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现状分析及展望

2013-01-25王成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4期
关键词:饲养场县区屠宰

王成刚

(吉林省九台市动物检疫站,吉林九台 130500)

我国新农合进程不断加快,基层动物检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疫苗不断问世,效果显著,减少了动物疫病的发生,但动物防疫工作依然存在不足。本文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1 县区动物检疫工作现状

我国县区动物检疫工作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弱到强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前大部分县区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检疫网络,并且在管制、机构及支撑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在很长一段世间内对于动物检疫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资金投入太少,使得整体工作并不理想,局部地区搞得有声有色,某些地区却开展的很并。此外,对于检疫组织机构、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在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一旦动物种类很多,资源过于丰富,则疫病就会相应增多。如果在疫病防控方面控制薄弱,那么一旦携带了“病菌”的牲畜与肉食品进入了市场,食品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2.1 动物产地的检疫率及屠宰检疫率过低

我国县区占地面积广,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大部分动物并非集中大量饲养,而是由千家万户零星饲养或户养,动物种类多,而且动物会不定时补栏出栏。有些饲养户不主动报疫,或交通条件差,或动物检疫站设置不完备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动物产地检疫率及屠宰检疫率过低。

2.2 动物检疫监察执法队伍缺乏

由于县区一般处在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国家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大部分的县区畜牧兽医站的国家正式编制人员往往很少,一般就1~2人,他们的工作一般是负责辖区动物的检疫、防疫、检测、诊疗及生产技术推广等。但是,对于县区动物检疫工作而言,单单做到这些是不行的,还需要做到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区安排的其他事宜。这样的话,其工作量就非常大,如果编制人员有限,那么对于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存在困难,而工作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2.3 动物防疫法律意识不强

由于县区自身文化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农民并没有动物防疫法律方面的知识或者不强。这就使得一些必要的宣传工作没做到位,从而导致了农村养殖户与屠宰户没按照相关法律去执行,对于动物检疫工作没放在心上,甚至出现抵制或不愿意配合的现象。加之有些县区检疫站的工作人员与养殖户或屠宰户之间有着亲缘关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过去了,完全没把防疫工作的法律意识放在心上。

2.4 县区规模饲养场(户)的动物防疫及监督工作很难全面落实

随着科技致富的思想不断深入,农村动物规模饲养场(户)越来越多,但这也使得动物疫病逐年增多,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环境的污染。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制定一定的约束法律法规,加强规模饲养场(户)的动物防疫及监督管理。比如对于规模饲养场(户)实行计划免疫、定期消毒及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从而提高其动物检疫效率。但是,就目前来看,这样的措施并不多,而且效果也不佳,主要在于一些规模饲养场(户)相关人员防疫意识单薄,对于相关部门提出的法律法规并未放在心上。

2.5 检疫手段比较落后

虽然我国县区动物检疫工作开展很久了,但是在技术手段方面依然很匮乏。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投入不多,尤其是对于农村动物检疫而言,工作人员往往依靠“一把刀,一个钩,两只眼”就闯遍了天下。在具体的动物检疫工作中,往往凭借的是多年的经验办事,如此落后的检疫手段,严重制约了检疫工作的科学性。

3 对策与措施

3.1 理清工作思路,并明确工作方向

对于县区动物检疫工作,各个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将工作重点放在主要的点上,比如一些地方的动物检疫工作重点在于产地检疫,有些在于屠宰检疫,而有些则在于省际间的运输检疫监督。通过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及省际间检疫监督,从而理清检疫工作的思路,并明确工作的方向,用思路指引方向,从而加强检疫工作,改善县区检疫不力的现状。

3.2 领导重视检疫工作,积极宣传落实

一个好的政策方针,如果领导不务实,没带好头,那么下面的工作就不好开展。因此,县区领导应重视检疫工作,积极宣传落实,才能确保县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得到有效提高。社会长久治安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一直在积极倡导的话题,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为了做好这些贴近农民生活的工作,县区领导就应做好带头作用。高度重视检疫工作,树立“防检并重”的思想,发挥其在检疫工作中的领导与组织作用。

3.3 规模养殖场(户)应落实检疫监管

随着科学致富之路进入农村,大部分县区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规模养殖场(户),一方面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使得传统型养殖方式步入了现代化养殖时代,但另一方面由于饲养密集度过高,若出现了疫情,殃及的可能不是一家一户,几只牲畜那么简单,而是成批的牲畜。因此,其疫病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增大,这就需要对规模养殖场(户)进行从严管理,加强他们的积极配合意识,主动投入并落实检疫监管工作中。

3.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工作机制

3.4.1 健全职能独立的检疫体系。

3.4.2 理顺检疫关系。第1,应把检疫部门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杜绝其检疫盲区;第2,理顺检疫部门内部关系,明确各级检疫机构的权、责、利及具体工作范围,强化检疫工作的规范与有效;第3,理顺产地及屠宰检疫关系,明确产地检疫的程序与目标及考核标准与实施细则。

3.4.3 实行检疫执法权与监督权相互分离。执法权与监督权有效分离开来,才能避免二者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关系,比如检疫机构及检疫员“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不利于监督管理,而分开之后,则能有效得到解决。

4 结语

县区动物检疫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与探讨,然后找出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总之,我国县区动物检疫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是在局部地区依然不见好转,但相信在不断的努力探索中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完善。

[1]林锡玲.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福建畜牧兽医,2010,(9):20.

[2]李景武.浅谈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养殖技术顾问,2009,(6):15.

猜你喜欢

饲养场县区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宽严相济管好市场——做好新时期县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