形式,而关于干预方法或者治疗措施的研究却很少。比如,在心理状况这一主题下,探讨影响因素及调查分析的研究共有46篇 (53.1%),干预方法的只有4篇;抑郁这一主题下,探讨影响因素的研究有34篇 (62.7%),干预措施的研究有7篇;痴呆方面的研究也是如此,干预方法的研究1篇也没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3篇痴呆方面的研究利用了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

3 讨论

文献计量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初〔10〕,它是一种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11〕。已成为图书情报与科学评价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且存在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实业化和国际化等发展趋势〔12〕。

普赖斯定律是指对科学家的总人数进行开平方,所得到的平方根为撰写了一半科学论文的科学家人数,这组撰写论文数占总论文数一半的科学家是最多产的科学家,为“科学精英组”〔13〕,称之为该科学领域的核心研究人员。

尽管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但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另外,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已经受到社会多种机构的关注,其中,医院和医学院校是最主要的研究机构,一些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力量也不薄弱,而且还有理工科院校和养老机构也表现出一定的研究热情。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社会多个领域重视。

研究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特殊性有一定把握,同时也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心理学专业性。未来的研究应增强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心理学专业性,加快形成这一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并继续尝试采用新型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虽然研究的主题范围较广,但大多数还是从老年人的整体心理状况来进行研究,且在具体的研究主题中,很多时候研究只是停留在某一主题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调查,研究具有较强的不平衡性。然而,21世纪是高科技应用于实践的世纪,基础科学将与应用科学相结合,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我国的老年心理学研究也应体现这一特点〔14〕,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更应如此。

总之,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不平衡性,若要打破,不同机构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多进行干预措施、治疗方法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此外,经济落后的地区要不断增加收入,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R〕.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2010:41-5.

2 郭晖艳,韩俊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应对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25(2):34-7.

3 李 娟,吴振云,韩布新.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9):656-60.

4 许淑莲.我国老年心理学研究进展〔J〕.老年学杂志,1989;9(6):378-80.

5 吴振云,许淑莲,李 娟.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1-3.

6 张瑞星,赵山明,李 丽.积极心理暗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200-1.

7 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9-308.

8 方双虎,涂 涛.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1(7):82-6.

9 余益兵,葛明贵.世纪之交中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计量学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0(4):79-83.

10 陈维军.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1;19(8):884-6.

11 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6;25(5):31-3.

12 邱均平,段宇锋,陈敬全,等.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3;21(2):143-8.

13 D·普赖斯,张季娅.洛特卡定律与普赖斯定律〔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5(9):17-22.

14 吴振云.21世纪我国的老年心理学〔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6):371-2.

猜你喜欢

计量学心理学论文
基于CiteSpace的医药语料库文献计量学分析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