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同仁刺血拔罐退热法验案

2013-01-2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火法火罐罐体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杨保林

刺血拔罐退热法系祖父杨同仁(1908~1992,又名志平)生前常用临证治疗发热的一种方法。由于其使用比较经济、操作简便、施治快速、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发热的一个非药物治疗方法,现将其临床验案及方法报道如下。

1 验案

案1:韩某,男,67岁,于1983年10月患白血病2年,病情逐渐恶化,饮食难进、消瘦、低热不退。近日因家人感冒相染,发热加重,体温波动在38~38.6℃之间,因久病不愈,患者不愿到医院诊治,其儿子来请祖父求治。祖父仔细四诊之后,尊重患者意愿,考虑服药困难,便予刺血拔罐法退热。令患者俯卧暴露背肩部,双侧大杼穴酒精消毒后,以刺血锋针快速点刺放血,见有血流出,即以闪火法拔罐,留罐约10 min,取罐,局部敷纱布轻柔按3~5秒,盖被平卧静养约90min,微汗出,热退。之后,几次如法给该患者退热,均收良效。

案2:崔某,男,46岁。患者系笔者同窗,于2001年9月中旬,因感冒发热1周,服用感冒颗粒、白加黑片效果不佳,仍精神不振、发热、身体困倦、双下肢沉重。患者也是从医大夫,因感冒发热多日,头身四肢不爽,服用普通感冒药汗出热退,停药后又发热,反复不愈,故来中医疗法。笔者给予大杼穴局部消毒后,以刀片白酒点火消毒后点刺放血,闪火法拔罐(以玻璃茶杯代替火罐),留罐10min后取罐,以软质纸巾轻擦污血、隔纸按揉3min,静卧约45min时,自觉头身微有汗出,1h后精神好转,体温正常,头身轻爽,无感觉不适。

2 方法

2.1 准备器具

(1)尖锋刺血针(或尖利刀片)消毒(酒精或高度酒点火烧消3~5s)后备用;(2)玻璃(或陶瓷)火罐(中或大号为佳),使用前检查罐口光滑无破损,秋冬季节使用时要对火罐预热至温。

2.2 刺血部位

足太阳膀胱经大杼或风门穴。

2.3 拔罐部位

刺血处。

2.4 操作方法

2.4.1 刺血方法 取穴局部消毒后,左手捏起刺血部位,右手持尖锋刺血针(或尖利刀片),以拇指食指指甲卡紧进刺深度,点刺放血。

2.4.2 拔罐方法 以闪火法拔罐(罐体大小亦因体重、病情而定);留罐5~10 min(视病情轻重和体质强弱而定,体弱者留罐时间宜短,体壮着留罐时间宜长;病重者留罐时间长,病轻者留罐时间短)。取罐时以一手扶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处皮肤,泄气入罐,罐体自落。即刻以软质消毒棉纱布轻擦刺血部位,并隔布轻柔拔罐处约3~5min。无需特殊处理刺血部位。

2.4.3 注意事项 点刺深度:视病情轻重、患者体质强弱而定,身体壮、发热重者刺深(1mm),弱者刺浅(0.5mm);放血量:以体质强弱、病情轻重而定,一般是体壮、发热重者放血2~3ml,体弱者放血0.5~1ml(或见有血流出即可)。

3 效果

感冒发热者,刺血拔罐后静卧约30~60min微汗出热退;内伤发热者,刺血拔罐后约1~2h内微汗出热退。

4 结论

刺血、拔罐是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临床有其广泛的适应症。本法取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大杼或风门穴作为刺血部位,并施以闪火法拔罐,实为刺穴疏经、泄血通滞、拔罐祛邪三法功用融为一体,合力效彰,所以用于临证发热患者效验可嘉。

猜你喜欢

火法火罐罐体
危化品常压罐车罐体安全性能力学研究分析
无害化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炭块技术分析及应用现状
基于Dynaform有限元模拟的3104铝质罐体再拉伸工艺优化
玻璃火罐沥干存储箱的设计与应用
药罐结合治疗腰背筋膜炎
一种易燃液体罐式运输车罐体的设计
浅谈中国冶金技术的起源
An Evaluation Study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ain Pharmacies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两火罐搞定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