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养鸡组织滴虫病的病例报告

2013-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8期
关键词:滴虫原虫盲肠

(河北省隆化县农牧局,河北承德 068150)

2012年7月隆化县一散养鸡场60日龄的小公鸡出现血便和急性死亡,场主根据经验认为是球虫,投服了3d球虫药,未见效果,日死亡20余只。随向笔者求助,临床发现鸡冠、髯黑紫色,肛门沾有血液。病理解剖发现肝肿大,呈菊花样坏死,盲肠含有红黄干酪样栓子或凝固血块,初步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1 病原体及生活史

病原是火鸡组织滴虫,属于鞭毛变形科,可在盲肠和肝的病灶组织中找到虫体。虫体形态变化很大,多为圆形或卵圆形,伪足钝圆,无包囊阶段,有滋养体。盲肠腔中数量不多,虫体直径5~30μm,常有1根鞭毛,虫体能做节律性的钟摆运动,核呈泡囊状。在组织细胞内虫体没有鞭毛,不同生长期,大小不一。侵袭期虫体直径8~17μm;生长期虫体大小约12~21μm,静止期虫体直径4~11μm。

组织滴虫在鸡体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原虫随病鸡粪便排除体外,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可迅速死亡。鸡采食到未死的原虫,即被感染。寄生于盲肠内的滴虫,当病鸡同时患有鸡异刺线虫病时,组织滴虫就可侵入鸡异刺线虫,并转入异刺线虫卵内;随着异刺线虫排卵,组织滴虫也就离开鸡体,并包含在异刺线虫卵内。由于异刺线虫卵壳的保护作用,组织滴虫可长期生存,成为重要的感染源。蚯蚓在本病中成为鸡异刺线虫在发育过程中的贮藏宿主,蚯蚓吞食了异刺线虫的虫卵,卵在蚯蚓体内能孵化,幼虫能钻入蚯蚓组织,在组织内能生存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同时,滴虫随虫卵进入蚯蚓体内孵化,新孵出的幼虫在组织内生存到侵袭阶段,当鸡食入这种蚯蚓便可感染异刺线虫同时感染组织滴虫。

该发病鸡场处在河边的杨树林中,在林中空地依树建的鸡舍。2013年夏,雨水较多,河滩潮湿蚯蚓很多,爬出地面的蚯蚓被鸡迅速采食,造成发病死亡。雨季过后,后续鸡群没有发病现象,往年也未发现此类情况。

本病潜伏期不定,若鸡直接吃到鸡粪中的原虫,则很快发病;若采食了含有原虫的异刺线虫卵,潜伏期可达15~20 d。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呆滞,食欲减退或不食,羽毛松乱,两翅下垂,行走如涉水,脚步无力,身体蜷缩,头下垂贴近身体或蜷入翅膀下。病鸡怕冷,粪便为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严重病例粪便带血或排血便。多数病例,血液循环障碍,头部皮肤、冠髯呈黑紫、红紫色或蓝紫色,故称“黑头病”。病愈鸡可带毒一段时间,成年鸡感染后,常不表现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急性病鸡,盲肠发生严重出血性炎症,肠腔内含有血液。典型病鸡可见盲肠重大,肠壁肥厚;内容物干燥坚实,形成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堵塞在肠腔内;把肠心横切开,可见切面同心层状,中心是黑红色的凝固血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盲肠壁有溃疡,有是发生盲肠穿孔,引起腹膜炎。肝肿大,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型稍下陷的坏死区、呈淡黄色或黄绿色,边缘稍隆起,构成特征性病变;溃疡灶多少不一,有的融合成片。

4 实验室诊断

采用病鸡的新鲜盲肠内容物,用40℃温生理盐水稀释后,做成悬滴标本,镜检可见活动的原虫,作钟摆样往返运动。

5 防治

①平时做好鸡群的卫生管理,成年鸡和幼鸡分开饲养。②定期给鸡群驱线虫,防止异刺线虫虫卵携带组织滴虫造成感染。③有条件的鸡场,对发病鸡群进行隔离,淘汰重病者;鸡舍用2%氢氧化钠消毒。④对全群鸡喂服甲硝唑7~10d,停3~5d继续用5~7d;用伊维菌素预混剂驱虫,痢特灵禁用。⑤对散养鸡场的蚯蚓进行有效的清除。

猜你喜欢

滴虫原虫盲肠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肉牛常见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分析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圈养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调查研究》图版
芽囊原虫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肺部蠊缨滴虫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