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历史实践与现实路径: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察与分析

2013-01-24苏少之刘文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苏少之 刘文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己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努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如何兼顾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条件和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安排,既取得了明显成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全面回顾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党和政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做的努力①,对于正确认识和进一步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地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重要意义。

一、贫穷落后的近代中国

曾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的中国,步入近代之后,发展步伐逐渐落后于世界。17世纪中叶,在一些西欧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快步走向工业文明的时候,中国依然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固守着农耕文明的秩序。经济上,土地高度集中,地租剥削率高达50%左右;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军事上,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衰弱;思想文化领域实行高压政策。整体上,中国已成为经济社会全面落后的国家。

落后就要挨打。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割地赔款,主权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近代的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战争连年不断,社会长期动荡。与此同时,封建生产关系在广大农村占据着支配地位,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操纵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各项生产举步维艰。据麦迪森估算:中国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1820年为32.9%,随后一直下降,到19世纪中期只有5.2%[1](P36)。在经济衰落的同时,人民生活极为困苦,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十分低下。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死亡率约为25‰~33‰,人口平均寿命仅有35岁左右,是当时世界平均寿命最短的国家之一,天花、鼠疫、霍乱、血吸虫等传染病广泛流行,严重威胁人民健康[2](P146-172)。教育普及程度很低,以新中国成立前历史最高水平计,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全国人口中80%是文盲[3](P535)。

面对鸦片战争之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大批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但都未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也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了基本国情,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结束了旧中国任人欺凌、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局面,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二、统筹兼顾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我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比较落后尤其是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的状况,鉴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还有着积极作用,我国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以及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同时发挥作用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阶级及阶层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实行的经济建设根本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实践证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符合我国国情,使国民经济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基本实现恢复并有所发展。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时,国民收入由1949年的358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589亿元,年均增长19.3%,人均国民收入也由66元增加到101元,年均增长16.4%②。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各项社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居民收入和消费方面,1952年与1949年相比,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左右,消费水平提高20%左右,食油、肉、棉布的消费量提高50%左右,城镇职工工资提高70%[4](P95)。在社会各项建设方面,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得到初步发展。1952年,大专、中专、中学、小学在校学生数量比新中国成立前分别增加23.2%、66.1%、66.4%和115.8%③。全国城乡普遍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卫生条件,通过努力,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母婴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此外,通过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取缔娼妓制度、查禁烟毒和禁绝赌博等一系列运动,稳定了社会秩序,改善了社会风气,净化了社会环境,这些都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尽管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社会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但是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加上长期的战争破坏,这一时期,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总体而言都还十分落后。就经济方面来讲,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从国民收入看,1952年我国国民收入只有239亿美元,大大低于美国(3 176亿美元)、苏联(756亿美元)、英国(410亿美元)、法国(372亿美元)等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差距更大[4](P97);从经济结构看,1952年我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57.7%④,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工业部门还是空白。受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都处在较低水平。此外,社会各项事业还非常落后,具体表现为:科技实力很弱,各类技术人才奇缺;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很低,文盲在国民中占很大比重;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缺医少药现象非常普遍,卫生技术人员十分缺乏;社会保障范围十分狭窄,在城市,仅有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在农村,广大农民还主要依靠家庭养老。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有恢复性质,各项社会事业刚刚有所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只是取得初步成效,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与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社会上尚存在着各种阶级力量,各种经济成分与代表它们的阶级之间仍存在着利益矛盾与斗争。此外,在农村,土改以后农民个体经济普遍得到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苗头。针对当时我国经济社会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以及各种情况比较复杂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以统筹兼顾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实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兼顾“四面八方”,灵活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各阶层的积极性;在社会建设方面,有效整合了各种社会关系,确保了社会的团结稳定,实现了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恢复和初步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实现了长远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统一,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端,不失为一项科学的实践和伟大的创造。中国共产党人最初设想,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经过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必备的物质文化基础,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转变。

三、赶超发展力求均富的传统社会主义时期

为了消灭私营企业中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避免个体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在商品竞争中所形成的贫富差距,早日实现理想中的社会主义,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着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转轨。与此同时,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开始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并逐渐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此后,经过20多年建设,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一定成就。经济方面,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明显提高,社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工业方面,工业固定资产大幅增长,1978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了20多倍,达到3 193.4亿元⑤;棉纱、原煤、发电量、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相比成倍增长;原油、有色金属等资源勘探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不但彻底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且带动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崛起。此外,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邮电事业都有较大发展。农业方面,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其中全国农田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3亿亩扩大到1978年的7.5亿亩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大江大河的一般洪水灾害得到初步控制;农机、电力、化肥等使用量不断增加;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1978年与1952年相比增长将近1倍⑦,农业生产取得的成绩使得我国在人口过快增长的情况下,仍然依靠自身力量基本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最低水平的需要[5](P478)。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居民收入方面,1953~1957年居民收入增长较快,1958~1978年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而且波动较大,除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明显外,城镇、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很小;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状况与居民收入增长趋势大体一致,消费结构方面,在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中,吃穿占绝大部分。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发展明显,适龄儿童入学率有较大提高;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一定成就。这一时期,社会建设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国家通过“统包统配”的方式,为人们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通过近乎平均的分配方式,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通过国家和集体的力量举办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使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获得最基本的保障,享受了许多福利。这些措施有力地避免了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因社会分化较大而造成的动荡,保持了社会的团结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剥削阶级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基本的社会阶层。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空前高涨,“集体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成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受其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当时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种独特优势。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造成了长远影响。

第一,经济体制方面。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渐被分割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城市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三大块,不同经济成分及其所处的行业、部门及地区间在发展水平、劳动者收入以及福利保障等方面差距和差别明显,而且相互间人员不能自由流动,人为造成了差别和不公平。为消除差别,片面追求绝对公平,在农村,通过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拉平社员之间差距,通过提高统一核算单位,拉平大队之间以及生产队之间差距。在城市,通过保持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间职工工资水平的大体均衡,实现企业间职工收入的大致平均。在企业内部,通过缩小职工工资等级差距,保持工资调整频率和调整幅度相对一致,实现企业内部职工间收入大体平均,最终导致平均主义泛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在财政、税收上对地方统得过死,在收入支出和生产管理上对企业干预过多,影响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效益低下、活力不够。

第二,发展战略影响方面。在“赶超”战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影响下,为加快经济发展,长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政策,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轻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长期失衡,人民日常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长期短缺;为最大限度积累工业发展资金,过度提取农业积累,造成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长期割裂,形成了牢固的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左”倾思想影响方面。由于对当时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又搞不清楚它与经典理论中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关系,以为很快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以致出现“大跃进”和“急过渡”等。此后,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一“左”再“左”,最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在城市与企业,一味批判所谓“物质刺激”、“利润挂帅”,在农村,鼓吹“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等,造成工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受经济体制、发展战略和“左”倾思想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与国际相比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世界,据麦迪森估算:1952年中国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为5.2%,1957年为5.5%,1978年下降为4.9%[1](P37-109)。此外,经济发展大起大落,波动幅度大,波动次数频繁[6],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比较低。由于经济发展迟缓以及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一方面导致居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人们生活改善甚少。从居民收入看,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全国居民人均年收入剔除物价因素后年均仅增长2.8%。从居民消费看,1978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和食用油消费量分别为391斤和3.19斤,与1952年的395斤和4.19斤相比,非但没增加反而还减少;布匹消费1952年为17尺,1978年为24尺,增加也很少。从反映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1957年为58.43%,1978年为57.56%,下降无几,处于贫困和温饱的临界线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57年为65.8%,1978年为67.7%,不降反升,处于贫困状态[4](P1110-1135)。另一方面,造成社会建设比较落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低,覆盖面狭窄,能够全面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待遇的只有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职工,其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人民生活长期改善甚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这些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相当突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四、由非均衡发展走向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为了纠正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根本问题,1978年12月,全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及时地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此后,又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和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再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准确把握了我国国情,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施上,首先是在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逐步取消了统购统销制度,放开了农产品价格。随后,在城市,通过放权让利、租赁、承包、建立股份制等方式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实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此后,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我国逐渐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半封闭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逐渐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使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72 881.6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比1978年的3 645.2亿元增长了21.5倍,年均增长9.9%⑧;人均国民收入达4 940美元⑨,开始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也已超过50%[7](P2)。经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各项社会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居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1 809.8元,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6 977.3元,年均增长7.4%⑩。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由405元增加到18 750元,年均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由138元增加到5 633元,年均增长6.4%⑪。在人们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截至2011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至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至40.4%⑫。人民生活总体上已实现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方面,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持续壮大,整体科技实力已踞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教育方面,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并已实现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文化方面,文化产品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医疗卫生上,各类卫生机构、人员、病床数量大幅增加,医疗水平和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0年已达73.5岁[8](P9);社会保障方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此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农民阶层外,还出现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私企及外企雇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流动日益活跃,社会阶层结构日趋优化。社会建设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一些长期积累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

第一,受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发展观念以及发展战略影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依然不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农业基础地位不巩固,工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质量,而且导致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不牢。

第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慢。总体表现为社会事业投入相对较少,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分方面看,科技实力整体不强,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弱;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教育、医疗改革过度市场化问题社会反响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较低,社保基金缺口比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地区、行业、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在就业、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上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又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第三,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社会组织不分等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缓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除这些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逐渐多元化,一些封建思想又沉渣泛起,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趁机泛滥,社会道德大幅滑坡,诚信缺乏十分突出,这些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党和政府及时转变发展观念,连续出台相关举措,通过持续努力,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在指导思想上,党中央提出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方面发展。经济发展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使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活力;通过取消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发展速度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改变;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明显,大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被关闭,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普遍建立,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7年双双实现下降,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已于2012年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展开。社会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部免费,初步建立了各级各类教育资助体系,加大了对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文化方面,加大了对文化惠民工程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卫生方面,基本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基层医疗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社会保障方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此外,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高个税起征点,规范垄断行业尤其是国企高管收入等措施,收入分配秩序得到一定规范。通过努力,一些长期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得到缓解,部分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是由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又是我们在发展观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上的不足以及改革不深入、不完善的结果,是改革进程中的问题,也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才能解决,只要我们紧紧把握以人为本,在这个理念下,通过坚持科学发展、继续深化改革,就一定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启示与建议

新中国成立63年来,我国在统筹兼顾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得出以下启示,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创造发展条件

要搞好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建设条件和稳定的发展环境。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经济落后,社会生产凋敝,人民生活困苦,根源在于我们丧失了国家主权,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使得国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难以具备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环境。为了彻底改变旧中国任人欺凌、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艰苦革命,终于扫除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又长期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使得我们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从事大规模建设,从而取得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这就告诉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各项建设,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搞好民族团结,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二)准确把握基本国情

认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判断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新中国成立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全面、准确把握了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由于国情认识上的失误等,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遭遇了重大挫折,不但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阶段,而且人民生活改善甚微,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了基本国情,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又全面分析了世纪之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等都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胜利和成就,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认识到尽管我国国情中有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体没有改变,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现实和表象中准确把握变化和不变的东西,清楚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唯有如此,方能看清努力的方向,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三)树立正确发展观念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要搞好发展,就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发展观念,要统筹兼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应着力处理好以下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不理想,造成人民生活长期改善甚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但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实现了社会的基本稳定。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当前来讲,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各项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了并不意味着社会问题会自动得到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社会发展却相对缓慢。这就要求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其次,要正确认识公平问题,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与目标。公平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前,我们过于注重绝对公平,造成平均主义泛滥,结果非但没实现真正的公平,反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过于注重效率,没有兼顾好公平,使得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这就警示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公平问题,切实解决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领域的不公平现象,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又要正确看待公平问题,要看到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而不能脱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否认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差别,一味追求绝对公平,从而陷入平均主义的泥淖,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前,在“左”倾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不理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并对经济体制等进行大胆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就告诉我们,要顺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尤其在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关键领域改革步伐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就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一是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尤其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组织分开工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继续增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二是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承担行政职能的,应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将其转为行政机构,并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积极稳妥推进其向企业转变;对于从事公益服务的,应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并不断强化其公益属性,同时进一步改革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关系,不断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实现形式,逐步取消其行政级别。此外,还应继续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五)努力搞好全民族道德信仰与价值体系建设

人们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规范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价值信仰和公民道德能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思想混乱、信仰缺失会导致社会问题丛生,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建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这与人们长期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与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分不开的,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全社会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能够战胜一系列政治风浪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社会思想逐渐多元化,民众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诚信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因此,要加快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要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价值信仰体系和社会道德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注释:

①本文所讲经济发展包括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经济管理方式等方面;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发展包含了经济发展,本文所讲的是狭义的社会发展,主要包括居民收入与消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

②③⑤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版,第22、23、511、7、197页计算。

④⑦《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版,第24、6页。

⑧⑩《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5、344页。

⑨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

⑪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67、344页计算。

[1]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许涤新.当代中国的人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中国百科年鉴(1980)[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4]赵德馨.中国经济通史(第10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5]张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6]赵德馨.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成就与经验[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5):11—17.

[7]温家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温家宝.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