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解质紊乱的诊治分析

2013-01-24方新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9期
关键词:补钾低钾血症血钠

方新友 吴 雪

(江苏江都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电解质紊乱的诊治分析

方新友 吴 雪

(江苏江都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3年6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有电解质异常的29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29电解质异常患者中低钠血症者21例,占72.4%,合并低钾患者17例,占58.6%。治疗后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全部好转,有效率100%。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多种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见。及时监测电解质,并对异常电解质及时纠正,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好转及成功救治有重要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

低钾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发生于老年和男性患者,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大气环境污染加重,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后期大部分患者丧失劳动力,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近期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群进行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此结果提示患病率在中青年以上人口中还是比较高的[1]。患者由于长期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等因素,常会出现各种电解质紊乱合并酸碱平衡紊乱。低钠血症是COPD急性加重期常有的并发症,轻者表现头昏、乏力、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腱反射减退,重者神志模糊、昏迷,临床医师习惯性从原发病考虑,易误诊为肺性脑病,如处理不当会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早期发现并处理COPD 合并电解质紊乱对其治疗和预后有重大意义。我院2006年7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有电解质异常的29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6年7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有电解质异常的29例患者。其中年龄38~88岁。平均71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为标准诊断[1]。电解质紊乱按照如下诊断标准诊断:高钠血症指血钠>145mmol/L,低钠血症指血钠<135mmol/L,高钾血症指血钾>5.5mmol/L,低钾血症指血钾<3.5mmol/L,高氯血症指血氯>108mmol/L。低氯血症指血氯<98mmol/L,低钙血症指血钙<2.2mmol/L。

1.2 临床表现

29例患者中咳嗽29例,占100%;咳痰29例,占100%;呼吸困难16例,占55.2%;肺部出现湿性啰音22例,占75.9%;出现干性啰音13例,占44.8%;发热7例,占31.8%;出现意识障碍2例,占9.1%。

1.3 治疗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低钠血症者依据其严重程度予钠,血清钠在130~135mmol/L者,嘱患者饮食适当增加食盐含量,静脉补液增加生理盐水,血钠低于130mmol/L者,补液中加入浓钠,浓度不超过3%,治疗目标每小时提高0.5~1mmol/L,快速补钠血钠纠正过快可导致致死性神经脱髓鞘病变,造成不可逆损伤。一般24h血钠纠正幅度不超过12mmol/L;轻度低钾,鼓励进食含钾较多食物同时口服氯化钾缓释片3~6g/d或口服氯化钾针剂;中重度低钾,使用生理盐水加氯化钾输液浓度不超过3‰,同时补充硫酸镁。每日静脉补钾6~8g,必要时检验电解质每天2次,根据化验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补钾。高钾时停止口服及静脉补钾,并给予高糖、胰岛素、葡萄糖酸钙、速尿。血钾>6.5mmol/L考虑急诊血液透析。

2 结 果

本组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电解质紊乱患者中,表现为低钠血症者21例,占总数72.4%,最低112mmol/L;表现为低钾患者17例,占总数58.6%,最低1.9mmol/L。17例合并低钾血症者,通过积极补钾均有好转,有效率100%。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通积极处理均有好转,有效率100%。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近年来有较大幅度增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程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钠、低血钾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的原因之一[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低血钠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有二氧化碳潴留易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细胞外两个钠离子1个氢离子和细胞内的3个钾离子交换使细胞外液钠移入细胞内造成血清钠降低[3]。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伴有心功能不全,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会使用使用利尿剂,出院后也会口服利尿剂。造成钠排出量增多,发生缺钠性低钠血症。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心功能不全,有效血容量降低,刺激压力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形成水潴留,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以发生“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综合征”[4],血浆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使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回吸收水分增加,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例。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为长期有咳嗽,民间有吃咸易导致咳嗽的说法,所以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低钠饮食和纳差进食少,造成缺钠性低钠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低钠血症大部分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常规监测血钠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纠正,对疾病的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低钾血症应同以下因素有关: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期间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出院后部分患者也会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发作。糖皮质激素促使肾小管钾钠离子交换增多,导致低钾血症;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伴有心功能不全治疗过程中使用排钾利尿剂,使尿液中钾离子排出增多;③呼吸性酸中毒,造成低钾血症;④呕吐腹泻和多汗,消化道、皮肤排钾增加,导致低钾血症。⑤患者病重饮食少,摄入钾减少,造成低钾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常使得原发病加重,增加诊疗难度。有时甚至直接导患者死亡。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必须常规监测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才能有效地保证原发病的治疗。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2-445.

[3] Kohler RB.sebere pneumonia when and why to hospuitalize[J]. Postgrad Med,1999,105(4):117-124.

[4] Kohler RB.Severe pneumonia-when and why to hospitalize[J]. Postgrag Med,1999,105(4):117.

R563.8

B

1671-8194(2013)29-0051-02

猜你喜欢

补钾低钾血症血钠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不同补钾方法对低钾血症家兔救治效果的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补钾过多、过快,谨防高钾血症
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为何会发生低血钾
9例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临床分析