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2013-01-25李泽庚方向明周美启吴毅彪胡容峰董昌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医药安徽省民间

李泽庚 方向明 周美启 吴毅彪 胡容峰 董昌武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李泽庚 方向明 周美启 吴毅彪 胡容峰 董昌武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本文从理论指导、尊重原创、注重传承、体现活态、呈现特色、表现价值、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等方面对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原则进行探讨;从政府组织,学校承担;制定方案,严格培训;现场调查,客观登记;信息管理,分类统计;认真审核,严格评审;深入分析,系统总结等方面对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方法进行阐述。

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工作;原则;方法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民间医药工作的意见》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35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皖政〔2009〕87号)精神,全面了解我省民间中医药现状,进一步发挥民间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民间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安徽省卫生厅已于2011年5月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全省民间医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现状调查工作,对民间中医药技术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兹不揣浅薄,现就调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窥探如下。

1 原则

1.1 民间医药技术的范畴 祖国传统医学自起源到发展,可分为两大领域,一个是传统任务经典领域,一个是民间医药领域。传统经典领域包括医经派与经方派,医经派以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为框架,结合气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等,研究五脏辨证理论与经络辨证理论,以《内径》和《辅行诀》为标志。经方派是以汤液药物治疗疾病的学术。以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为圭臬。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六纲为辨证依据,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方证对应[1]。民间医药技术是指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防治疾病的医药与技术,是民间医疗经验的结晶,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中医药领域,民间医药技术自身理论体系相对不完善,但作为理论与实践来源,对传统医药理论体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五十二病方》、《肘后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串雅》中收集了大量的民间医药技术,清代医家赵学敏所著的《串雅》是历史上第一部走方医的专著,收集了顶、串、禁、截的处方,组方不循常理,用药生僻,是民间医药的集中体现与代表[2]。

1.2 民间医药技术的特点 民间医药技术来源于民间,历经长期反复临床验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家传性、保守性、单传性、散在性、古朴性等特征,具有组方简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成本低廉等特点,这些医药技术理论性不强,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历史上闻名于世的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傅青主等均出自民间,他们将来自于民间的医药技术进行总结,上升为理论,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民间医药技术是中医药学发展之基础,是中医药学的源泉,是中医药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间医药技术的调查整理工作,对散落在民间的医药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对于继承、丰富与发展传统中医药学意义重大。

1.3 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原则

1.3.1 理论指导 由于民间医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民间医药技术的调查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按照中医药学理论,对民间医药技术进行再认定,属于中医药学范畴的就吸收进来。由于民间医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的医药技术确有疗效,且具有自身显著特征特色,但无法用传统中医药理论阐释,一时难以界定的,可另行登记造册,不能随意舍弃,也许这正是民间医药技术的独到之处,要待进一步认定后处理。

1.3.2 尊重原创 民间医药技术发源于民间,广大人民群众是民间医药技术的创造者、践行者、受益者、传播者。民间医药工作者是民间医药技术的创造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民间医药工作者为解除患者病痛,尝试一些土方子、土办法,取得好的临床疗效,进而进一步验证、试用,总结出治病的单方、验方、效方、技术。因此,民间医药技术来自民间,发源于民间,散落在民间,以经验的形式保存在民间医药工作者的手中。由于民间医药技术是具有原始创新的医药技术,因此,在民间医药技术调查中,应特别注重其原创性。

1.3.3 注重传承 民间医药技术自民间医药工作者创造后,主要以师承的方式予以传承,由师父传给徒弟,由长辈传给下辈,主要是口授心传。还有部分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验方医技经过保存在中医药典籍中得以继承发展。继承祖国医学,不仅要对经典理论、名家著作进行研究与探讨,也要对散落在民间的医药技术加以收集、整理、挖掘和研究。在民间医药调查中,要对散落在民间的医药技术的来源进行甄别与厘清,要对民间医药技术的传承方式及时间进行考证,注重考查医药技术的传承方式及年代。

1.3.4 体现活态 民间医药技术创造于民间,应用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受益于民间。民间医药技术在应用中予以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民间医药技术直接来源于民间治疗疾病的实践经验,药少味精,量大力宏,攻邪祛病,效如桴鼓。由于民间医药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应用与传承,因此,在考察民间医药技术时,其应用的活态性应作为重要的考察指标,如所谓的民间医药技术确现却不在应用,就不能体现其特点与价值,也就不能纳入民间医药技术的范畴。

1.3.5 呈现特色 著名医家章太炎说:“医可有派,医不守派;治可有方,治不泥方”。 “法在活法,方无定方”。民间医药在学习中靠口传心受,在医疗上自主经营,在行业竞争中靠特色优势,这种民间医药生存的方式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民间医师,大多师承,也有自学,除继承老师的特色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钻研,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医学术流派、各家学说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在考察民间医药技术时,有无呈现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要把呈现特色作为民间医药的关键特点与本质要求。

1.3.6 体现价值 民间医药技术虽然来源于民间,但作为独特的医疗技术,其奇特的疗效,使其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可直接解决人民群众的病痛。其具有的简、便、廉、验的特点,使其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现代医药的不足,促进了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民间医药技术来源于医疗实践,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理多态,环境迥异,民间医药技术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民间医药更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源泉,甚至可形成民族品牌。因此,在考察民间医药技术时要特别关注其价值,不能解决实际医疗问题的医药技术不宜纳入收集范围。

1.3.7 全面准确 民间医药技术散落在民间,传承于基层,许多医药技术多为单方、验方,在理论上很难用中医药理论去解释,但在治病实践中却行之有效,难登大雅之堂,仅在民间流传,许多民间医药技术缺乏社会认同与行业认可,淹息于乡村市野,鲜为人知。因此在调查的广度方面,力求全省17个地市,105个县市区全覆盖,全到位,无遗漏,无缺失。在调查的深度方面,要力求做到收集信息准确、客观、全面、真实,既要有文字表述,又要有实物、视频、照片等,做到图文并茂,客观准确。

1.3.8 客观公正 民间医药技术虽来自于民间,传播于民间,但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靠民间医药技术的世代传承、薪火相传而发展起来,祖国医学的发展史就是民间医药技术的实践史。民间医药技术之所以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治疗方式与确切的临床疗效。我们不能因为民间医药 “下里巴人”就低看一眼,不能因为传统经典医学 “阳春白雪”就高看一眼,而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民间医药,对收集的民间医药技术一时不能用传统中医药理论阐释的,不能一概否定,彻底摒弃,而要实事求是,客观对待,凡是有确切疗效的均应收集保留。

2 方法

2.1 政府组织,学校承担 此次民间医药技术调查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民间医药工作的意见》要求,旨在全面了解我省民间中医药现状,进一步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充分发挥民间医药技术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民间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此次调查工作由安徽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协调,各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安徽中医学院具体承担调查任务。安徽省卫生厅为此专门下达了《关于开展安徽省民间医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基本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对此次调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与部署。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就此次调查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并提出明确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现场调查方案及工作流程,确保调查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2.2 制定方案,严格培训 为了规范现场调查工作,安徽中医学院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调查工作方案,编制工作指南与调查工作手册,明确工作流程及调查表填写内容。在调查工作方案中明确此次调查目的、调查范围、纳入标准、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组织联络、调查工作总结等内容;工作指南对调查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各调查程序详尽安排,确保调查工作有序进行。调查责任单位选派多名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专家教授担任调查小组负责人,优秀研究生、本科生作为主要骨干,并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指出调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调查小组办公室人员对调查区域划分、调查线索、现场调查登记表填写进行培训,并现场答疑,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后续的调查工作的成功开展创造条件。

2.3 现场调查,客观登记 为做好民间医药工作者对本次调查的认知度与配合度,在调查正式开始前,确定宣传主题、内容、形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将民间医药调查宣传画提前在社区醒目位置张贴,提高民众知晓率。各市卫生局及时上报本地区调查点信息,组织协调本地区的调查工作,各县中医院积极配合,在交通、生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展。调查小组人员深入现场,及时发放调查登记表,并现场登记确认。至9月20日,现场调查工作基本完成。针对调查中可能遗漏的问题,调查领导小组决定利用大学生寒假回家,以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对学生所在地的民间医药信息进行再收集,再补充。

2.4 信息管理,分类统计 本次民间医药技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调查共填写民间医疗机构调查表75份,填写民间验方经方调查表758份,填写特色诊疗技术调查表240项,完成县(市、区)调查总结报告57份,完成市(地)调查总结报告17份,接受自主献方54人,采集照片3233张,采集视频38个。为了做好收集的民间医药信息的整理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建立了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数据库和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研究中心网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系统管理,按照验方、技术分成两大类别,再按主治病症进行临床各科分类,实行分类统计,信息处理。

2.5 认真审核,严格评审 为做好民间医药技术的评审推荐工作,经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同意,在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了安徽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研究中心,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从事民间医药技术的收集整理研究推广应用等工作。建立民间医药技术评审专家库,遴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且具备敬业精神的专家担任民间医药技术的评审工作。经过多轮评审,在收集的821首民间验方中,筛选出药物组成完整、用法剂量清晰、主治功效明确的568首验方。在收集的280项特色技术中,筛选出资料完整的228项特色技术,其中中医骨伤科特色诊疗技术48项,针灸治疗技术91项,中药治疗技术89项。

2.6 深入分析,系统总结 在前期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将验方与技术主治病症按临床各科进行分类归纳,并就各科的用方、用技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安徽省民间验方呼吸科分析报告、消化内科及肿瘤科分析报告,心血管科分析报告,内分泌科分析报告,血液科分析报告,神经内科分析报告,风湿科分析报告,泌尿科分析报告,感染科分析报告,妇科分析报告,男科分析报告,儿科分析报告,骨伤科分析报告,耳鼻咽喉口腔科分析报告,皮肤科分析报告,普外及肛肠科分析报告和安徽省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分析报告。此外,调查小组形成了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调查工作报告、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技术报告、安徽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抽样调查工作报告等。2012年11月11日,学校举办了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调查工作汇报会,调查工作小组汇报了调查工作有关情况,得到了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与认可。

[1]刘志杰.《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题实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1.

[2]庞国明.民间验方与传统诊疗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D].开封: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R29

A

1007-8517(2013)05-0001-03

2013.01.18)

猜你喜欢

医药安徽省民间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传统医药类非遗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