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县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3-01-25胡远景何祖礼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4期
关键词:萧县畜产品产业化

胡远景 何祖礼 程 民

(安徽省萧县畜牧水产局,安徽宿州 235200)

近年来,萧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畜牧业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抓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保安全、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化理念谋划畜牧业,以工业化理念组织畜牧业,以生态化理念规范畜牧业,以优质化理念服务畜牧业,畜牧经济呈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局面。

1 发展现状

1.1 畜牧生产快速发展

2012年底萧县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为 62.5万头、2.75万头、80万头,1250 万只;与2011年同期比分别增长了5%、8%、6%、6%;出栏量分别为 105万头、6万头、100万头、950万只,与2011年同期比分别增长了14%、8.2%、5.2%、5%。肉类总产12.83万t、禽蛋总产7万t、奶类总产0.65万t,分别比2011年增加8%、7.6%、11%。畜牧业产值35.2亿元。

1.2 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势头强劲

萧县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畜牧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经营步伐,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生猪、家禽、肉羊、肉牛、奶牛为主的5大产业带。各类养殖大户3800个,同比增长5%。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65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20个。

1.3 科技推广步伐加快,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萧县坚持实施科技兴牧工程,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应用到动物疫病防治、畜禽品种改良、饲草饲料、畜产品加工和名优特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各个环节,并通过采取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引进等措施,积极组织广大畜牧工作者学科技、用科技,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初步形成了以专业技术队伍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全县生猪、蛋鸡、肉鸡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了85%、95%和95%。

2 经验总验

2.1 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

在全县23个乡镇办班进行养殖知识技能培训,年培训2000人。培训内容:动物防疫知识、标准化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知识、涉及牧业的法律法规,瘦肉精危害等。提高了学员的科技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带动了全县农民应用畜牧水产科技的积极性,增加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2.2 抓项目管理

一是强化国债资金项目--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管理。2007年以来萧县相继实施年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生猪养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积极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南京雨润集团投资1.7亿元曾祖代主场项目、山东六合集团投资1.2亿元筹建祖代猪场项目顺利投产;强英鸭业投资5亿元肉鸭产业一体化项目,六和集团1.1亿元租代肉种鸡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将于2013年4月正式投产。三是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全面启动,全县71名畜牧技术人员,联系710个养殖示范户,重点推广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

3 存在的问题

萧县从畜牧业生产整体、县域经济、人民群众饮食消费等方面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畜牧业生产规模小、品牌少、产业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二是大型龙头企业少,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带动力不强;三是畜禽良种繁育、动物防疫、畜产品检测检验手段、畜产品质量认证和信息网络等支撑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动物疫病复杂,传播途径多,防控难度大,形势依然严峻;五是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人员不足,与当前发展畜牧业的形势不相适应;六是畜牧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监管手段落后,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严重;七是畜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治理滞后,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增大;八是畜牧业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4 对策与措施

4.1 目标任务

2013年猪、牛、羊、禽存栏增长5%,分别达到65.6万头、85万只、3万头、1300万只。出栏增长5%~8%,分别达到110万头、6.5万头、110万只、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45%。

4.2 工作措施

4.2.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畜牧业的基础地位 畜牧业是很具潜力和优势的朝阳产业,是支撑萧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加快萧县最广泛农村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必然选择。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发展畜牧业放到农业结构调整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从政治的高度,从生态保护与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和重视畜牧业,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与支持,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一步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及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萧县畜牧业发展保架护航。

4.2.2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 首先,加大对基础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兽医工作基础设施、品改网络建设、良种繁育体系、营销网络建设等,以健全畜牧业发展与保障体系,培育畜产品市场,提高畜牧业的市场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其次,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投资,外引内聚,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草食牲畜开发项目、中扶贷款、财扶资金等项资金投入到畜牧产业化建设。政府及各部门在对建设项目做出有效论证与评估后,要积极加大资金协调力度,放开投入。

4.2.3 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采取“让利于民”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建立和完善畜牧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养殖、销售、加工、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激励机制。二是抓好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三是制定并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收外地商客投资参与萧县畜牧产业化建设,同时要加大资金投放的空间与透明度,提高广大农民参与产业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四是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法制监督与管理,做到依法治牧,保证产业化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

4.2.4 提倡产业化发展畜牧业 在畜禽养殖上从生产、销售、加工、贮藏以及饲料生产供应方面实施一条龙服务,以提高抗御疫病及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实施产业化战略、培育地方品优品牌、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继续实施畜牧业提升计划,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1%以上。

4.2.5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力争在畜牧生态循环、科技服务创新上实现突破,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

猜你喜欢

萧县畜产品产业化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奥运福娃
狮子山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